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科创新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3/29 12:39稿源:宁波日报

  江锡军

  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社会生产组织加速重构,全球、区域及城市各层面的空间发展进程呈现出传统空间与新空间割裂、融合并存的全新发展模式。创新空间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正在经历全新的转型和变革,其中,科创新区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创新发展特别是创新空间实践的新热点与新趋势。

  当前,国内外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发展,表现出从传统的“硅谷模式”向更具“城市特质”的“科创新区”模式的变化,科创新区已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空间载体。具备“城市特质”的科创新区作为一种新兴城市创新空间发展模式,以空间的紧凑性、交通的通达性、技术的连接性、生活社区化、生态宜居性等优势,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互补,成为区域和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经济性、物理性与网络性的“创新生态”成为科创新区主要发展模式

  从整体上看,以科创新区为代表的新型大都市区创新空间,整合了企业、教育机构、创业者、投资者、开发商、公共服务提供者等一系列主体。这些主体通过新型交通、信息、互动媒介、服务体系的链接作用,建构起彼此紧密互动的创新体系和网络。经济性、物理性与网络性的“创新生态”成为科创新区主要发展模式,具体有三种类型。

  1、中心核心区类型

  该类型科创新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市的市中心区,其特征为在主要的支柱性创新机构周边形成大规模的混合功能开发,参与创新资源的商业化拓展的相关公司、延伸企业、企业主形成大量积聚的格局。该类型中核心机构或企业发挥区域引领作用,这个核心枢纽可能是大学、科研院所,还可能是领先企业的关键研发部门。作为经济资产的核心枢纽机构通过各种商业和非商业化手段,整合撬动更多关联企业、辅助企业参与创新活动进程,提升空间资产及网络资产,包括借助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创新活动以及商业化过程的各主体,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集聚,推动创新活动与邻近区域的传统经济活动、商业活动等共同创造一个丰富而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培育区域综合竞争力。典型有波士顿大都市区坎布里奇市的肯戴尔广场、费城大学城、匹兹堡的大奥克兰社区、亚特兰大中心区、深圳南山等。

  2、区域再造类型

  该类型科创新区一般临近历史风貌水岸空间,区域内的工业企业或仓库区亟待物理空间及经济结构的重整转型。创新空间的发展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创新空间往往位于重要交通枢纽、历史建筑以及高租金的市中心区附近,这些特性与先进研发机构与企业的经济引擎作用相结合,往往能够共同推动衰败区域的创新发展和整体更新。国外典型的有波士顿的南岸区域、旧金山的Mission海湾、西雅图南湖联合区域等。从波士顿南岸滨水地区改造的经验看,“城市更新型”科创新区首先通过交通体系再梳理,打通区域与城市其他活跃地区的联系,结合历史建筑遗存改造提升,推进物理空间资产的改良,吸引更多与知识、信息生产和交换等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资产进驻,将整个区域转型为一个经济繁荣的空间。国内先行城市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上海浙江G60高速跨省科创大走廊、穗莞深科技创新走廊等的规划和建设,则是跨行政区域、串珠式组团的科创新区建设模式。

  3、城市化科技园区类型

  该类型的科创新区或可视为“硅谷模式”创新区的升级版本。这些区域一般位于大都市区的郊区及城市远郊,长期以来形成了孤立、蔓延式发展的特点。此类创新区域通过增大区域发展密度、整合零售、住宿等新功能等举措,提高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实现不同程度的“创新—城市”融合发展。如20世纪美国东部著名的研发型区域——北卡罗来纳州创新三角园区、我国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就成为此类模式转型的典型代表。上海张江从2011年起完善园区的城市功能、改善园区形象、集聚人气、增强活力,打造复合多元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向产城融合的科学城转型。有着相似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传统科技创新园区还包括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研发园区、弗吉尼亚大学研发园区,以及亚利桑那大学科技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

  二、对宁波创新空间建设实践的启示

  科创新区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创新空间建设往往与城市更新分离,选址倾向于未开发或欠开发区域。新时代,宁波要借鉴国内外科创新区建设经验,适应创新空间从“园区”向“城区”转变趋势,将科创新区建设与城市更新规划紧密融合在一起,将科创新区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外向型工业经济向开放型创新经济转变的重要抓手。

  1、高标准谋划布局科创新区

  当前,宁波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重点打造沿江创新创业带,加快建设杭州湾、象山湾二个创新湾区,整体构架形成“一带两湾”大格局。旨在整合三江沿线创新创业资源,强化创新资源布局的顶层设计。建议在“一带两湾”区域创新格局基础上,更加突出重点、提升能级,在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东部新城等科技创新集聚区与城区,谋划建设以空间的紧凑性、交通的通达性、技术的连接性、生活的社区化、生态的宜居性等为特点的科创新区。

  2、高位势设计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科创新区一般作为跨行政区域、协同开放的综合体,整合了各类创新平台、公共服务提供者等一系列主体。以良好的机制环境,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串珠(平台)成链,深度融合至关重要。建议在市级层面启动科创新区规划研究,并出台建设方案,强化创新资源布局的顶层设计,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通过设立市级层面的领导协调机制、市场化管理机制、各平台资源共享联动机制等,切实激活各板块的创新创业活力。

  (作者为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宁波公司副总经理)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