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全文杰 黄克己:数字化发展助推诗路文化带建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4/11 01:34稿源:宁波日报

  全文杰 黄克己

  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革新业态、传统文化创意赋能的有效途径。同时,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诗路文化数字化发展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整合诗路沿线诗人诗作、文物遗迹、现代文化设施、线上线下服务等文旅资源的一体化发展;是通过打造数字诗路文化游线,以线带面,实现沿线文旅文创、教育禅修、娱乐休闲各类产业融合的全面发展。

  一、我市诗路文化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宁波依照“浙东唐诗之路”规划,发展唐诗文化旅游,全面推进大花园建设。首先,积极融入诗路文化带,共创“四带相连,百珠共耀”发展面貌。进一步开发鄞江镇、慈城镇、前童镇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四明山、雪窦山、天台山等文化名山,以及奉化雪窦寺、余姚龙泉寺、鄞州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等道场寺庙。以唐诗为纽带,串联绍兴、临海等文化名城,西兴镇、华堂村、班竹村等历史村镇,以及会稽山、天姥山等文化名山。

  其次,倚靠区位优势,“浙东唐诗之路”携“大运河诗路”双路并进。一方面打造山水朝圣线、寻幽访古线、踏歌追远线三条四明山诗路主题线路,修复天姥山、天台山至宁海的唐诗古道,论证天台山至宁海西门的入海路线,以驿站为节点串联栖霞坑、四窗岩、白水冲、丹山赤水等众多名胜风景点,另一方面通过“浙江诗画”等线上平台宣传上林湖越窑遗址、梁祝文化园、宁海“十里红妆”文化街区、霞客诗意古道、天一阁、东钱湖等我市标志品牌。

  再次,数字技术应用在诗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等工作上已有成效。我市对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数字化已实现全面覆盖,遗产保护活化上,江北区委托测绘机构对区内164处历史建筑开展数字化测绘建档工作、保国寺博物馆对经幢采取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等。在完善公共服务上,余姚市在唐诗之路关节点应用“互联网+”更新旅游载体,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承接自驾游及过境市场,挖掘了跨境景区与诗路周边的旅游资源。

  最后,数字化发展促进诗路文化带发挥“全域发展之链”的作用。诗路沿线数字化建设激发了线上经济、文旅文创、康养体验、风物特产各领域发展新业态。如慈溪市以数字赋能,率先建立起健全的旅游数字化体系,建设镇域VR智慧导览系统和VR实景互动体验平台,积极打造“数字化+智慧畅游”的数智旅游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我市在诗路文化带建设与数字化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宣传形式陈旧,宣传载体有待开发。我市诗路文化游线及景点缺少统一、整合的宣传平台,线路影响力不高、传播效能较低。二是区域发展不均,数字管理有待提升。我市诗路文化带沿线部分旅游点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管理能力不够,未建成统筹全线的数字化平台。三是公众参与不足,互动体验有待增强。民众接触诗路文化频次较低、参与途径较少,在参与者互动体验上下的功夫不到位。四是活化形式单一,文旅产品有待丰富。

  二、我市诗路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1、政府主导,完善协调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操办、政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制定诗路文化带文旅产业的各项政策,形成全面倡导诗路文化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二是用好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向企业招商引资落实原始工商资本,同时完善文旅项目融资担保机制,建立产权抵押贷款风险办法,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三是组织诗路建设的区(县、市)各层级领导班子,建立重大事项联合审议、决策制度,形成系统的运作协调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诗路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能落实到位。

  2、完善配套,夯实现实基础。一是进一步规划完善诗路沿线数字基础设施,为我市文旅数字化长期发展提供现实基础保障。二是打造诗路文化数智宣传与服务平台,建立我市诗路文化带旅游宣传官网、新媒体服务平台。构建面向游客的宣传、服务窗口,对我市诗路文化沿线景点进行全面系统地宣传,对游客提供高效高质量的网上服务。三是引进精通数字技术和遗产保护的复合人员团队,建设诗路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用于非遗资源的保存管理,辅助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

  3、惠及大众,增强互动体验。一是建立完善诗路文化带沿途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等。馆内配齐数字虚拟展陈设备、电子阅览室等设施设备,运用沉浸式、体验式的数字互动方式满足群众的体验需要。二是让诗路文旅产品摆脱门票经济,降低消费门槛,侧重于发展二次消费。三是鼓励我市各地区企事业单位、学校机构积极参加诗路文化的各类文艺交流活动,提升大众文化审美,提高民众参与感、获得感。

  4、提升活化,创新文旅业态。一是数字化过程中尊重宁波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挖掘当地名山胜水、庙宇道观、诗文曲赋,重新审视其审美与实用价值,打造真实的极具本土特质的文旅产品。二是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古镇、古村、古街等传统空间,举办书法展览、文化交流会等活动,鼓励民众参与到诗路文化遗产的活化中来。三是依托数字技术开发多种“数字+文旅”形式,如“人工智能+文旅”“区块链+文旅”“VR/AR+文旅”,不断创新精品文旅产品,打造知名文化IP,实现文旅新业态发展。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中法联合学院、东海战略研究院)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