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书架

新时代职业教育之路该怎么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3/20 04:13稿源:

   

  《中国教育改革40年:职业教育》

  石伟平 等

  科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新时代职业教育之路该怎么走

  朱晨凯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措施。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2019年将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扩大职业教育招生100万人。

  这些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将给职业教育带来什么?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能否得到突破?本书概括了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主要成就和核心特征;聚焦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发展问题,涉及理念变迁、体系建构、办学模式嬗变、专业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培训、农村职教改革、德育改革及国际化发展;通过对新时代大背景的分析,提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道路。

  书中指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做好“区域规划”这篇大文章;深化校企合作,真正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施“劳动教育”,普职融通做好“职业启蒙”;切实提高职教吸引力,恢复“八级技工制度”;办“人民满意”的中职学校,使其可持续发展;居安思危,加强“AI时代”的职教专业现代化;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搞好“活力课堂”,让职教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落地;提高服务意识,使职教更好服务“国家需求”。

  任务明确,但问题也很突出。书中提到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三方面问题:第一是观念问题。很多人总认为做技能型的工作低人一等,认为孩子要成才、要有出息,就应该搞学术、做学问,或者做管理,这是一种观念的误区;第二个问题是学校如何真正面向需求,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好。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照搬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方式,改革要下真功夫;第三个问题是对职业人才的重视。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如何,是不是能在社会上得到充分尊重。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政府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书中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为了满足社会、市场和企业需求,所以企业一定要参与进来。制定有关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职业教育人才才能够培养好。而学校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拼图”。学校要把握好办学转型工作,在专业设置、订单式培养以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此外,职业教育要做好分流制。教育体系分技能型和研究型,分流制指的就是让学生尽早选择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做好分流之后,还要有容错机制,让学生在兴趣爱好发生改变时,有途径做出人生规划转变。有了这个通道,职业教育就能够和高等教育融汇贯通起来。

  【精彩书摘】

  ■“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如何破局

  当前,“互联网+”产业和智能制造领域发展迅猛,高职教育改革亟待提速。应着力于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协同创新,让技术为职业教育服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方面,各地应尽快遴选一批“职业教育企业”,国家层面上给这种“领头雁”企业相应的免税或补贴政策,鼓励其把相当一部分岗位留给中高职学生实习、就业;对于产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宜贯通培养”,应尽快做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双创”,应格外注意“双创”与专业相结合,更多地鼓励在校学生在技术创新基础上创业,在所学专业领域展开相关创业。

  智能制造、“互联网+”等背景下,高职教育现代化、国际化都面临新机遇,同时也面临新挑战。智能制造在企业人才结构形态、职业学校教育规模结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重心等领域均影响深远;“互联网+”对职业院校专业内涵的冲击已十分明显,职业院校专业现代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职业教育要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跨越时空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带来教学的革命,职业院校的教学也应由传统的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

  ■如何有效推广“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试点推广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涌现出一系列问题。目前来看,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本较高,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形式化现象,不少职业院校难以找到合适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即便找到合适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一旦企业新员工需求减少,合作就难以为继。

  对此,在试点推广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着力打造一批教育型企业,即赋予有资质的企业以教育机构的地位,使其成为与学校同等重要的教育机构。教育型企业的遴选应设置严格的条件,尤其是遴选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头羊”式的企业和学生向往的企业。对于这样的教育型企业,国家要通过免税、减税或补贴政策等,鼓励他们把相当一部分岗位留给中、高职院校实习的学生,并且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能够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劳动保障。

  ■什么是职业教育真正的吸引力

  我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升学”吗?什么是职业教育真正的吸引力?升学前景,还是职业前景?在我们看来,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所需要的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初衷。

  建立职业教育升学“直通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目的是让有升学愿望和升学潜能的职业学校学生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因此升学无疑会增强职业教育对这部分学生的吸引力。但需要理性地看到,职业教育真正的吸引力,并不在于升学,而是良好的职业前景。

  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薪酬待遇相当高。如果一线技术工人的薪酬待遇得不多有效保障,即便是能够通过升学获得一纸学历,也将很难获得良好的职业前景。为此,我们建议尽快恢复过去企业曾普遍实行的技术工人“八级技工”制度。那时的一个“八级技工”,是多么令人向往,令人敬慕!如果技术工人薪酬待遇问题无法根本上得到解决,奢谈再多的,“行行出状元”“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吸引力”,也可能仅仅是一种“情怀”而已。

  ■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可以倒逼职业院校办学改革

  由于尚未建立起公平竞争的职业教育市场,职业院校在缺乏外部环境压力的情境下,很难积极主动地通过内部变革,触动校内固化的利益格局来实现办学质量的提升。但是,通过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引入外部竞争并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恰恰是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路径。

  2014年6月由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不高”,要“有计划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实施跟踪和赶超战略,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

  以国外先进职业院校的办学为标杆,引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将为我国职业院校办学要素的系统优化提出新的要求和契机,优化的领域不仅涉及了人才规格、培养模式,也将会触及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对职业院校改革必将提出全方位的挑战。通过优质职教资源的引入对于激发职业院校的创新活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