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周 文:新质生产力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4/04/23 08:49稿源:宁波日报

  周 文

  回溯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文明形态的演进史。文明的演进源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便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可见,生产力发展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物质根基与根本动力,生产力高度发达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表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赋予现代化的新动能与新路径,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产力不断发展是文明前进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思想家便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在文明演进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譬如,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便认识到生产工具对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指出:美洲土人体质既然这样孱弱,又加上缺少文明进步所必需的各种工具,他们缺少马,缺少铁,别人就用马和铁来做征服他们的重要工具。不同于唯心史观下对文明浓缩为诸如“绝对精神”等精神产品的片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将文明视为“实践的事情”“社会的素质”,指出“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的一切增长,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一切增长,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所产生的结果”。此外,马克思在写给安年科夫的信中,将生产力比作是“文明的果实”。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又再次重申:“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可见,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对文明的重要作用。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着力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同时指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推动现代文明的演进。恩格斯认为,“使用机械辅助手段而获益一旦成为先例,一切工业部门也就渐渐仿效起来;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工业中一切改进的无可争议的结果,文明程度一提高,就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生产部门,而这样一来又引起新的改进……使用机械辅助手段,特别是应用科学原理,是进步的动力”。可见,文明的稳定与演进离不开以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迭代进化,只有不断破除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才能不断开辟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质生产力是撬动文明新形态的杠杆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形态来看,生产力水平及其独特的生产工具标识是各文明形态划分的重要标识。从石器、青铜器、蒸汽、电气再到如今的数字技术,生产工具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突破推动着生产力开辟新的时代,促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的演进。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曾说,“作为一个大国,决不能但顾眼前物质利益的享受;文化和力量是比单纯的物质财富更加重要、更加有益的资产——这是亚当·斯密自己所承认的,只有建立自己的工业,才能取得并保持这些资产;一个国家如果觉得自己在世界上强大、文明的各国中有资格占有一个地位,那么遇到任何牺牲时就不可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守住这些资产”。

  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来临,关键生产要素也从自然、劳动力逐步转向数据、信息、算力等新兴生产要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呼唤与新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力的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正悄然孕育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变革的时代契机,随着以5G、AI、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知识、算力、数据为代表的新要素的广泛应用,我国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要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赶超,重点在于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重塑国家竞争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新质生产力正是在驱动能力、支撑载体、发展方式、生产力要素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加快形成和不断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握发展机遇,以生产力的跃迁迅速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快速积累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引领世界发展的现代化最新潮流,在筑牢中华文明文化根基、坚定社会主义文明演进方向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质生产力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的同时,揭示了这种“伟大的文明作用”有其发挥的历史限度。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方式不再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难以为人类文明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内生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原创性、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为突破口,将带来多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不仅体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上,而且会突破物质文明的维度,推动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全方面的创新,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文明的存续与发展厚植于完善的经济结构与雄厚的物质基础,依靠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为生产力的跃迁与文明形态的飞跃创造了根本条件。当前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摈弃西方经济增长理念,发挥新质生产力这一先进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是加快文明形态变革的关键。

  从内在要求来看,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新质生产力从“新”与“质”的角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符合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所谓“新”,是指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所谓“质”,是以创新驱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可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摆脱了既往文明形态所对应的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与社会主义文明演进内在规律的生产力。

  从重要着力点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核心在于精心布局并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其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人类文明演进的“时空压缩”。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辟面临发展时间压缩性、发展任务叠加性以及发展战略赶超性的挑战,同时,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传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出口需求常态化萎缩等动力不足的问题。由此,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为抓手,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以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多元的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与发展。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超越工业文明的重要法宝

  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的浪潮逐步冲破西欧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现代化引领的新的工业文明使旧的文明无可招架,迫使其进行文明转换。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强调,“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在这一阶段,西方工业文明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文明,不断冲击着全世界范围内较低级的传统文明。必须承认,工业文明在扬弃传统文明的进程中,在人类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革命性和进步性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工业文明的成果: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但正如工业文明的兴起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工业文明的衰落也植根于生产力难以进一步发展。

  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及其解决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包括人与自然、劳动与劳动资料等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矛盾。此外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工业革命实现了人从自然的附属到自然的主人的革命性转变,但由于工业文明将人对自然的支配与改造活动变为服务于资本增殖的活动,进而导致人与自然之间不合理的物质变换,引发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其次,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造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与劳动资料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呈现出来:工人生产越多,他能够消费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抓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机遇,提前谋划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文明竞争新优势,进而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不同于资本逻辑下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结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的片面发展以及产能过剩、产业空心化等产业结构问题。新质生产力赋予现代化的新动能与新路径,从而避免工业文明的诸多问题和弊端,可以更好地超越工业文明。

  (作者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