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问题探讨

刘瀚斌:推进垃圾分类要怎样选择支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11/22 09:34稿源:解放日报

  刘瀚斌

  今年以来,上海陆续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垃圾分类全程分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垃圾分类从“社区分类”到“收运转运”全流程进行分类实践,并首次鼓励居住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俨然成为市民关注的“新时尚”。

  构建“垃圾分类+”

  一般来说,在社区自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可以更精准地匹配居民需求和特点,操作性也会更强。在全程分类政策的指引下,推进垃圾分类也需要重视发挥社区自主性,逐渐由“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自愿行为。

  在上海,一些成功的基层案例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梅陇三村社区的“绿主妇”是全市有名的绿色环保志愿者服务团队。在这个团队的带领下,每月最后一个周四固定成为社区垃圾回收日。同时,“绿主妇”将餐厨垃圾发酵生产有机肥用于小区种花种菜,形成了“一平方米菜园”的美丽景观。

  又如,位于虹桥街道的中华别墅小区,2017年开始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小区垃圾分类率就从5%上升至95%,成为近年来上海居民小区分类效率最高的范例。

  进一步来看,垃圾分类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而且是对居民观念、行为及社区治理文化的提升。

  举例来看,梅陇三村、中华别墅小区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就孕育出了“垃圾分类+”的治理格局,如“垃圾分类+环保”“垃圾分类+帮困”“垃圾分类+社区教育”“垃圾分类+熟人社区构建”“垃圾分类+邻里冲突调解”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

  自治和共治统一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选择牵动社区各个要素的“支点”异常重要。如果没有“支点”,工作就容易陷入盲点乃至失去动力,社区工作人员也容易陷于琐碎事务而不得不疲于奔波。

  在探索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上海曾设计出台“绿色账户”,鼓励市民源头分类,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7年,共有1000余万“绿色账户”用户。

  但是,由于分类标准不清、前端分类后端混合、积分激励性弱、新老小区垃圾厢房设施条件不一等,加之分类减量办法尚未明确对不遵守分类投放者进行处罚,故“绿色账户”的激励效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下一步,要真正提升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活跃度,可行的路径在于通过项目整合、组织整合,来实现“再组织化”。

  在项目整合上,最初的垃圾分类行动是回收利用塑料瓶,然后是爱心编织,再后来是“一平方米小菜园”,直到垃圾分类减量。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让居民不断有新鲜感,凝聚了人气、接上了地气,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在组织整合上,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居民被吸引、整合进各类生态环保组织中。同时,围绕废弃物回收、垃圾分类、蔬菜种植等活动,街道、居委会、学校、社会组织、科技企业、楼组等进行协同行动。它们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和各自的能力,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资源,实现了多元主体“自治”与“共治”的统一。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