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书架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无处不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3/20 09:52稿源:宁波日报

  朱晨凯

  “我参加过革命、担任过领导、受过挫折;我写过小说、写过诗歌,也做过报告。有人劝我:你要把传统文化的书和你的人生、生活、社会、政治经验结合起来。”于是从十年前起,作家王蒙陆续开始剖析传统文化,出版过《天下归仁》《游刃有余》,也在很多场合讲过了《孔子》《老子》和《庄子》。直到不久前,他再次为读者带来新书《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王蒙再讲传统文化,有啥新观点、新思想?在2月19日的该书首发仪式上,82岁的王蒙坦言,初读《孟子》,对其大言、雄辩、夸张、横空举例不无隔膜感,再读三读,渐渐感觉到了孟子的智慧与可爱,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是有启发有意义的。

  在《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中,王蒙用自己的人生领悟,深入挖掘了孟子“民本”“仁政”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并进行了现代话语的转译、点评,妙趣横生,将《孟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书中对孟子的思想有非常详细的解释,既有对原文的解释,也在原文解释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挥。在本书总纲里,王蒙把孟子思想以人性、民心、天意和精英主义这四点进行了提炼。

  首先是人性。王蒙认为,孟子作为亚圣,有青春勃发的部分,他的观点里面所根植的,是站在人本基础上的那一种侠气。“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一种人性,包括“民为重”也是一种人性,应该把人性作为孟子的精神写出来。其次是民心和天意。在整本书里,王蒙有一个观点,他认为孟子的观点是民心即天意,我们都知道孟子是强调民心民意的,君王如果视老百姓为草芥,老百姓就有权利视君王为仇敌。最后是精英主义。王蒙认为西方社会有一个重要的阶层,就是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是没有权力的,但是他们提供各种学术思想。现代文明、现代伦理、社会价值等各种思想,都是建立在知识分子阶层体系上的。在中国,儒家知识分子几千年来在中国的社会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蒙认为,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什么事都希望最后找到这个一,天下定于一。孟子找的这个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性善。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善,这是天性,一切的坏毛病都是后天由于环境不好造成的。天生下来的善就是天性,就是人性,所谓良知、良能,都是无条件的善。所以为政,应该建立在善的基础上,要爱民,要符合民意,要让老百姓过得好。义是什么?是义理,不是讲义气。义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原则,孟子的哲学是性善论,他的仁政、王道是性善论,他宣传的一切为政的出发点也是性善论,他之所以强调民本,也是性善论,既然是性善的,那么老百姓的心意就是天心。

  在王蒙看来,孟子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可谓无处不在。多媒体的发达使一些人作出文学式微、小说灭亡的预言,以为用不会思索的“耳目之官”的“视听”,就可以代替用“心之官”去思与得的“阅读”。其实这一类问题孟子早就讲明白了,比如孟子言:“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认为,这对于今天网络与多媒体时代的人恰中要害。

  王蒙以《孟子》为例,回应了“仁德盖不过小人”这个观点。现在说的好人干好事,却不得好评,孟子这样分析——仁德好比是水,不仁德好比是火灾,火比较大,仁德的人用一小杯水浇不灭,不是水的问题,是杯水车薪,如果你多找点人,一百个人一起浇一定能灭,所以还是要用仁德去扭转社会的不仁德。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拿了一碗水没浇灭火,就认为还不如不仁德,这是最大最坏的事情,扑不灭火就跟着放火去了,就把整个社会灭了。

  书中也指出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于当下的意义。王蒙认为,今天的很多人都只看电视、手机,如果不多用脑多用心,心智只会越来越落后、越来越笨。大部分人只端着手机便自以为知天下了,中国要是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以后只能看段子了。“学而不思则罔”,罔就是网虫,知道的事情很多,但没有想法;思而不学则殆,殆就是死,就是“你做你死”。千万不要认为古人比咱们傻,他们比咱们智慧得多,很多地方要向他们学习。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