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从“不喜欢时评”说起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9/04 10:14稿源:宁波日报

  陈志卫

    见宁波日报评论版张弓慢评”专栏的一文《给员工一个吐槽的机会,想到时常见人表达这么一种观点:不喜欢时评言论文章。表达这观点的人,既有政府机关工作中时常摆弄文字的,也有位于领导岗位的。

    仔细分析,发现政府机关撰稿人的思维差异。因为经常写的文稿是工作总结或是汇报材料,在“成绩思维”的支配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比如某地出了重大事故,常有这样的表述:“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自处理”等等,这种文章让老百姓很看不懂,这不是自我表扬吗?出了重大问题难道还可以“不重视”?

  时评是报纸中常见的一个栏目,是一种杂文。如宁波日报的时评“明州论坛”“甬城晨笔”等栏目,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前提下,对一些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加以评论,或赞赏或批评,摆事实讲道理,其社会功能还是属于舆论监督范畴的。

  就作文类型和思维定位而言,时评文章的一个特征是“问题思维”。通常来说,抓住一个问题,剖析存着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文章篇幅不大,题目不论大小,但基本上都是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时评还直接促进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弥补了政策制定中的思维漏洞。

  时评文章具有“深度思维”的特征。好的时评文章,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报道加以剖析提炼,属于深度思考的思想产品。所以好的时评往往会给人以画龙点睛、拨云见雾的感觉。去年出版的《思考的印痕——“明州论坛”精选集》里,有的文章是二十年前的,仍可以看出当时这些文章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评论,具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如《当“四手”代表》《谨防文化的“建设性破坏”》《“末位淘汰”两面观》等时评文章,即便是十多年过去了,但指出的现象、提出的问题,仍然值得思考。

  时评的“深度思维”,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独立思考的思想结晶。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不少人也曾是时评高手。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时评文章思路开阔,大气磗,引人入胜;从普通木匠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瑞环,将撰写的评论文章汇成《学哲学、用哲学》一书,读来很有味道。可以说,从时评中学语言学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学养胸襟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导向”。从哲学意义上讲,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从国家发展讲,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问题导向,有利于我们扎实进步;从具体工作上讲,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生成政绩的基本路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无论是思维还是文笔,都可以从时评中汲取营养。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