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漫谈

水银:宋代宁波官民的治涝办法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9/23 01:16稿源:宁波日报

  水银

  镇明路与迎凤街交叉口西南侧的湖西河上,今存著名古迹水则碑亭,亭中立有榜书“平”字碑。

  南宋晚期知府吴潜所撰的《平桥水则记》,将水则碑的“平”字视若开关碶闸的钥匙,说:“暴雨急涨,水没平字,戒吏卒请于郡,亟启钥;若四泽适均,水露平字,钥如故”。意思是,“平”字没入水下,即开启碶闸,“平”字露出水面,就关闭碶闸。

  这是南宋宁波官民的治涝之法,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一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的农历十月十日,上任才五个月的鄞县知县王安石,上书转运司杜杞,说鄞人“最独畏旱”。至于涝,因为鄞县这个地方,“跨负江海,水有所去,故人无水忧”。这是年轻的王安石对鄞县水利地理的精确认识与把握。

  所以,唐、五代,特别是两宋时期,地方官民所兴起的水利工程,基本上以提高明州城乡的抗旱能力为目标,且卓有成效。相对来说,防涝尚不在北宋末年地方官民考虑之列。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鄞县令张峋修治广德湖,熙宁八年(1075年),城中小湖(即日月二湖)就出现史上第一次干涸的现象。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和崇宁二年(1103年),又相继发生广德湖水不入城的旱情。对此,地方官民通过加高它山堰顶、相应加高南塘河沿途堤塘,终于引它山之水入城,纾解城中居民饮水之忧。

  自此,日月二湖的水源有了“双回路”保障,比如南宋乾道《四明图经》说:“城之河渠,盖一水自它山经仲夏而入南门,一水自大雷经广德湖而入西门……二水入城,为州民之利”;南宋宝庆《四明志》则说:“日月二湖皆源于四明山,一自它山堰经仲夏堰入南门,一自大雷经广德湖入西门,潴为二湖”。这种“双回路”的态势,即使在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广德湖被废而为田后,依然没有改变。

  二

  “双回路”固然保障了旱年的城中用水,却极易在丰水年尤其是台风时节,形成城中内涝。

  道理不难想象:南来的它山之水和西来的大雷之水都进城了,日月二湖和城内河渠蓄水量有限,能不漫溢大街小巷吗?这正是南宋淳祐初年知守陈垲所说的“每遇霖潦,往往汇于城下,反藉城中三喉传送”之情形。

  至此,地方官民才将城内防涝问题,提上水利建设的议事日程。陈垲在其淳祐二年至三年(1242年—1243年)的任内,修筑了城中三喉和保丰碶,吴潜在宝祐四年(1256年)开凿了新河(址在今中山西路北的文化路、胜丰路一带),又在开庆元年(1259年)重建了郑十八郎堰(后名澄浪堰)。

  修筑这些工程的目的有二:一是让进城的两路水,通过城中三喉快递排入奉化江;二是预先分水。在城西,引导大雷之水走新河、保丰碶一路,入姚江;在城南,又让它山之水在洪水湾、乌金碶、积渎碶、风堋碶和行春碶,泄入奉化江,对于还有余勇可贾的水势,在进长春门南水关前,通过澄浪堰引导入奉化江。

  总之,是不让“双回路”的水进城捣乱,至少要最大限度减少它们进城的水量。

  三

  经过这么一波操作,入城的大雷之水和它山之水,被分流了。它俩的余水及城内地表水,就通过县前河(在今中山西路、中山东路南侧)等城中河渠,经三喉排入奉化江。

  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三喉中的气喉,“在东渡门墙下,以版为闸,潮涨则与板平;市河之水充溢,则启闸以泄于江”。城中二湖、河渠之水如何判断是否“充溢”?正是看湖西河的水,是否淹没了水则碑中的“平”字。

  总之,水则碑控制的是城内临奉化江的气喉、食喉和水喉三闸,它与城中三喉一起,成为南宋以来,防控城市内涝最简便有效的水利工程。

  宋代官民治涝之法,其实贯彻的是王安石所说的“水有所去”原则,对我们今天防治城市内涝,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