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魏淑民:清明节里话“清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4/04/04 09:11稿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魏淑民

  春暖花开时,清明悄然到。清明是中华文化沃土孕育的传统节令。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踏青游玩的时令。以上,兼具自然和人文意涵,彰显了古往今来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清明流变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早在汉代,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已然进入先人的生活世界。此时气温回暖、雨水增多,正是春耕养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命蚕妾,治蚕室”、“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后来,正是在与寒食节、上巳节的合流交融中,清明节气逐渐接纳扩容,在唐宋时期成为后人广为认同的重要传统节日。

  寒食节历史悠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汉代以前其主要习俗是禁火,而且时间较长,甚至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直到唐朝仍是一个重要节日,同时也开始走向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源于对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事实上,周代已有禁火之俗,缘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不同,换季时须改火,每次改火均换取新火,故新火未到之前禁止民间生火,正如《周礼·秋官·司煊氏》所言,“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游乐元素时,说明逐渐向清明节转化。据《唐会要》记载,唐初民间在寒食节扫墓、郊游的习俗已经蔚然成风,虽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下诏禁止,结果禁而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故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颁行饬令顺应民情,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给予各级官员假期以便从容行事。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清明”之称渐多。迨至明清时期,“清明”之称多于“寒食”之说,大有取代后者之势。现代以来,百姓普遍只知“清明节”而不记得“寒食节”之名,山东、山西一些地区仍保持禁火、食冷之俗。

  上巳节是指以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三月上巳日在水边祓禊的活动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最初巫术色彩浓厚,节日习俗主要是在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从汉代到唐宋,上巳节一直非常盛行,节俗内容不断丰富,有曲水流觞、流枣浮卵、走马骑射等活动,娱乐性逐步增强。迨至唐宋,上巳节已转变成一个以宴饮娱乐为主的节日。宋代之后上已节的活动事项逐渐融入了清明节。

  综上所述,在唐代以前,清明长期作为季节时序标记的节气存在,之后渐次融合了时间相近的上巳节、寒食节习俗,变成了一个以踏青、扫墓为主要习俗的节日。唐宋时,三个节日的娱乐性增强、活动事项增多,由于内容相近、时间相连,彼此开始呈现融合趋势。宋代之后,上巳节祓禊活动的原始意义和寒食节的纪念意义逐渐淡化,清明最终演化成为以扫墓踏青为主的新型综合性传统节日,宋代韩琦《清明同上巳》、杨万里《上巳寒食同日后圃行散》诗作可以作为佐证。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尽情游山玩水、赏花游园探景,文人墨客雅集起兴,促进了节日文学的发展。

  清明祭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基本逻辑,家、国两个层面在清明祭祀中具有鲜明体现。既有家族祭祀,更有国史层面的社会公祭,对象不仅有人文初祖炎黄二帝,也有诸葛孔明等广为传颂的历史文化名人。

  (一)家族祭祖

  清明是传统三大鬼节之一,是悼念亡人之节,系与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清明祭祀是全民性重大仪礼,上至网工大臣,下至庶民百姓,均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给官员放假以便归乡扫墓。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参与者往往不拘男女人数,多举家出行,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时间不拘清明当天,一般在清明前后,各地略有差异,并有新坟、老坟之别,现在一般在清明节日当天。祭祀形式有墓祭、祠堂祭之分,尤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或称扫墓),后人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家族宗亲聚会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集体分享祭品等,是收族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公祭

  炎黄公祭。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公祭制度源远流长。汉代以降,历代均有祭祀、修葺、保护黄帝陵的历史记载。明清时期,祭祀黄帝陵成为国家政治制度。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即派员前往桥山祭祀黄帝陵。1935年,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此后每年清明节均派代表致祭黄帝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陕西均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黄帝活动,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出席,大批海内外同胞也专程到黄帝陵谒陵祭祖。

