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邵一琼: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地方经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8/29 04:05稿源:宁波日报

  邵一琼            

  近年来,全国各地进一步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逐步探索适合本地的模式,进一步推动本地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梳理,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提炼总结这些探索实践的亮点经验,为提升宁波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

  一、北京: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

  作为国内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发源地之一,北京有效推动区域化党建“网格化”工作方式,健全和完善区域化党建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社区(村)的各个领域,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彰显党组织战斗力,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一是组织建设互促。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明确街道(乡镇)党(工)委对地区基层治理的领导职责,根据区委授权,全面负责本地区党的建设,领导并协调本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2018年,根据《关于建立健全北京市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通知》,北京逐步在街道层面成立区域化党建协调委员会“大工委”,在社区层面成立区域化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大党委”。

  二是党员干部互动。北京整合党员干部与网格员队伍,通过“双报到”制度,让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包括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以“党员干部都是网格员”为标尺,把党员干部投入社区网格中,有效破解党建和治理“两张皮”现象,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核心。同时,建立“党建智库”,吸纳党建领域人才,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政策咨询、增强服务能力、承担社会责任。

  三是党建资源互享。北京构建区域民主协商会、街道议事协商会、社区共商理事会、片区自管委员会四级党政群共商共治机制,整合各类党建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如朝阳区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平台,以建立党员责任岗、党员承诺制等作为基本要求,把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自身经费使用与社会治理需求紧密结合,把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有效补充,集成各方优势开展社会化服务。

  二、上海:以社会化协同为载体,拓宽社会治理现代化广度

  作为特大城市样本之一,上海的社会治理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一号课题,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将长期以行政主导为特征的管理模式推入社会化协同治理的新阶段,社会参与程度逐渐加深,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日臻完善。

  一是条块协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政府机构职能改革,将工作重心从“条”(垂直部门)下沉到“块”(街道乡镇),形成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基层政府整体性服务与管理水平。目前,上海基本形成以街道(乡镇)网格化管理中心为联动平台,以城管为骨干,以公安为保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执法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勤工作机制。

  二是政社协同,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上海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动联勤和应急处置等综合功能全部纳入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政社协同新机制。上海建成三大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睦邻中心,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就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志愿服务。

  三是信息协同,大数据技术共享。目前,在社区服务方面,社区大数据云平台、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围栏”等在上海逐步铺开;在社区管理方面,逐渐推广“社区大脑”、物联网“智慧感知”系统、居村电子台账、居委工作移动应用、“居家宝”安防等在上海逐步使用。

  四是规范协同,社会服务标准化。上海正逐步迈向探索制定协商议事规则和相应制度的精细化阶段。如闵行区通过大规模社区讨论和相关问卷调查,确定“居民议事黄金法则1.0版”,即积极参与原则、公开议事原则、平等尊重原则、规则议事原则、过程注重原则,通过规范协同不断推动社会服务标准化、精细化。

  三、深圳:以项目化推进为支撑,拓实社会治理现代化力度

  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圳在探索社会治理改革的进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发新项目,形成品牌特色,推动专业化运作,不断创新实践,使深圳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重项目申报。深圳连续举办公益项目选拔大赛,公开征集项目、公平评审入围项目,对入围项目排名次,对于获得靠前名次的优质项目根据其所募得社会资金的数额,按一定比例提供资金配套;未获得靠前名次的入围项目,则纳入市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库。深圳还采取“点单”申报方式,社区服务中心创新项目根据《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运营与评估标准》,在31个大项、144个服务细项中“选菜”,根据社区需求“点单”,以问题为导向开发并申报项目,形成本社区的重点服务领域,提供专业社会服务。

  二是重品牌打造。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不少社区治理与服务项目的品牌特色,并推广复制优秀项目。这些被推广复制的优秀项目,还可利用品牌特色来拓展资金来源,从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处获取经费。

  三是重专业运行。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在综合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某个领域服务,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如深圳市金地社区服务中心品牌“老伙伴志愿行”项目,整个项目由一家社会组织承接、策划、运作、统筹、管理、宣传,制定项目实施规范指引,在共性的服务需求中寻求专业服务方式。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