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俞雅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举措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8/29 04:05稿源:宁波日报

  俞雅乖            

  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要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要素可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经济发展、利益分配、公共事业发展、基本民生、社会矛盾解决等几乎所有领域的系统工程;第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构成要素包括推进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社会生态得到优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一步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内涵要素进行分析,可总结其主要概念框架:第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宗旨即以人民为中心,“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第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第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手段是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第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牢牢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实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通过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社会治理格局的现代化;从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以人民为中心”有三层含义:首先,我们党是人民政权,执政的基础是人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其次,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宗旨是为人民谋福利,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体是人民,通过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最广泛的参与者,从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发挥党建的统领作用。通过党建统领,实现社会治理各主体间的协调和配合。在社会治理中加强党建统领作用,既符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也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最终目的。

  第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领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较多出现在基层,新实践和新经验也在基层不断积累,因此,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和突破口。

  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路举措

  1、总体思路

  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载体、以政府为主导。

  第一,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通过统筹政府、社会和各方力量,形成协同效应,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带社建”,带动各类社会组织,构建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格局。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源泉,充分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三,以基层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持续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的丰富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以政府为主导,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健全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治理政策法规;二是引导和支持其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他主体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2、具体举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及自我治理等的协同效应,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治是指在社会治理中全面贯彻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把党建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自治主要是指公众自身参与社会治理,通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依法理性有序参与,实现在党的领导下居民的良性自治,发挥人民群众自治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色和优势。社会治理中的法治包括成文法之治和对法治精神的尊崇和践行,在于引导民众守法、找法、靠法。德治是指社会治理中除了遵守法律法规外,还要发挥道德规范的自律作用;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规则体系,引导社会治理各主体以道德规范引导和约束来参与社会治理,促进自治法治与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智治是指以智能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结合互联网思维,运用智能化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推动互联网“最大变量”转变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作者为宁波大学教授)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