  历史上,河南新郑也有三月初三朝拜黄帝的传统。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出生于轩辕之丘,统一天下后又定都于有熊。据《山海经》等史书记载,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轩辕黄帝故里在新郑。春秋典籍中也有三月三登临具茨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绵延不绝。1992年,新郑市开始举办寻根拜祖活动。2006年,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分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项仪程,已成为维系海内外同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深化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炎帝陵祭祀源于黄帝,源于秦,始兴于汉唐,盛于宋,定制于明清。经过数千年来的传承,形成了完备的规制祭祀,有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规模愈发隆重,成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精神纽带,是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历史文化名人公祭。典型者如诸葛孔明春祭。诸葛亮其人其事家喻户晓,躬耕南阳、三顾出山、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典故广为传颂。千百年来,民间、官方的诸葛春秋祭祀绵延不绝,并开启了诸葛武侯形象不断神化的历程。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当地百姓自发在郊外祭祀。直到景耀六年(263年),后主刘禅应臣民多次声请,下诏设庙公祭武侯,庙址位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在今陕西勉县境内),祭祀时间多为武侯忌日(阴历八年二十八),同时民间仍有清明祭祀习俗。此后,人们在赞颂诸葛亮的同时,开启美化、神化之路。唐代,诸葛亮由历史人物明显向文学形象过渡,被奉为神明进入国家祭祀体系。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经礼部奏议,宋徽宗封诸葛亮为“顺兴侯”,在武成王庙的位置攀升至第四。此后,其文臣形象逐渐超越良将身份,以至成为“纯儒”典范,羽扇纶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深入人心。

  南阳诸葛春祭始于明代皇帝钦定。嘉靖七年(1528年),《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明确规定春秋致祭时间:“春祭用于次丁日,秋祭用于八月二十八日。”嘉靖十八年(1539年)己亥三月初八日,驸马邬景和亲诣南阳武侯祠,奉旨宣读《祭诸葛武侯文》:“养高隆中,非三顾不起。勠力王室,待二表乃行。观其褫孟德、走仲达,孔明其人豪也与。惜乎!将星陨地,中道而殂,汉遂不振,皆天也,非人所能为也。表忠有祠,遗祭有仪。灵爽不昧,尚其歆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诸葛祭礼,确立了大明朝廷对诸葛武侯的官方祭祀制度,形成了仲春次丁日诸葛武侯春祭仪礼,全国各地尤其是南阳武侯祠绵延不绝。2024年3月21日,南阳举行了庄重盛大的大明武侯御祭485年纪念暨2024甲辰春祭。此外,在山东、四川、湖北三省以至云南等省也有武侯祠和祭祀活动,亦有从官方祭祀变为民间信仰的衍化过程。

  清明出游

  扫墓完成之后游春是自然之事,明代文献《帝京景物略》记载了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绽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可见,扫墓后举家踏春游玩,围坐一堂燕饮尽欢。就中国传统家族而言,各房支聚会祭祀、燕饮是同宗共祖最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传统的春游活动有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踢球、斗鸡等。

  各地清明节令食品多有不同。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流之故,晋中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吃冷食的习俗,如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红枣、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哥”,象征阖家幸福团圆。南方清明还有食青团的习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捣碎,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以芦叶垫底蒸熟,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清明节令食品。

  普通人出游不离燕乐饮食,先贤孔子师徒多言志论道。某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诸弟子侍坐,孔子让弟子各言其志,如有机会治国理政如何筹划。以勇猛见长的子路率先答以三年治国有成,以政事著称的冉求答曰养民足民,以外交见长的公西华则志在宗庙祭祀,曾点(曾参之父)却独辟蹊径,答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可以想见曾参描绘的画面是何等惬意:暮春三月,身着新裁的单夹衣,约上五六君子、六七童子,到沂水洗手净面,一路吟风披凉,直到舞雩台下(祭天祈雨之处,有坛有树),然后取道回家。话音未落,夫子不禁感慨:我很赞成曾点啊!《论语·先进第十一》。一群人、一个长焦镜头下的春游场景,蕴含了家国天下而外难得一求的洒脱与淡然,难怪孔夫子也心向往之,甚为宋明大儒津津乐道!

  同样是在舞雩祭坛,樊迟从游于夫子,请教何谓敢问崇德、修慝、辨惑。老师表扬说问题很好,并一一作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第十二》。即先把事情先做好,然后再有所得,不就是修养德行吗?攻治自己的过失,而不是别人的过失,不就是消除别人内心隐藏的怨恨吗?耐不住一时之忿,不计自身安危,甚至忘记亲老,不就是犯糊涂吗?个中哲理,发人深省,在亲近自然中志道、据德、依人、游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而不限于清明时节。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编辑: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