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光明日报头版追忆宁波援疆教师姚仁汉: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
稿源: 光明日报   2017-04-03 08:29:00报料热线:81850000

  2月25日,宁波援疆教师、镇海区委党校副校长姚仁汉老师因病去世。今天,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报道《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以这样一种方式追忆姚仁汉老师,表达哀思。

2017年04月03日01版截图

姚仁汉生前照片。光明图片

  春天来了,姚仁汉却走了。

  白的墙、暗红的地板与家具,家里几乎没有别的色彩。妻子赵英静静地坐着,电视柜旁姚仁汉曾经穿过的衣物叠放得整整齐齐。“按照习俗这些东西是要烧给他的。”再也回不到这个家的,是一个温情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爸爸。

  一个月前,宁波市鄞州区瞻歧镇姚家村姚家祠堂迎回了一位给家族带来荣耀的宗亲。那一天,200多平方米的姚家祠堂站满了人,祠堂外也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门口摆满花篮和花圈,铺了十几米远。菊花瓣托着水珠,恰似一千多名送行人的泪水。

  从突感不适查出肝癌到2月25日舍世而去,姚仁汉只给亲友留下20天的相守。他的突然离去引起了浙江宁波、新疆库车两地教育界的震动——他是援疆教师、宁波镇海中学原副校长、镇海区委党校副校长姚仁汉。

  1984年,22岁的姚仁汉从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被分配至镇海中学,从此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33年。

  “每次讲习题的时候,姚老师会先来一句,这个题太简单了。”2006届学生朱寒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姚仁汉的口头语。在朱寒杰眼里,姚老师上课幽默、讲课生动、作业还少。“同学们都折服于他快速简洁的解题思路,只要他一句‘太妙了’出口,我们就知道有了解题捷径。”

  翻开姚仁汉的一本备课笔记,端庄的正楷写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从你们这一届开始,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改,我们高中物理亦同步实施。”把开场白写进讲义里,姚仁汉做得那么自然。他被评为镇海区首批名教师、镇海区劳动模范,更被学生尊称为“宁波最好的物理老师”。无论教初中还是高中,他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曾经有两届初中毕业班的物理平均分都是全省第一。他当班主任时带的一名学生日后还解决了著名的数学难题“法伯猜想”。此外,他还是学校的航模队、学科兴趣小组、物理竞赛的指导老师。即便是当了镇海中学的副校长,他依然会在有课的时候回到教师办公室坐等同学们来提问题。

  2010年开始,宁波市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库车双语教师培训中心成立后,宁波教育人的援疆之旅正式开启。2012年,姚仁汉从东海之滨来到库车二中担任副校长。赵英回忆着当年的不舍:“每天晚上我们两个都要通电话,他还学会了视频聊天。他说,没想到年纪半百了开始浪漫了”。

  到了库车二中,姚仁汉负责镇海中学库车分校的创建以及教学、教师团队的管理,同时负责新高一的教学。和姚仁汉一个宿舍的梅晓海说,“孩子们的成绩一定要搞好”是姚老师每天晚上都挂在嘴边的话。导师制度、集体备课、分级管理、成立名师工作室、教师轮岗宿舍管理、师徒传帮带……镇海中学的教学模式与库车二中的实际相结合,使得学校的水平迅速提升。

  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在忙碌中结束了。可姚仁汉无论如何也扔不下那些高二的学生,这可是孩子们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啊。“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他主动申请再延期一年半,陪伴学生度过完整的3年,也让自己在这里的从教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姚老师当年的徒弟库车二中教研室主任张杰说,“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起把那届学生送往大学。他言传身教,把经验和见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那3年,是我各方面成长较快的3年,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

  3年结束,姚仁汉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学校与学生。2015年的高考,库车二中有两名学生考入北大,一名考入清华,一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达到一本分数线的学生有335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那一年夏天,姚仁汉告别了他的库车学生。而今已经就读同济大学的黄奔对他的记忆则永远停留在一个太阳即将落山的下午。当时高三的他吃完晚饭走向教室,刚从办公室出来的姚仁汉,瘦弱的身体迈着有力的步伐,“认出我是高三的学生立刻笑着对我说‘加油,同学!’”一个老师的微笑可以激励学生的一生。

  “笑脸暖若春风,心房宽敞无邪。生活朴实至简,工作严谨热血。课堂妙趣横生,言语幽默诙谐。作业布置极少,成绩总是前列。”同事的挽联记录了一个真正的师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每个认识姚仁汉的人都希望能把他留住。

  3月1日,宁波市第九批援疆教师抵达库车二中。开学第一课,全体援疆教师在姚仁汉老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集体宣誓:“舍家报国,倾情援疆。”

  3月4日,“姚仁汉名师工作室”正式在库车二中揭牌。

  姚仁汉,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

  (记者  曾毅  王瑟)

原标题:

