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宁波政协主题监督的创新实践及经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8/10 10:56稿源:宁波日报

  王铭徽

  近年来,宁波市政协立足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定位,遵循民主监督的特点和规律,着眼新形势、推动新实践,创造性地进行主题监督。2012年,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十四届政协的监督主题;2017年,把开展城市主干道及两侧街区综合整治确定为贯穿十五届政协的监督主题。实践证明,宁波市政协开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围绕一个主题干、一个主题抓五年”的主题监督,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成熟的操作程序与监督方法,不仅有利于完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健全民主监督实现形式、提升民主监督实效,也有利于用好政协话语权,扩大政协影响力,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一、选准大监督角度,确保政协民主监督“有方”

  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履行监督职能,找准结合点,积极推行“1+5+X”监督模式。“1”,是指选取一个主题。市十四届政协在向市委请示、与市政府沟通后,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深入讨论,最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穿持续五年的监督主题。“5”,是指确认五个年度监督专题。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精心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发展遇到的难点问题,作为年度主题监督的专题。“X”,是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不限次数、不限对象、不限形式、不限区域的专项民主监督活动。

  比如,市十四届政协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运用民主评议、明察暗访、集体视察等方式,开展主题监督。2012年“下海”,重点关注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建设;2013年“上山”,重点关注四明山区域保护与开发;2014年“进城”,重点关注中心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015年“入园”,重点推进临港产业园区及沿海工业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016年“走片”,重点关注余姚、慈溪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下海、上山、进城、入园、走片,先后开展20多次视察活动,提交5份民主评议报告,相关意见建议被吸纳到宁波市委加快推进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等文件中,为建设美丽宁波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把握大监督尺度,确保政协民主监督“有位”

  市政协坚持寓监督于支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把好监督“分寸”,注重监督“艺术”,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一是完善制度。配合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建立健全知情知政、协调配合、情况反馈等机制,完善了民主评议、社情民意、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推进主题监督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健全机制。调研视察、提案办理等载体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小组设置更加科学,实施方案愈发精准,主题监督更为规范。三是创新方法。坚持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统筹兼顾等方式,探索实施以小分队、小团组的方式,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设路线,深入实地调研视察,不定期出具监督建议书。

  比如,针对党政高度重视、群众热切关注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政协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市级层面组织政协委员围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洁净环境”三大主题,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协商交流等形式,梳理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提出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卫管理、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立背街小巷长效保洁制度等建议500余条。

  三、拓展大监督广度,确保政协民主监督“有为”

  市政协积极探索专项视察、选派民主监督小组、专项民主评议等实现形式,推动民主监督工作创新实践。一是注重专项视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供的参考课题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视察。二是选派民主监督小组。围绕监督主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督,针对不同的监督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三是开展民主评议。年初科学选择评议对象,认真确定评议专题,精心制定评议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专项民主评议,找准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

  市政协共成立10个民主监督小组,组长由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6-7名。各监督小组每年从群众普遍关注或部门工作重点中确定1-2个主题开展监督活动,有的还连续几年围绕同一个专题开展民主监督。监督小组以协商讨论和提出意见建议批评为主要形式,向被监督单位提出意见建议,坦诚地帮助被监督单位查找问题,对专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促进和推动部门改进工作。

  四、增强大监督力度,确保政协民主监督“有效”

  人民政协只有在服务大局中强化监督,在开展监督中助推工作,促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才能使民主监督更有针对性、更富创新性、更具实效性。市政协高度重视发挥政协组织的整体优势,强化监督力度,提升监督层次,做到“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一是发挥委员作用。通过培训、学习、考核等手段,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努力使委员“会监督、善监督、敢监督”。二是扩大群众参与。充分运用协商交流会、委员恳谈会等载体,邀请界别群众参加民主监督活动,提升民主监督的群众参与面和影响力。三是提高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完善监督成果转化制度,建立跟踪问效、落实督办、反馈报送等机制,加强对采纳落实情况和办理效果民主评议,不断提高监督成果的落实率和转化率。

  市十四届政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积极进行民主监督,及时报送监督建议,加强办理跟踪,密切沟通联络,着力提高监督成果转化率,努力使所献之策更多地进入党政决策、更好地发挥实际效用。五年来,共报送建议案89份,提交调研报告264篇,得到市领导批示130多件次,建设海洋科技城等对策建议被吸收到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法规和重要规划之中,为党委政府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