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把实事办好我们都要出把力”
稿源:  | 2004-12-16 10:46:56

    中国宁波网讯 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解难创优、爱心帮扶”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关注。昨天,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市区6个街道的多个社区,和居民代表、社区干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tc160301.jpg

    宁波晚报记者肖勇(左四)在周宿渡社区倾听民声

     得民心 顺民意 解民难
    白云街道云丰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国平说,这几年,市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基本达到了安居乐业,市民从总体上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是相当满意的。安丰社区居委会主任姜波敏对此也有同感。她说,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解难创优、爱心帮扶”活动,又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解民难”的“利民工程”。
    白沙街道办公室主任刘晓霞说,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我们每个市民也有责任,都要出把力。
    政府办实事 百姓得实惠
    接受记者采访的居民谈到近年来我市所取得的成就时,都显得兴高采烈。退休干部张嘉祥兴致勃勃地掰起了手指,他先从家门口新开辟的公交线路算起,数来数去,两个手指全用上了还不顶用。边上坐着的老干部钱亚令则数起了市区新建成的大桥和道路,琴桥、永丰桥、芝兰桥、机场路、南北外环路……两位老人算了好一阵,还是没有算完全,不由得笑了起来。
    住在联丰世纪苑的洪兆良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家的住房条件有了大改观。他和一个弟弟都在3年前搬进了同一个小区的新房,都有100多平方米呢。
    从上海退休回宁波居住,今年80多岁的仇仁法老人连连说,现在宁波的医疗条件比上海也不差。
    云丰社区的社保专职干部郑明说,前几年,随着国企的改革转制,失业工人再就业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经过政府的几年努力,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眼下,是岗位多于想就业的人数,只要想工作,岗位还是有的。

    市民热议四大难题
    出行:公交宜优先  规划管理要加强
    总体印象:近几年,一大批市区道路得到了拓宽,还有一大批新路建成,公交事业也迅速发展,市民普遍反映交通状况逐年好转,但新的问题也在不断产生:人车矛盾加剧,建路、修路缺乏整体规划等。
    市民洪兆良:政府还要科学规划,加快城市主干道的建设,形成合理的道路布网。这几年,我市新建了一批道路桥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断头路”、“断头桥”现象。如芝兰桥已经造好,但东堍的道路却没有造好;丽园北路开通一年了,南路却不见开工的动静。这样一来,政府花费巨资建设的路桥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最大作用。
    市民叶建华:宁波应该创造条件加大城市公交发展速度,尽快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实行公交优先。同时,公交线路还应更加科学合理,要打破一家经营的垄断格局,让多家公交公司进行竞争,这样可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也可减轻政府对公交的补贴。
    退休干部张嘉祥:城市交通管理也是解决行路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市区的不少交通容易堵塞的路口,还没有设置红绿灯;有些路段将人行道改成了自行车道,但安全措施却没有跟上,如第一医院门口,行人和自行车混在一起,常常发生碰撞。
    锦江年华小区范先生:出行安全还是让人不放心,环城北路大车、外地车特别多,要么跑得飞快很吓人,要么就是堵道。建议调整大货车、外地车行驶线路,在居民区集中的路口加强对行人的安全引导、增加保护措施。

    住房:房价有点高  工薪族觅房有点难
    总体印象:近几年,市民的居住面积、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经济适用房的出现也使一些低收入家庭住新房成了可能,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房价过高,真正适合工薪阶层居住的房子难找。
    市民洪兆良:政府为困难市民提供经济适用房是件大好事,但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漏洞,部分真正困难的市民却仍然望“房”兴叹。
    社区干部秦明:对于目前的经济房政策还要做调整。既然一下子解决不了众多困难市民的问题,还是应该适当提高经济房的购房条件。
    退休干部张嘉祥:目前我市东部的地价飞扬,政府是否可以在地价相对便宜的西部多开发一些商品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白沙街道北站社区党总支书记姚丽萍:对一些困难户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还是高,建议政府建造一批廉租房。  
 
