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哲 明:健身带来“十个不”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5-07-04 09:28:45稿源:宁波日报

  哲 明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这一活动旨在从国家层面,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方案》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策略。

  的确,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人们在尽享美好生活的同时,肥胖和超重问题也日益突出。既想品尝各种美食,又想避免营养过剩,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焦虑。众所周知,营养过剩带来的肥胖和超重,同许多疾病直接挂钩,是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部分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肥胖和超重问题,已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须加强干预,予以改善。既然是公共卫生问题,那就得依靠公共部门和大众共同来面对和解决,你和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如何做好体重管理,道理其实并不复杂,简单说来,就是要维持好人体能量的“进出口”平衡。也有人这样说:要管住嘴,迈开腿。就这么直接明了。我认为,在合理控制膳食、改善饮食结构的同时,提倡经常健身锻炼,更为积极主动,带来的好处更加多元。我把它总结为“十个不”,就是:不硬、不软、不粗、不细、不僵、不笨、不挺、不高、不郁、不困。不硬:关节不硬;不软:肌肉不软;不粗:腰围不粗;不细:手臂不细;不僵:韧带不僵;不笨:动作不笨;不挺:肚子不挺;不高:体检指标不高;不郁:心情不郁;不困:精神不困。经常健身带来的这“十个不”,无需刻意追求,日积月累坚持,自然而然生成,潜移默化而来。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个人不但身体素质好了,精神状态也提升了,风度形象也改善了,朋友圈也不断扩大了,生活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良好的健身习惯,既是避免疾病发生的首道门槛,也是缓解甚至消除已有疾病的有效措施。你是常常“宅家夜宵斗地主”,还是经常“打球游泳健步走”,长此以往,二者身体状态的差异一定会是很大的。有研究成果揭示:在健身上多花一元钱,在医疗上就可以少花八元钱。那么,我们很多人在维护健康方面,钱都用对地方了吗?

  宁波籍院士韩启德就此问题,曾经有过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他说:每个人甫一出生,就登上了一辆大巴,这辆大巴行进在一条风景如画的沿河公路上,终点站是死亡——这就是人类的生命之旅。因车外的风景很美,有些人禁不住诱惑,下车去欣赏美景,但是,这些美景离河太近,往往一不小心就掉入了河中,也就是得了病。有些人很快能爬上岸;有些人爬不出来,就只能往下游漂;有些人水性好,即使漂很远也能生还;有些人水性差,没漂多远就丧生了。可是,我们现在重点关注的却是在下游,即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跑到下游去救垂死的病人,把钱花在那些伴随着各种药物、反复手术、多种插管、无法动弹等痛苦,感觉生不如死的病人身上。

  实际上,我们理性而有效的做法,应该是要劝导人们,不要被各种不良嗜好所诱惑,努力防止掉入河中。而防止掉入河中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和金钱在健身锻炼上,拥有一个基本达到“十个不”要求的健康体魄。防止人们掉入河中,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到下游去救掉入河中的人相比,无论是所花成本、痛苦指数、还是成功概率,都是一个无穷大的差异。

  道理如此明了,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从健身做起!

编辑: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