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书架

面对“千城一貌”,如何重塑城市文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3/06 03:40稿源:宁波日报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薛凤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月

  面对“千城一貌”,如何重塑城市文明

  朱晨凯

  在城市趋同的现在,城市文明不再具有代表性,去过不同城市的人会发现,每个城市都相似而模糊。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深圳,似乎除了气候冷暖外,我们很难感受到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

  针对这个现象,本书探讨的重点放在寻觅城市文明脉络上,剖析了中国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与结构,对于城巿的发端、兴盛与转变等过程及其原因也给出了独到见解。作者将中国城市与华夏文明勾连起来,提出“中国城市是中国文明的载体”论断,探讨中国城市和中国文明之间的关系。

  书中驳斥了“城市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特有产物”的偏见,建构起了叙述中国城市的理论。作者认为,在西方,城市和乡村是割裂甚至是对立的。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不是某种文明的产物,不管是中国的城市,还是西方的城市,都是真正的城市,不能用一方的标准去判定另一方。

  而解决当期中国城市问题的出路,是回到儒家源头。中国城市文化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开始,一脉相承,基本不变,背后原则是儒家思想。简单来说,儒家思想在城市观上体现在“天人合一”,人要与自然达到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有规则、纪律、秩序;城市与乡村在功能上没有分离,它们互相配合、支持。城乡在社会构建、基本价值观上完全一样,这便达成了文化根源的一致。中国古代城市的设计,其实是以民为本的,统治者收集民意,再制定利于民意的政策,并向全国推广。城市作为行政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民意中心和决策中心、执行中心,以求得城市本身以至全国社会的长治久安,让人们安居乐业。政府以民为本,多听民意,理解百姓所需,城市行使制定政策、传达政策的功能,也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原则相一致。

  书中指出,“千城一貌”并不可怕。“千城一貌”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个“貌”是什么“貌”。近些年,“千城一貌”之所以被诟病,在于“貌”本身有问题。很多城市盲目上马的所谓城市形象工程,比如大广场、街心雕塑,设计粗糙,不“东”不“西”,没有文化内涵。还有很多建设讲排场,追求所谓的大气,但很不接地气。“千城一貌”自古就有,比如宋朝时,各个城市都有统一的建筑规则,风格面貌也是相似的,但这种“千城一貌”却是有民族特色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城一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脱离现实、脱离文化基础的不伦不类。

  本书采用图文述说的形式,收录了大量城市地图,每一篇介绍都附上相关城市的平面图,读者可以循着图纸,将阅读重点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上。图片所配文字,既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也有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助于读者全面透彻理解城市文明的本质。

  【精彩书摘】

  ■城市是传统文明的活载体

  在现代汉语中,“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常常被互换,近乎被公认为共通词。我们这里采用了稍为狭义的解释,将文明放在文化之上。在时间上,还未跨进文明门槛的史前文化称为“文化”,之后,便称为“文明”。另外,文明亦被作为一个泛称,如相对于中国文明、中华文明,在中国范围内的地方文明便被称为“地方文化”;甚至城市文明或一个时期的城市文明,相对于中国文明和中华文明,亦可称为“文化”。

  中国文明的基本,即其价值观体系,乃儒家思想。它所揭示的人与天(地及自然)、人与人和国与国的关系,支撑了一个大国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的进步、繁荣、统一和秩序稳定。它是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演变的背后原则,规范了中国各行各业的活动和发展,也成为统治者和百姓的行为准则。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因为它是行政、教化、非农经济活动等的支点,也是为农村和农业服务的中介地。历史上城市的演变因而自然地体现了文明的演变。

  由于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及其他文明的不同,中国城市也自然地与西方城市出现不同的特征。我们不能说中国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其他文明不是真文明;同样地,中国城市只是全世界城市中的一个类别,它有它的特点,因为它体现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中国文明。

  正因为中国文明建基于农业和农村,致使中国城市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然而,从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来理解和研究中国文明,应是必经之路。事实上,从农村看中国文明或儒学的演变,是看不出多少东西的;但在城市里,文明的演变因为高度集中,而更易被理解和体现出来。从城市看历史、看文明的演变的思路和方法便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西方的城市观有值得中国借鉴的东西

  在英语世界中,城市(city)与文明(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的同一词根cit,对西方人而言,城市就是文明本身。这也使得西方城市研究蔚为大观。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讲法,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其与西方城市相较,既不像古代的“城邦”,也没有中世纪的那样“城市法”,没有独立的市民阶级和特权行会,故而中国城市不可能走向西方的格局。

  但西方的城市观有值得中国借鉴的东西。首先是历史文物的保护。二战中,欧洲很多城市的历史遗迹被炮火摧毁,二战后,很多城市将主要历史文物按原样重建。再看巴黎,它的市中心大面积地完整保留了18至19世纪的风貌,新城建设被规划在老城区之外。

  再比如,20世纪初由英国倡导的花园城市概念,与我们常说的低碳城市、绿色城市一脉相承,提倡在城市生活也要有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提供城市人舒适的生活体验。此外,西方对城市污染的治理,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高楼越建越多,更国际范儿了,这其实并不是受到西方城市文化的影响。中国城市文化的基础一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经济结构、科学技术都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中国,引进先进工业技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城市的变化。大型工业区、商务区也会如西方城市一样涌现,带来城市面貌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经济驱动力和全球经济交流所导致的,而并非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现在的中国,按行政级别来设立城市的传统价值观没有变,那些变化其实只是为吸收先进经验,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价值观没有变化。

  ■中国城市文明有哪些特质

  中国城市文明主要有四方面的特质:

  一、中国城市历史悠久且连绵未断。中国“自秦汉以来的城市化动力和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当然,中国城市在历史中也发生过变异,城市重心由中原逐渐向南方移动,方形的城市结构不断被突破。

  二、中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因来源于政治而非经济。中国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基于“筑城以卫君”目的建立的,“是王权而不是商人,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和崛起”。正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广布于江河山川间的上千座城池有了较为统一的形态。这类城市称之为“行政型城市”,它们是消费性的而非生产性的城市。

  三、中国的城市与乡镇是一体的。就中国而言,城市是镶嵌在密密麻麻的乡村网络中,而不是如西方那样成为独立于乡村的“城邦”或“自由地”,它和农村休戚与共,并不存在某种比农村农民更高级的城市文明。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概念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单位概念”。

  四、中国城市规划的指导原则是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儒家思想不仅主导了中国的乡村社会,也是城市社会的根基。在古代城市的选址、方向、布局、城墙、市井及规模上,我们皆可发现儒学的踪影。尽管《周礼·考工记》被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但它最完整地归纳了儒家思想的“营国”理念,它将封建等级、敬天祭祖、人伦纲常和天人合一等意义充分运用于城市的建造中,形成包括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的空间布局。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