    就医:社区医院要建好  药价能否再降降
    总体印象:各大医院的扩建、社区医院的产生,大大方便了市民就医。药价降低也让市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医院建设要加强,医院的药价还是居高不下。
    退休干部张嘉祥:大医院也要从就医环境和条件入手,缓解市民就医难。多次排队、重复检查、医生开大药方,都应认真加以解决。
    双东路小区戴女士:所住地离综合性大医院距离远,对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大量自费门诊点正占据社区周边,但大多收费偏高且多为专科,不能解日常就医之难。社区虽有公共医疗机构,但只能提供包扎、注射等极为简单的医疗服务。建议社区医疗机构加强建设,配足必要医疗力量,或轮派资深医师坐堂,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接诊能力,并争取提供上门出诊服务。
    江北贝家巷徐阿姨:现在就医不难,但是看名医难。医院的药价大大高于药店,要尽快解决。此外一些民营医院存在虚假宣传、高额收费等问题。
   

tc160302.jpg

    昨天下午,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把100份2005年度《宁波晚报》订报卡赠送给白云街道的100户贫困家庭。
    该公司是一家美资企业,国内总部设在上海。在昨天的捐赠仪式上,宁波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宁波晚报》是宁波的主流媒体,为贫困家庭订阅《宁波晚报》正是提供知识援助的最好方式。周立明/文

    就业保障:年纪一大难找工培训需找准点
    总体印象:各级政府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想了不少好办法,效果也很明显。但目前“两保”人员大多因自身年龄以及技能所限,再就业困难;真正适合40岁以上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多,有些针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缺乏针对性。
    双东路小区戴女士:“两保”人员大多因自身年龄以及技能所限,再就业困难。现在有的人索性利用现有政策,找个企业“靠”一下,从企业“享受”政府的用工补助。政府能否再开拓“两保”人员再就业渠道,同时改进对“两保”人员的补助政策。
    白沙街道干部小陈:今年街道共有10个公益性岗位名额,但报名者有200多人,建议增加公益性岗位名额。
    人民路张女士:曾参加过有关部门为下岗人员举办过的电脑培训,但前不久去一家商场应聘发现自己还是不懂如何操作。现在举办的电脑培训,培训内容是一些基础知识,建议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社区样本调查
    福明家园满意现状,期待更好
    福明家园的住户们对住房问题都很满意。他们多是撤村改社区后搬这里来的,住房条件都不错,有些住户甚至拥有两到三套房子。对本来长期住在村里的他们来说,目前小区的环境让他们非常满意。
    福明家园2700多户人家中,达到就业年龄的有1600多人,但记者从居委会了解到的一个概数是,该小区真正在业的人数只有600人左右,且从事的多为一些工资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今年26岁的小史姑娘说,为了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她特地参加了居委会的电脑培训班。之前,她找工作不知道碰了几次壁,小史说,今年居委会特地为他们这些年轻人设立了电脑培训班,她从中受益匪浅,希望政府能举办更多的就业培训班,让自己具备上岗的“资本”。
    就医难在该区也有显著的特点。社区居民反映最多的一个情况是,现在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使他们拿的医疗保险基本不够用。小区陈阿姨说,希望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医保优惠措施。
    今年7月份,家门口建成了公交车站,这让小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大大该善。不过,现在居民们的出行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是郊区,公交线路少不说,乘坐出租车也极其不便。但居民们对此都很乐观———因为正在规划中的东部新城势将改变该小区交通末梢的局面。
    周宿渡社区渴望城市化早日来临
    周宿渡是个老社区,大部分居民住房都还没有得到改造。据社区里的老住户陈师傅透露,他与四个兄弟姐妹从丈母娘那里继承了一套解放以前的老房子,他与老伴住了其中一间30多平米的,但没有自来水等设施。政府对周边已作出了旧城改造的规划,如今就等着对老房进行拆迁了。他希望城市化的脚步能再快一些。此外,由于该社区内聚集了7个果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加上旧房较多,房屋出租价格便宜,因此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甚至一些房东把车棚都租了出去,给小区里的住户带来极大的安全和卫生隐患。
    几大市场一条铁路,把周宿渡社区切成了好几块。虽然桃源街和江东南路陆续建成,但该社区的出行问题依然严重。从宋家巷到兴宁路,必须走过车来车往的批发市场,给居民带来极大不便。不过,令陈师傅等一大批小区居民高兴的是,如今在建的启文桥正在打通宋家巷和镇安街的通道,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可以走上宽敞方便的大道进出社区了。
    在周宿渡社区内,居住着大批由农民转变过来的居民。由于掌握的工作技能少,就业难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社区里7大市场的优势,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批就业问题。但居民从事较高收入行业少的局面无法短期内得到改变。社区居民蒋师傅说,一靠自己努力学习技能,同时也希望用人单位撇开学历的偏见接纳他们。
    ■记者 戴伟龙 屠传宏 李锋 肖勇/文  张柯/摄

【编辑:王定焕】

“把实事办好我们都要出把力”

