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宁波   图片   对话   体育   时尚   女性   娱乐   汽车   股市   旅游   健康   教育   军事   论坛   宁波帮
  影院   广播   电视   亲子   时评   游戏   房产   人才   民营   美食   理财   科技   生活   党教   社区   博客   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视频直播
 
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新闻发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7年03月28日

  为扎实推进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质监局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编制了《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

  “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标准化工作发展,实现了从实施技术标准创新向实施标准化全面发展战略的转变,健全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推进模式和相关部门联合、行业组织联动、科研院所联手的工作机制。农业标准化得到有序推进,建成48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2.5%;工业标准化取得创新突破,主持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216个,制定推广45项联盟标准、实施应用企业456家;服务业标准化实现深入拓展,全市累计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规范70个,多个地方标准规范全国首发;标准化服务保障精准有效,馆藏标准达12.8万条,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二五”末,标准化工作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去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致第三十九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向世界宣告愿“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

  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和品牌强省战略。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浙江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批的省份。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也强调,要“突出标准化+”,“联动打造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和品牌强市”。“十三五”期间,我市承担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方面试点任务,对标准化工作的建设、探索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标准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新的使命。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落实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重点领域标准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标准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普及应用,“标准化+”有力支撑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是标准有效供给持续提升。力争到2020年,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为主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50项,“浙江制造”标准100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数量达到12000项。二是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力争到2020年,组织开展以制定和实施联盟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重点项目30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5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25个。形成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公共服务有标可循的新局面。三是标准国际化水平取得长足进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事业单位数量稳步增长;企业和标准“走出去”步伐加快。四是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建成宁波智造等标准专库,积极培育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

  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在五大重点领域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全力推进“标准化+”战略。

  五大重点领域:

  (一)加强农业农村标准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种养殖全产业链管理,推动林业生态化发展,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二)加强工业标准化,推进产业高端化。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要求,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在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集成电路等细分行业占领标准高地;助力智能经济融合发展。

  (三)加强服务业标准化,推进发展品质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开展港航物流、金融保险、知识产权、文创设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研究,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养老、家政、交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

  (四)加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治理精准化。把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标准体系,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制修订,扩大标准覆盖范围,统筹城乡、区域标准,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推进生态绿色化。严格实施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强制性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探索以标准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推动绿色生产,建设宜居环境。

  五大重点工程:

  (一)美丽乡村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重要标准的宣传贯彻,促进美丽乡村标准实施。选择有条件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试点15个以上,以标准提升农业精细度、农村美丽度、农民富裕度。

  (二)智能制造标准化先行工程。围绕《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联盟组织,建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围绕“3511”产业体系,开展相应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标准研制,推动“科技、专利、标准”同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港口服务标准国际化工程。立足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围绕港航物流领域,加大物流信息、运输方式、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重要标准的研制力度,在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优势领域争取国家标准突破。推动标准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和实施,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水平。

  (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示范工程。推进城镇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评价/等重要标准研究,以标准支撑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发展;开展特色小镇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培育和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五)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创新工程。在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重点领域,研究编制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标准体系,加快形成用于指导和评价“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量化指标、监测与评价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努力推进基层治理宁波标准化模式。

稿源: 编辑: 李霞君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 关闭窗口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浪)
官方微博
(腾讯)
市委
市人大常委会
市政府
市政协
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委政研室
市委农办
市委台办
市编委办
市直机关党工委
市信访局
市委老干部局
市委党史研究室
市委党校
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
市民族宗教局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环保局
市规划局
市住建委
市城管局
市交通委
市水利局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
市商务委
市文广新局
市卫生局
市人口计生委
市审计局
市海洋渔业局
市粮食局
市旅游局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质监局
市安监局
市外办
市侨办
市法制办
市口岸打私办
市人防办
市经合办
市国资委
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文联
市贸促会
市红十字会
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宁波保税区管委会
大榭开发区管委会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
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
东部新城建设指挥部
机场迁建工程指挥部
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
市铁路建设指挥部
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
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
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
市社科院
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宁波海关
各县(市)区新闻发言人
 

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新闻发布

稿源: 2017-03-28 15:37:00

  为扎实推进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质监局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编制了《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

  “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标准化工作发展,实现了从实施技术标准创新向实施标准化全面发展战略的转变,健全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推进模式和相关部门联合、行业组织联动、科研院所联手的工作机制。农业标准化得到有序推进,建成48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2.5%;工业标准化取得创新突破,主持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216个,制定推广45项联盟标准、实施应用企业456家;服务业标准化实现深入拓展,全市累计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规范70个,多个地方标准规范全国首发;标准化服务保障精准有效,馆藏标准达12.8万条,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二五”末,标准化工作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去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致第三十九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向世界宣告愿“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

  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和品牌强省战略。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浙江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批的省份。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也强调,要“突出标准化+”,“联动打造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和品牌强市”。“十三五”期间,我市承担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方面试点任务,对标准化工作的建设、探索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标准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新的使命。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落实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重点领域标准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标准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普及应用,“标准化+”有力支撑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是标准有效供给持续提升。力争到2020年,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为主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50项,“浙江制造”标准100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数量达到12000项。二是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力争到2020年,组织开展以制定和实施联盟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重点项目30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5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25个。形成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公共服务有标可循的新局面。三是标准国际化水平取得长足进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事业单位数量稳步增长;企业和标准“走出去”步伐加快。四是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建成宁波智造等标准专库,积极培育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

  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在五大重点领域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全力推进“标准化+”战略。

  五大重点领域:

  (一)加强农业农村标准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种养殖全产业链管理,推动林业生态化发展,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二)加强工业标准化,推进产业高端化。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要求,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在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集成电路等细分行业占领标准高地;助力智能经济融合发展。

  (三)加强服务业标准化,推进发展品质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开展港航物流、金融保险、知识产权、文创设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研究,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养老、家政、交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

  (四)加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治理精准化。把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标准体系,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制修订,扩大标准覆盖范围,统筹城乡、区域标准,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推进生态绿色化。严格实施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强制性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探索以标准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推动绿色生产,建设宜居环境。

  五大重点工程:

  (一)美丽乡村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重要标准的宣传贯彻,促进美丽乡村标准实施。选择有条件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试点15个以上,以标准提升农业精细度、农村美丽度、农民富裕度。

  (二)智能制造标准化先行工程。围绕《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联盟组织,建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围绕“3511”产业体系,开展相应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标准研制,推动“科技、专利、标准”同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港口服务标准国际化工程。立足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围绕港航物流领域,加大物流信息、运输方式、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重要标准的研制力度,在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优势领域争取国家标准突破。推动标准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和实施,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水平。

  (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示范工程。推进城镇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评价/等重要标准研究,以标准支撑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发展;开展特色小镇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培育和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五)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创新工程。在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重点领域,研究编制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标准体系,加快形成用于指导和评价“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量化指标、监测与评价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努力推进基层治理宁波标准化模式。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