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宁波新论

朱占峰:唱好“双城记” 助力“双循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0/09/17 03:49稿源:宁波日报

  朱占峰

  杭甬两市同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是浙江“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两翼。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宁波与杭州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在新发展格局下,宁波唱好“双城记”以助推“双循环”发展,关键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拓展优势与做亮特色工作,为国际循环提供新动力

  国际大循环是以外向型经济为支撑,以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对外交流等为路径而实现的。杭甬两市作为对外开放的主力军,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和港口资源等领域,均具有驱动国际大循环的强大实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格局加速重构的大变局,一方面要不负总书记厚望,拓展“双城”优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宁波与杭州共同唱好“双城记”,对杭甬两市的发展赋予殷切期望。杭州和宁波牢记总书记嘱托,踏实做好今天的每一个环节,高水平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和大都市区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杭州、宁波两市的GDP分别达到15373亿元和11985亿元,二者之和占全省的比重为43.88%,接近全省半壁江山,足以彰显杭甬“双城记”的发展成就和经济地位。

  另一方面要坚守“双城”定位,做亮自身特色。杭州要发挥数字经济和商贸文旅在国际化建设中的优势,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中心、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重要的休闲旅游中心,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宁波要发挥港口物流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打造更加开放创新的国际港口名城,建设全球综合枢纽、国际港航贸易中心、国家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亚太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两市要基于全球化视野,坚守自身定位,有分有合,错位发展,各施所长,相得益彰,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和动力,拓展国际新市场,推动国际大循环的良性发展。

  二是做好互补短板与协同发展工作,为国内大循环开拓新模式

  在国际市场上保护主义逆流渐趋猖獗的环境下,加快国内14亿人口市场的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大循环的最直接抓手是加大投资和扩大消费,这是杭甬两市唱好“双城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要互补短板,增强两市的造血功能。新一轮的投资拉动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基建”,是着眼长远、造福后代、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有效投入。尽管宁波在港口物流、对外贸易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作为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和“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在数字化和技术创新领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但在数字经济领域与杭州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字经济作为未来“新基建”投入的核心内容,宁波有必要借鉴杭州数字化平台建设经验,进一步深化“两化融合”,赋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设,不断增强造血能力强化引领功能。

  另一方面要协同发展,扩大区域的辐射能力。杭甬两市在民营经济上均拥有明显的优势,形成了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文化,两市还同时拥有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等称号,多个相同的发展领域要积极配合,互通互惠,增强合力,适时转型,抱团发展,拉长产业集群供应链,增强极核功能。要充分认识扩大国内循环的客观性、长远性和可行性,加快人力、技术和资本投入,扩大辐射区域,在节能与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现代纺织、数字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在中西部联合建立浙商产业园区,探索东、中、西部联姻合作等新发展模式,形成研发总部与产品加工园区的相互支撑,占领国内市场大循环的制高点。

  三是做好互相促进与融合创新工作,为“双循环”创建新样板

  杭甬两市坚定不移地推行“八八战略”,集聚高端要素、引领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参与全球竞争,形成了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多个领域承担了国家的试点示范任务。在未来的发展中,作为经济外向度高的城市,如何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在需求培育、产业转型、市场调整等方面加快推进供给—需求组织研究和实践,以杭甬“双城”的动能助力双循环发展,打造新形势下的发展样板。

  一方面要相互促进,培育内需体系。拓展发展视野,通过全市域统筹激发美丽乡村的建设投资和全域消费的巨大潜能,整合碎片化的需求潜能。利用东、中、西部的深度合作扩大市场份额,建立更大范围的内需循环系统,释放现有企业的产能,形成高质量的服务效能。将杭甬两市的发展理念向中西部转移,同时将产业链、资金链、市场链、供应链同步推进,建立以内循环为纽带的合作发展共同体,开创发展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要融合创新,开拓国际新市场。尽管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逆全球化的杂音,但从发展的视角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采购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要充分利用杭甬两市在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既有优势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区扩片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挖掘和增强宁波舟山港国际一流强港的集疏散能力。利用“一带一路”和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合作交流纽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贸易拓展与金融创新相结合、人文交流与市场拓展相结合,积极探索跨国家(地区)合作新模式,形成驱动“双循环”的强大“双城记”助力。

  (作者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教授)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