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做肯下“笨功夫”的“笨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12/22 01:37稿源:宁波日报

  赵畅

  最近读报,发现不少与“笨人”下“笨功夫”有关的文章。

  一则,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下了千万字的日记,其中气象方面的内容占了较大比例,无论他走到哪里,像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等,都有记录。而正是凭着这样的“笨功夫”,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与后来计算机时代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竟高度吻合。

  另一则,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年轻时,陈独秀批评他的字“其俗在骨”。为了有所改变,他琢磨出一个“笨办法”:每天准备一尺见方的纸数百张,先用淡墨临习汉碑;等写完后,前面纸也干了,再折四格写;最后用此纸写行草,如此苦练两年。后来,在北京又续练各种碑帖。这样来来回回苦练了20年,终成一代大家。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竺可桢还是沈尹默,确乎够笨够拙,虽然最后成功了,但花费了几乎是一生的时间,让如今的人来看,投入产出的绩效比是“划不来”的。如果能够走点捷径,再玩些诸如自我包装之类,不也能够早早成名吗?何必如此折腾自己呢?

  殊不知,少了时间的积淀,缺了艰辛的努力,谁能保证气象研究和书法创作的质量?所谓“笨人”,其实只是“明白人”的代名词而已。事实上,只有下过“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义所在。著名作家刘震云说起外祖母,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却是方圆几十里割麦子的“头把镰”,速度特别快。她的诀窍也是她的“笨功夫”,割麦子的时候腰弯下去后就不再直起来,一直埋头收割。因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会直十次,割割停停,速度当然就慢了。

  “笨功夫”的背后,蕴藏着主观能动性的大智慧。1873年,莫奈创作了《印象·日出》,这幅画在“无名画家”展览会上展出,震惊了整个巴黎。尽管初看画作时,观众大多不屑一顾,可当人们走出展厅仔细看天空时,才惊奇地发现,莫奈在画里使用的颜色非常贴切。在日出和日落时分,阳光斜射过大气层,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更长,蓝紫波段衰减得厉害,所以太阳看起来是红、橙、黄波段的颜色。要知道,莫奈是一位极具科学精神的艺术家,作画前会对自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他还经常对着同一景物重复作画,以便如实记录景物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是否可以这样说呢?莫奈之所以成功,在于肯动脑筋并下“笨功夫”。

  “笨功夫”不是平庸,不是呆板,更不是不动脑筋,而是选择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一万小时定律是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中提出的一条定律,简单解释就是,只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否则,不愿辛勤耕耘,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企盼天上掉馅饼,想着投机取巧,那注定走投无路。

  “笨功夫”也是对规则的敬畏。现实中,有些人何以不肯做“笨人”而下“笨功夫”?是因为“笨人”容易吃亏,而一些有小聪明的人总是心怀侥幸,在投机取巧中屡有斩获。如城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有些驾驶员不想做“笨人”,若能遵守交通规则,停一停、等一等,礼让的结果不是皆大欢喜、各自相安无事吗?

  做肯下“笨功夫”的“笨人”,说到底就是要做个“匠人”。在各个领域,像这般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他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差不多就行”的心态要不得。这不仅是总理对中国青年寄予厚望,也折射出甘做“笨人”善具“匠心”的真谛。

  人生路漫漫,不怕走得缓,就怕随波逐流、见异思迁;不怕不能做大事,就怕不屑做小事。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瞄准目标、肯下“笨功夫”,与“名利哲学”告别,与“沾沾自喜”分离,与“自暴自弃”隔绝,则必能超越瓶颈、迎来新突破。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