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刘尚希
当前,全球形势高度不确定,大国须管控全球化风险。未来,发展呈现数字化、低碳绿色化、金融化、城市化、老龄化、新型全球化六大不可逆趋势。
在这六大趋势中,全球化现在正转向一种新型全球化,全球化没法“逆”,特朗普政府想“逆”也“逆”不了,不过是想搞另一种全球化而已。我国现在数字化进入智能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势头是不错的,还有低碳绿色转型在全球也是领先的。
而对于金融化这个问题的认识、理解,及相关体制都是严重滞后的,把金融当成一个虚拟经济,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上,现在认识不是很清晰。现代化强国终究是要靠金融强国来加持的,金融强国建设在大国博弈中已经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数字货币,正在产生新一次的货币革命和支付革命,对国际竞争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把一国的竞争力用一把刀来形容,农业是刀把,工业是刀身,而金融则是刀刃。有锋利的刀刃、韧性的刀身,加上结实的刀把子,在国际竞争中必胜。
在城市化方面,户籍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一直没有缩小,导致我国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减弱,拖累国内大循环和经济增长。现在我国大约有2.9亿农民工,如果要变成真正的市民,按照现有市民化的速度,10年、20年也许都完成不了。如果说,我们加快市民化的速度,假如在“十五五”期间要完成这一目标,一年就需要转化四五千万人,能做到吗?我们现在是不是有这个准备?
趋势虽然确定,但隐含的风险实际上也是巨大的,因为原有的规则、制度、法律很多已经不适用了,特别是人工智能渗透到了千行百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数字革命产生了新型就业形态,社保制度如何适应这个变化?金融数字化产生了新的金融业态,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中央银行制度等都面临诸多的不适应。未来趋势看似确定,而其演进过程带来的宏观风险却是在不断扩散的,所以如何管控大趋势演变中的公共风险,或者说宏观风险,同样是对我们的一个重大考验。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