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王安石治鄞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0/04/16 10:24稿源:宁波日报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出任鄞县县令,至皇祐二年(1050年),任满离鄞。王安石在鄞县留下了从政的脚印和理政的思考,以及大量诗文。

    朱军备            

  2019年12月18日,是王安石998年诞辰日。东钱湖下水的忠应庙修缮一新,并设立王安石纪念馆,向社会开放。可以说,王安石的改革大业是从鄞县开始的。如兴修水利、贷谷于民,延请名师、兴办学校等,这些成功的实践,为王安石变法时的主要内容如水利法、青苗法、保甲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样本。鄞县是王安石探索政务治理改革的试验田,谋划社会发展的出发地。“在鄞千日,影响千年”,是后人对王安石的肯定和怀念。

  为纪念王安石而修建的三座古庙

  在东钱湖畔,为纪念王安石而修建的古庙共有三座。

  最早建立的叫福应庙,又叫王文公行祠,此庙初建于南宋末年,位于距二灵山不远的黄菊岙。据说此地是当初王安石登临二灵山窥探治湖的必经之路,后因乡民往此参拜不便,分祀至下水修建忠应庙,福应、忠应二庙名称由此而来。另外还有一座灵佑庙,位于从下水至绿野村的路边。三座庙的出现,可以见证东钱湖地区民众对王安石的治湖功绩是非常肯定和难忘的。

  忠应庙主体建筑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87年10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忠应庙为五开四间合院,由门楼、大殿和东西厢房组成。门楼左侧内墙竖有清同治四年的“永远碑记”一块。但因年代久远,忠应庙屡有圮毁,东钱湖管委会修旧如旧。

  王安石纪念馆位于十里四香、山水一号、下水湿地等旅游景区之中,修缮后的纪念馆为湖区旅游增加了一处历史人文景观。纪念馆以图文形式展示了王安石生平,包括治鄞三载、兴修水利、兴办县学、贷谷于民、变法成就等,以及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与纪念。厢房二楼,展示了王安石的诗文及各地的纪念场所。

  原存的忠应庙内王安石的塑像,由原宁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冯一清先生设计制造。原匾“王安石纪念馆”由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题写。馆内还有不少著名书法家题词的匾额,如中国美院教授刘江题的“文明世则”,凌近仁先生题的“勤政爱民”等。

  东钱湖畔,沿湖有不少怀念之处。如71省道有段路名“安石路”,钱湖工业区内有“介甫路”,莫枝堰下有“介甫桥”,过去还有一座“介甫楼”。2009年,东钱湖管委会在环湖北畔兴建了“半山忆”公园,也是为了纪念王安石。

  王安石治鄞的三个主要贡献

  公元1047年,26岁的王安石风尘仆仆,从淮南坐小船来到了当时还是穷乡僻壤的海滨小城鄞县,开启了他的从政生涯。

  7天后,他开始用脚步丈量鄞县,体察民情。用12天时间,走遍东西十四乡,调查研究,劝导乡民。这段日夜兼程的“基层调研”经历,被王安石写进著名的散文《鄞县经游记》:“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

  兴水利,强基础;重理财,纾民困;兴教育,办学校。这是史家公认的王安石在鄞县的三个主要贡献。

  兴水利方面,王安石的主要成就是修海塘,创造了“王公塘模式”,同时对东钱湖进行治理,“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俞信芳执笔的《王安石与鄞县》一书,对陂塘有详细解释,书中引用《中国海塘工程简史》内容,称王安石为鄞县令,创筑鄞县石塘,呈斜坡式,一改过去直立塘式,后称荆公塘或王公塘。据乾隆《镇海县志·水利》载:“王公塘在二都,上达县城,下过穿山,塘起于孔野岭下自西而东,横亘以阻海潮。为镇海海塘肇始。”

  用现在的话来说,王安石创造的陂塘,打破了传统的直立式,采用塘身向外呈斜坡状,以消减潮势,这样更科学,抗潮能力更强。而“决”,又采用了鄞县人民发明的“碶”来实现,起到蓄淡水阻咸水的作用。

  王安石兴修水利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政绩是整治东钱湖。他组织率领全县十余万民工,除葑草,浚湖泥,立湖界,置碶闸、陂塘,筑七堰九塘。经全面整治后的东钱湖,从此“七乡邑受沾濡”“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从根本上解决了周边的水利灌溉难题,使东钱湖重新成为造福于民的“万金湖”。

  重民生方面,王安石发现,青黄不接时节,虽说没有受灾,但在官方税收及豪强的盘剥之下,还是有不少百姓生存艰难。于是,王安石将官府粮仓(常平仓)打开“发粟”给百姓,也就是低息借贷,等来年百姓收割后再还上新谷。这样粮仓中的陈年粮食经过出借,得以更新,百姓也渡过难关,可谓一举多得。这就是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实施的化常平仓为青苗仓的实践“青苗法”——“贷谷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宋史·王安石传》)

  鄞县跨江负海,兼有盐渔之利,素有商贸传统。王安石深切同情人民的艰辛,主张以天下之财养天下之人,施行“青苗法”以解民生之困。此外,王安石还上书改革盐税制,并提出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的设想。

  兴教育方面,北宋以前,甬上教育几乎不成气候。庆历八年(1048年),王安石将县治附近的孔庙作为学校,“鄞县始有县学”。鄞县孔庙在如今的宁波市第一医院位置。当时的鄞县,教育人才匮乏,王安石遍访山野硕老,终于找到了杜醇、楼郁、杨适、王说、王致等五位饱学之士,史称“庆历五先生”。在王安石的倡导下,明州形成了官学、书院、蒙学三个教学系统。

  王安石创办县学,对宁波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此后百年,涌现了如“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等近3000名进士和12位状元,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而在学术上,从南宋杨简到明清的王阳明、黄宗羲延至清代的万斯同、全祖望,“浙东学派”名扬四方。浙东文脉源远流长,王安石开了一个好头。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虞云国认为,王安石在鄞县积累了作为地方一把手的首创经验,这是他变法前种种准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经历让王安石形成了自己的治理思想:在天下之民所构成的大一统的国家里,县政治理的好坏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天下的治理,因此县政是巩固整个朝廷统治的根本所在。

  从治鄞的成功到变法的失败

  学者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中说:“苏轼初出茅庐,却站在反对王安石的行列里。他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反对王安石的急躁冒进和党同伐异。”进而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宋史》说王安石“果于自用”。王安石的这种刚愎,不仅在于他不听反对意见,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在于他不屑于从“庆历新政”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甚至范仲淹当年曾想办一所学校,以培训改革干部,这样的想法,王安石都没有。王安石的过度自信由此可见。他施行的改革注定不会比范仲淹推动的“庆历新政”有更好的结果。

  惠及贫苦农民的“青苗法”,变成了地方官吏盘剥农民的手段;而募役法,本意是让百姓以赋税代兵役,使人民免受兵役之苦,但在实际操作中,又为各级官吏搜刮民财提供了堂皇的借口,每人每户出钱的多寡,根本没有客观标准,全凭地方官吏一句话。王安石心目中的美意良法,却似把血淋淋的割肉刀,递到各级贪官污吏的手中。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一方面是基层官员将顶层设计的经念歪了,惠民的好政策到他们手中却变成害民肥官的手段。另一方面,王安石改革动作过大,用药太猛,又听不进不同意见,变法失去众官员的支持,一旦皇帝动摇,改革大厦立即倾覆。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垂帘,司马光掌权,凡王安石、吕惠卿所建新法尽皆被革除,再往后,党争迭起,大臣倾轧,徽宗昏腐,北宋沦亡。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