记者近日从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处获悉,宁波咪表智能化升级改造第四期工程已经完成,城区道路实现“咪表停车”全覆盖。
据了解,为方便市民停车,宁波于2015年4月启动咪表智能化升级改造。2017年,为扩大咪表覆盖面,宁波加快传统咪表改造步伐,在完成原有500余台咪表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更换市区剩余路段全部老旧咪表,实现中心城区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全覆盖。咪表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宁波市政管理”微信公众号,在“微停车”界面完成停车、支付停车费等操作,享受自助停车服务。
今年以来,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处进一步提升“微停车”平台系统性能。一方面,通过整合各类停车应用APP,着力打破停车信息孤岛,建成宁波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推出全新的“阿拉宁波”APP,实现停车管理“一网通”和车位查询“一掌通”,满足市民停车需求;另一方面,完善“微停车”平台停车引导系统功能,启动智慧交通停车引导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将鄞州区、高新区规模较大且对外开放的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据纳入采集范围,新建或改造停车引导信息屏,为市民提供实时有效的停车泊位信息,有效破解“停车难”。
从咪表的使用情况来看,这种网络智能化停车方式越来越受到宁波市民青睐。截至目前,宁波咪表微信用户数为16.77万人,微信停车总次数为52.6万次。在2017年咪表停车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占支付总数的1/4,并且停车次数占比和收费占比,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处正在完善“阿拉宁波”APP停车引导模块功能,届时将能实现对停车场车位情况的远程查询,极大提高停车的便利性及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宁波道路停车整体运行基本符合道路停车“短停快走”的特点。停车15分钟以内的占所有道路停车量的1/3,1小时以内的为66%。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3区车位平均周转率为4.08次,道路停车基本处于“快进快出”状态,很少有“僵尸车”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