编辑: 陈晓怡

光明日报头版追忆宁波援疆教师姚仁汉: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

稿源: 光明日报 2017-04-03 08:29:00

  2月25日,宁波援疆教师、镇海区委党校副校长姚仁汉老师因病去世。今天,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报道《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以这样一种方式追忆姚仁汉老师,表达哀思。

2017年04月03日01版截图

姚仁汉生前照片。光明图片

  春天来了,姚仁汉却走了。

  白的墙、暗红的地板与家具,家里几乎没有别的色彩。妻子赵英静静地坐着,电视柜旁姚仁汉曾经穿过的衣物叠放得整整齐齐。“按照习俗这些东西是要烧给他的。”再也回不到这个家的,是一个温情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爸爸。

  一个月前,宁波市鄞州区瞻歧镇姚家村姚家祠堂迎回了一位给家族带来荣耀的宗亲。那一天,200多平方米的姚家祠堂站满了人,祠堂外也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门口摆满花篮和花圈,铺了十几米远。菊花瓣托着水珠,恰似一千多名送行人的泪水。

  从突感不适查出肝癌到2月25日舍世而去,姚仁汉只给亲友留下20天的相守。他的突然离去引起了浙江宁波、新疆库车两地教育界的震动——他是援疆教师、宁波镇海中学原副校长、镇海区委党校副校长姚仁汉。

  1984年,22岁的姚仁汉从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被分配至镇海中学,从此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33年。

  “每次讲习题的时候,姚老师会先来一句,这个题太简单了。”2006届学生朱寒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姚仁汉的口头语。在朱寒杰眼里,姚老师上课幽默、讲课生动、作业还少。“同学们都折服于他快速简洁的解题思路,只要他一句‘太妙了’出口,我们就知道有了解题捷径。”

  翻开姚仁汉的一本备课笔记,端庄的正楷写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从你们这一届开始,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改,我们高中物理亦同步实施。”把开场白写进讲义里,姚仁汉做得那么自然。他被评为镇海区首批名教师、镇海区劳动模范,更被学生尊称为“宁波最好的物理老师”。无论教初中还是高中,他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曾经有两届初中毕业班的物理平均分都是全省第一。他当班主任时带的一名学生日后还解决了著名的数学难题“法伯猜想”。此外,他还是学校的航模队、学科兴趣小组、物理竞赛的指导老师。即便是当了镇海中学的副校长,他依然会在有课的时候回到教师办公室坐等同学们来提问题。

  2010年开始,宁波市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库车双语教师培训中心成立后,宁波教育人的援疆之旅正式开启。2012年,姚仁汉从东海之滨来到库车二中担任副校长。赵英回忆着当年的不舍:“每天晚上我们两个都要通电话,他还学会了视频聊天。他说,没想到年纪半百了开始浪漫了”。

  到了库车二中,姚仁汉负责镇海中学库车分校的创建以及教学、教师团队的管理,同时负责新高一的教学。和姚仁汉一个宿舍的梅晓海说,“孩子们的成绩一定要搞好”是姚老师每天晚上都挂在嘴边的话。导师制度、集体备课、分级管理、成立名师工作室、教师轮岗宿舍管理、师徒传帮带……镇海中学的教学模式与库车二中的实际相结合,使得学校的水平迅速提升。

  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在忙碌中结束了。可姚仁汉无论如何也扔不下那些高二的学生,这可是孩子们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啊。“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他主动申请再延期一年半,陪伴学生度过完整的3年,也让自己在这里的从教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姚老师当年的徒弟库车二中教研室主任张杰说,“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起把那届学生送往大学。他言传身教,把经验和见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那3年,是我各方面成长较快的3年,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

  3年结束,姚仁汉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学校与学生。2015年的高考,库车二中有两名学生考入北大,一名考入清华,一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达到一本分数线的学生有335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那一年夏天,姚仁汉告别了他的库车学生。而今已经就读同济大学的黄奔对他的记忆则永远停留在一个太阳即将落山的下午。当时高三的他吃完晚饭走向教室,刚从办公室出来的姚仁汉,瘦弱的身体迈着有力的步伐,“认出我是高三的学生立刻笑着对我说‘加油,同学!’”一个老师的微笑可以激励学生的一生。

  “笑脸暖若春风,心房宽敞无邪。生活朴实至简,工作严谨热血。课堂妙趣横生,言语幽默诙谐。作业布置极少,成绩总是前列。”同事的挽联记录了一个真正的师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每个认识姚仁汉的人都希望能把他留住。

  3月1日,宁波市第九批援疆教师抵达库车二中。开学第一课,全体援疆教师在姚仁汉老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集体宣誓:“舍家报国,倾情援疆。”

  3月4日,“姚仁汉名师工作室”正式在库车二中揭牌。

  姚仁汉,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

  (记者  曾毅  王瑟)

原标题: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