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周山涓:“灵岩才子”戴廷俊的传奇一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1/07/06 10:28稿源:宁波日报

  周山涓

  北仑区新路东岙的岙底,有一幢五间两弄左右轩的老式平房。十九世纪初,那是一个高朋满座,书声琴韵的地方,曾棲居着一位清末秀才,名戴渭春。1898年,因“废科举、办新学”,他去了日本留学。在日本,受革命思潮感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曾多次参加反清革命。

  1910年8月8日,他的独生子戴廷俊出生,因与北仑大碶后洋村周樵岚先生(北仑籍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周大风的祖父)莫逆,被周樵岚收为义子,赐名“同人”。

  一

  戴廷俊天资聪颖,5岁时,在宾客前即兴赋《劝酒诗》,乡人引为美谈。12岁时,在义父60大寿那天,他用米醋磨墨,即兴挥毫,在16幅立轴上,悬手书写大楷千余字,合成一套“寿屏”,令在场宾客惊叹不止,当时宁波著名学者李琯卿先生称誉他为“灵岩才子”。

  戴廷俊9岁那年(1918年),考入镇海著名的灵山高等小学(今灵山学校),插班二年级。毕业后,在“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中学前身)读书,后又入宁波“四明高级中学”,这是一所美国浸礼会办的教会学校,除国文教师,所有教师均系外国人。

  在四明高级中学读书时,适逢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他与进步学生一起示威游行、罢课,又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抵制、烧毁日货。在共产党员张秋人(上海大学教授)领导下,在英国领事馆前示威,愤怒地用英文高呼“打倒英帝国主义”以及“抗议外国匪徒屠杀中国人民”,教会学校校长Wilcox得知后,把参加示威的学生统统开除了。

  二

  1926年,戴廷俊由义兄周六吉(周大风父亲)介绍,在镇海城关第一小学担任教职。周六吉当时在镇海城关负责县农民协会筹建工作(周六吉为镇海第一个共产党员),在农协里,戴廷俊阅读了《唯物的人生观》《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在周六吉的影响下,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他被迫离开镇海,进入复旦大学法学院学习,攻读经济系。其间,戴廷俊组织了一个“宁波文学会”,编辑出版《宁波文学》。同时学习德语、俄语和日语,并试译各国名著。几年后,戴廷俊成了能翻译四国语言的学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爱国反日浪潮。戴廷俊出于爱国热忱,同上海几十位大学师生,乘火车去南京国民政府请愿,又参加了包围上海市国民党党部的学生运动。因这件事,当局迫使他离校,把他即要出版的译著《政府的理论及问题》(海恩斯著),以“工人罢工无法印刷”为由,取消出版合同。

  三

  离开复旦后,戴廷俊回到镇海县立初中(今镇海中学)任教,又因在课外与学生讨论敏感问题,再次被迫离校。

  之后,他去南京“中国经济委员会”图书馆担任主任管理员四年。他把有参考价值的英美俄日等书文,陆续翻译,介绍给读者。还创作了不少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南京朝报》等报刊上,其中《风萧萧兮》及《警察》两文,因揭露官僚政治卑劣行径及反映广大农民疾苦,最受读者欢迎。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的译文及文章,大部分毁于日寇炮火。其中有一部文稿,是戴廷俊历经多年,到姚燮故居藏书楼,上海、南京几个图书馆,查阅很多资料后,才研究定稿的,书名《姚燮研究》。

  南京沦陷后,戴廷俊返回家乡,在镇海螯舟乡“敬收学堂”任教。全国掀起了抗战热潮,戴廷俊组织校内外热血青年,以文艺演出方式,宣传抗日,编写剧本,到各乡镇巡回演出,每场观众总在千人以上。一次,他在听了李琯卿先生的专题讲座《教育与壕沟》后,即把记录整理成册,由镇海县抗敌委员会印成小册子出版发行。

  国难当头,国民经济每况愈下,亟需有见地的经济学者贡献良策。为此,戴廷俊研究了不少国计民生的问题,并撰写大批论文,发表于当时有权威性的《东南日报》上,如《粮食的统制》《如何发展省际贸易》等。同时又担任《经济月刊》的特约撰稿员,发表了《抗战时期外汇管理问题》等文章,翻译了英国经济学家新著《战争的代价》,对当时的经济稳定,起到了出谋划策的作用。

  四

  1941年,宁波城区及镇海城区沦陷后,戴廷俊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参加了由县府何竣领导的抗日部队,又联合当地著名的镇北“龙山自卫队”(由共产党员戚铭渠、张志飞、李长来领导),他们曾在塔峙岙召开几次南北乡联席的秘密军事会议,决定联合行动,先向苏本善土匪游击队根据地柴桥镇进攻,为民除害,但进攻失败了,何竣被捕,李长来也壮烈牺牲。

  戴廷俊又回到上海,先后在银行及建筑公司、化工厂里担任秘书工作,直到抗战胜利。抗战胜利后,他即返故乡,在镇海县教育科任职,之后又去上海“唐拾义药厂”(后迁桂林,改为国营“桂林制药厂”),专事翻译工作。

  这个厂规模较大,生产的多是西药产品,从国外设法觅到的各国药典、新药研制信息、有关新的医药化学论著等大量书文,需要迅速翻译,因此戴廷俊的工作相当繁重,但他非常愉快,积极工作。“文革”期间,遭“抄家”,历年著作、译书、手稿、笔记、信札,全被付之一炬,并以不实之词定罪,关进牛棚。

  戴廷俊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突患脑溢血,致使半身瘫痪。卧床期间,顽强地练习左手写字,阅读中外书籍,还编著了一册《日本人姓氏起源及其构成》。1978年,经桂林市委组织部复查,桂林制药厂对他的所谓“历史问题”予以公开平反。1985年,戴廷俊逝于上海。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