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聚焦

村民说事: “以人民为中心”的宁波探索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12/28 01:56稿源:宁波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推广的“村民说事”制度,以说、商、办、评为核心内容,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探索出了党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宁波样板”。

  邢孟军

  一、根基论:“村民说事”夯筑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村民说事”坚持全程倾听村民群众呼声、全面回应村民群众期盼、全方位接受村民群众监督,充分调动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把党的根基牢牢扎在村民群众当中,夯筑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村民说事”坚持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我们党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广泛而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村民说事”制度秉承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强调把村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村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村里的大事小情,包括经济发展、村民致富、财务管理、环境改善、干部作风等,村民群众都可以通过个别访、网上聊、书面写及会上说等方式,充分表达意见、诉求和想法。通过“村民说事”这一制度平台,大家一起想、一起干,群众力量被发动起来,村级经济更加富足,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基层基础更加稳固,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村民说事”坚持人民群众是执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根基就会严重削弱甚至根本动摇。通过“村民说事”这一制度平台,基层干部广开言路、博采众谋,竖起耳朵听取村民的好声音、征求村民的金点子;基层党组织在村事民说中发现问题、在村事民议中找到解法,求得“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完全可以说,“村民说事”制度探索出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宁波样板”,有利于筑牢新时代党的执政之基。

  二、立场论:“村民说事”站稳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村民说事”制度强调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解村民最烦的事、抓村民最难的事、做村民最盼的事,既解决村里的大事,也帮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小事。

  “村民说事”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市作为改革开放先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村民说事”制度正是解决这些短板和难题的有效路径。“村民说事”制度坚持站在人民立场上考虑问题,站在人民立场上谋划长远发展之策,既努力让村级集体经济的“蛋糕”大起来,也努力让村民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村民说事”坚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商量、通过什么方式商量。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解决办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和老百姓一起干、一起苦,坐在一条板凳上”;要“跟着群众跳火坑”;“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村民说事”制度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也探索出了“有事要商量、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宁波路径”。

  “村民说事”坚持强化责任担当。站稳人民立场和强化责任担当须臾不可分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站稳人民立场,责任担当才能强化;强化了责任担当,人民立场才能站得更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责任担当,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各级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村民说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涉及基层组织、民主法治、农村文化等各个领域,对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我市广大基层干部切实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打实“村民说事”组合拳,既突出党建引领,又强化为民服务;既深化基层治理,又培育说事文化,锻造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说事生态、干事生态和成事生态。

  三、主体论:“村民说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且将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执着追求。“村民说事”制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把“村民说事”的过程,当作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的过程,当作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村民群众幸福感的过程,力图让村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村民说事”坚持人民群众是权力主体。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村民说事”制度按照“明责、限权、合议”的思路,坚持以村民群众为权力主体,建立健全村级治理架构,明确各类主体在“村民说事”制度中的具体权责,实行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实现小微权力的具体化、程序化、透明化,把谋划权、议定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使基层干部用权有了“紧箍咒”、办事有了硬约束,这就在实质上坚持了群众的权力主体地位。

  “村民说事”坚持人民群众是利益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村民说事”制度坚持村民群众是利益主体,明确“群众的痛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服务等生活类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式办理,努力做到“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推动民政、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资源下沉,实现城乡协同发展;通过精准帮扶等多种途径,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些举措,既破解了基层发展难题,更让群众得了实惠。

  “村民说事”坚持人民群众是价值判断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需要及满足程度是价值评判的依据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村民说事”制度不仅制定了评价指标,还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法;不仅本村评,还有联村评、综合评,并把民意评价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把村级权力运行置于村民群众的长效监督之下。“村民说事”制度既有民主的过程,又有民主的结果;既有事前的风险防控,又有事后的惩治纠偏;既避免了直接民主的休眠,又防范了“能人治村”的弊端,从而把村民自治建成一个连续的民主过程。

  四、方法论:“村民说事”贯彻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也是习近平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群众路线认识的新高度。“村民说事”制度牢牢坚持群众路线,既充分显示了村庄公共事务依照村民公共意志来决定和实施的自治本质,又丰富和充实了村民自治的实质性内容。

  “村民说事”坚持多向群众请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大胆实践,经风雨、见世面、多磨练,才能吸取营养、增长素养、提升修养。“村民说事”制度突出建章立制,要求做到有说事场所、有说事清单、有说事平台、有说事热线、有说事台账,强调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最大范围集聚智慧,最大限度弥合分歧、消除矛盾。凡是党员提案或村里拟决定实施的事项,都事先征求村民意见,事中进行民主决策,事后加强民主监管,既继承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又调动了村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通过村民“面对面”、民意“零距离”,把“最大公约数”计算出来,把“最大同心圆”勾画出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增强了,村民群众的心情也舒畅了。

  “村民说事”坚持善于同群众说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必须善于同群众说话。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一些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不会同群众说话、不善于同群众说话,就不利于掌握真实情况,就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村民说事”制度能否落实得好、坚持得好,主要还是看各级干部同群众说话的能力和水平,看各级干部是否真正贯彻了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村民说事”的制度框架下,广大基层干部敢于组织、善于组织、乐于组织“村民说事”,努力在贯彻落实“村民说事”制度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组织部门善于通过“村民说事”发现干部、激励干部、考核干部、使用干部,把干部在“村民说事”中的表现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把“村民说事”搭建成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精准识别干部的平台和选拔使用干部的平台。通过“村民说事”这一制度平台,广大干部与群众沟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也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相融共生的“新路径”。

  (作者为宁波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所长)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