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生 > 城市记忆 > 名家脉络
百岁老人蒋思豫重返台儿庄了却心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4月08日 15:04
 
 

  岁月匆匆,有些人,有些事,我们可能会淡忘。但是,有些人,有些事,却令我们终生难忘。对于家住镇海、101岁的蒋思豫先生来说,70多年前,在抗日战场上的亲身经历,令他刻骨铭心。

  1938年4月7日,由著名将领李宗仁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经过第五战区官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时任战地记者的热血青年蒋思豫,在台儿庄战役中采写新闻,向外界介绍战况,鼓舞全民抗战。昨日,蒋思豫应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之邀,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同下,从宁波前去台儿庄,参加台儿庄战役胜利77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

  在铁路宁波站,面对记者的采访,蒋思豫先生感慨万千:“重回故战场看看,是我的一大心愿。这次,我要再去看看那一片热土,悼念阵亡的抗日将士!”

  东南商报记者毛信意

  世纪老人重返台儿庄

  昨日上午10时许,一辆面包车在铁路宁波站徐徐停下。101岁的蒋思豫先生和他90岁的夫人徐敏蕾,在儿子蒋可煌、孙子蒋亦伟等家人和沙力、胡茂伟等志愿者的搀扶下,坐上轮椅,来到候车大厅。

  从宁波乘动车到枣庄,再转乘汽车前往台儿庄,需5个多小时的车程。“像这样101岁的高龄老人还乘动车出远门,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因此,铁路宁波站里的两位工作人员获悉情况后,特地为他们开放了绿色通道和休息室。

  舟车劳顿对101岁的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我接到邀请后,是去,还是不去?一度很纠结。但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想起当年牺牲在战场上的英勇将士,我的勇气就来了!”蒋思豫说。来到枣庄火车站,蒋思豫十分感慨:“77年了,一个当年的小车站变得如此漂亮,真的不敢认了。”

  此前,蒋思豫曾经为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书写了一幅“抗倭堡垒”的书法作品。这次为了参加活动,他又准备了多幅书法作品,其中有一幅这样写着“抗战八年,出生入死。今已百龄,共念七旬。”

  他的儿子蒋可煌告诉记者:“我老爸思路非常清晰,每天都爱看央视的新闻联播,也爱看各种报纸。他希望中国强大起来,这样才不会再被外敌欺凌。”

  当年和范长江、陆怡同行抵达台儿庄战场

  在将近2个小时的采访中,蒋思豫思路敏捷,口齿清楚,非常健谈。说到动情处,他会做出各种手势,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蒋思豫1914年4月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名门世家。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擅长书法。1933年,他从持志大学转入复旦大学,就读中文系。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蒋思豫回到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在武汉第三战区驻京办事处工作。此后,他随李公仆去了太原,在阎锡山与中共合办的山西民族大学当教育干部。

  1938年,日寇攻陷太原,蒋思豫返回武汉,进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任宣传干事。当时,上呈的行文都是由蒋思豫誊写,这对他的书法练习有很大的帮助。蒋思豫还兼任《中国青年》编辑和《中央日报》《扫荡报》记者、特约撰稿人等职,并且以记者身份亲历了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打响后,蒋思豫陪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新华日报》记者陆怡,前往台儿庄前线采访。在徐州,见到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协助李宗仁指挥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

  李宗仁告诉他们:“台儿庄前线之战异常激烈,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坚守台儿庄,伤亡惨重,我已电令汤恩伯20军团南下,夹击日军。建议你们到第一线采访。”

  从徐州到台儿庄五六十公里,每天都有军车来往,搭车很方便。第二天上午,他们拿着军委会颁发的战地记者证,搭车到达20军团司令汤恩伯的指挥部。

  汤恩伯所部位于台儿庄东北部的山区,主要任务是拊敌之背,侧击日军。汤恩伯第20军团,辖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1军两个军,共计5个师。该军团装备齐全,并配属德制重炮一营,是精锐之师。

  汤恩伯奉命率20军团支援守卫滕县的川军第22集团军。但是,汤的主力到达滕县时,滕县城池已陷落。随后,面对气势汹汹南下的日军矶谷廉介师团,汤恩伯奉命只是稍作抵抗,便让开正面大路,退入山区,展开运动战,攻敌侧翼,减轻台儿庄正面战场的压力。

  当时,蒋思豫一行到达汤恩伯的指挥部时,只见汤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山村里,屋内桌子上摆满了十几部电话。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可是汤恩伯却穿着单衣,一会儿一个电话,忙得不可开交。

  汤恩伯抽了一点时间和他们会面,介绍战况:“20军团主要是运动战,天天行军打仗,专找鬼子的薄弱点打,全力攻击敌人的侧翼,支援坚守台儿庄正面的友军。”

  当时,前去采访的记者很多,还有外国记者和摄影师。后来,范长江、陆怡要到台儿庄前线采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汤恩伯送给他们两匹马前往台儿庄,把蒋思豫留在了自己的指挥部。因此,蒋思豫写报道的很多第一手材料,就来自汤的指挥部。

  后来蒋思豫听说台儿庄战场上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记者们跟着部队冲锋陷阵、武装转移、撤退、坚守阵地战等等。好几个记者都在战场上伤亡了。一位记者希望拍摄国军将士冲锋陷阵的照片,在掩体后面刚刚抬起头观察,一发炮弹在掩体边爆炸,炮弹皮削去他半个脑袋。

 [1] [2] [3] 下一页
稿源:  编辑: 祝欣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