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陈鸣达:刘安的豆腐和沈从文的转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0/12/24 02:38稿源:宁波日报

  陈鸣达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一方面失败了,另一方面却取得了成功。

  上述成语,让人联想起刘安的豆腐和沈从文的转行。据说,豆腐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刘安的一生除了组织人编撰《淮南子》,很大的精力花在炼丹上。一次炼丹时,他不小心将炼丹用的一种原料——石膏粉掉进了身边用来解渴的豆浆盆里,豆浆盆里咕噜咕噜一阵波动,一会儿时间豆浆结成固体状。此时,刘安恰好口渴肚饿,抓起来放在嘴里,顿觉又鲜又嫩,口感极佳,豆腐由此产生,并很快传播开来,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盛行于汉、魏、晋时期的炼丹术,不但没有炼出所谓的长生不老丹,相反,不少人还为此丧了性命。然而,炼丹中的副产品——豆腐的发明,却实实在在地造福了百姓。此外,中国火药的发明,也与炼丹有着直接联系。

  如果说刘安发明豆腐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歪打正着,无意间成了豆腐的祖师爷。那么,沈从文的转行,则可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喻之。

  沈从文早年成名,所著小说享誉中外,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陈列室从事撰写说明和讲解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再后来,他一头钻进古书堆,一心研究古代服饰,数十年间,默默无闻,埋头钻研,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发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颇有意思的是,当初公开斥责沈从文为“反动文人”的郭沫若,亲自为该书作了序。沈从文也因该书的出版,由文学家成为文物专家。

  也许有人会说,让沈从文去搞文物研究,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是历史的误会和悲哀。其实,不能简单断言。假设让沈从文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是否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未必。名气、才气不亚于他的茅盾、曹禺等作家,后半生就未见有影响的作品问世。假如让沈从文一直在文学界,等待他的或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胡风、丁玲和上世纪六十年代老舍、田汉等人所遭遇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沈从文被迫无奈转行,远离了文学界纷繁复杂的政治漩涡,才得以安身立命。尽管在“文革”中,沈从文也受到过冲击,进过“牛棚”,但与他原先的同行们相比,还是要幸运得多。因此,对沈从文的转行,可谓得大于失。

  看到一些材料,说西方人在探寻自然奥秘、创立自然科学之际,中国人却热衷于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大搞毫无科学依据的炼丹,实在是劳民伤财,愚蠢愚昧。这种有意褒西贬中的说法,我实难苟同。先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应该肯定,特别是炼丹虽然失败了,但由炼丹而产生的火药、豆腐、药丸等更值得思考,并从中获得启迪。比如,对任何好奇心、探索和研究,不要轻易地斥之为幻想、幼稚、迷信、伪科学,横加打击压制,而是要宽容、鼓励。人类的已知比起未知来微不足道,在探索的道路上要允许失败。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某些研究领域,常见作为“东隅”的炼丹失败了,作为“桑榆”的豆腐却成功了,带来意外的收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会有曲折、失意、失败。如何面对,反映了一个人的心态、价值和定力。有人也许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或怨天尤人,得过且过,有人也许重整旗鼓,另辟新路,再创辉煌。沈从文之所以能在文物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面对得失宠辱不惊,坦然处之。他自称:“应付任何困难,一贯是沉默接受,既不灰心丧气,也不呻吟哀叹,近于顽固不化的无从驯服的斑马。”在他看来,关闭了一扇门窗,打开了另一扇门,不让搞创作就钻古书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收获。的确,他是一个对一切留下生活印记的事物都有兴趣,都会执着地观察、思考、记录的人,写小说是行家,搞文物也是里手。有人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转行:一个知识分子在变动的时代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得失皆是寻常事;失是为了得,得中亦有失。进一步引申,还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若既不想失东隅,又想收桑榆,结果往往是东隅桑榆俱失。如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者,其最终的结局无不是官财两空。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