晚报记者进社区听民意

稿源: 2004-12-16 10:46:56

    中国宁波网讯 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解难创优、爱心帮扶”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关注。昨天,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市区6个街道的多个社区,和居民代表、社区干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tc160301.jpg

    宁波晚报记者肖勇(左四)在周宿渡社区倾听民声

     得民心 顺民意 解民难
    白云街道云丰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国平说,这几年,市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基本达到了安居乐业,市民从总体上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是相当满意的。安丰社区居委会主任姜波敏对此也有同感。她说,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解难创优、爱心帮扶”活动,又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解民难”的“利民工程”。
    白沙街道办公室主任刘晓霞说,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我们每个市民也有责任,都要出把力。
    政府办实事 百姓得实惠
    接受记者采访的居民谈到近年来我市所取得的成就时,都显得兴高采烈。退休干部张嘉祥兴致勃勃地掰起了手指,他先从家门口新开辟的公交线路算起,数来数去,两个手指全用上了还不顶用。边上坐着的老干部钱亚令则数起了市区新建成的大桥和道路,琴桥、永丰桥、芝兰桥、机场路、南北外环路……两位老人算了好一阵,还是没有算完全,不由得笑了起来。
    住在联丰世纪苑的洪兆良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家的住房条件有了大改观。他和一个弟弟都在3年前搬进了同一个小区的新房,都有100多平方米呢。
    从上海退休回宁波居住,今年80多岁的仇仁法老人连连说,现在宁波的医疗条件比上海也不差。
    云丰社区的社保专职干部郑明说,前几年,随着国企的改革转制,失业工人再就业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经过政府的几年努力,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眼下,是岗位多于想就业的人数,只要想工作,岗位还是有的。

    市民热议四大难题
    出行:公交宜优先  规划管理要加强
    总体印象:近几年,一大批市区道路得到了拓宽,还有一大批新路建成,公交事业也迅速发展,市民普遍反映交通状况逐年好转,但新的问题也在不断产生:人车矛盾加剧,建路、修路缺乏整体规划等。
    市民洪兆良:政府还要科学规划,加快城市主干道的建设,形成合理的道路布网。这几年,我市新建了一批道路桥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断头路”、“断头桥”现象。如芝兰桥已经造好,但东堍的道路却没有造好;丽园北路开通一年了,南路却不见开工的动静。这样一来,政府花费巨资建设的路桥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最大作用。
    市民叶建华:宁波应该创造条件加大城市公交发展速度,尽快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实行公交优先。同时,公交线路还应更加科学合理,要打破一家经营的垄断格局,让多家公交公司进行竞争,这样可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也可减轻政府对公交的补贴。
    退休干部张嘉祥:城市交通管理也是解决行路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市区的不少交通容易堵塞的路口,还没有设置红绿灯;有些路段将人行道改成了自行车道,但安全措施却没有跟上,如第一医院门口,行人和自行车混在一起,常常发生碰撞。
    锦江年华小区范先生:出行安全还是让人不放心,环城北路大车、外地车特别多,要么跑得飞快很吓人,要么就是堵道。建议调整大货车、外地车行驶线路,在居民区集中的路口加强对行人的安全引导、增加保护措施。

    住房:房价有点高  工薪族觅房有点难
    总体印象:近几年,市民的居住面积、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经济适用房的出现也使一些低收入家庭住新房成了可能,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房价过高,真正适合工薪阶层居住的房子难找。
    市民洪兆良:政府为困难市民提供经济适用房是件大好事,但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漏洞,部分真正困难的市民却仍然望“房”兴叹。
    社区干部秦明:对于目前的经济房政策还要做调整。既然一下子解决不了众多困难市民的问题,还是应该适当提高经济房的购房条件。
    退休干部张嘉祥:目前我市东部的地价飞扬,政府是否可以在地价相对便宜的西部多开发一些商品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白沙街道北站社区党总支书记姚丽萍:对一些困难户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还是高,建议政府建造一批廉租房。  
 
    就医:社区医院要建好  药价能否再降降
    总体印象:各大医院的扩建、社区医院的产生,大大方便了市民就医。药价降低也让市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医院建设要加强,医院的药价还是居高不下。
    退休干部张嘉祥:大医院也要从就医环境和条件入手,缓解市民就医难。多次排队、重复检查、医生开大药方,都应认真加以解决。
    双东路小区戴女士:所住地离综合性大医院距离远,对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大量自费门诊点正占据社区周边,但大多收费偏高且多为专科,不能解日常就医之难。社区虽有公共医疗机构,但只能提供包扎、注射等极为简单的医疗服务。建议社区医疗机构加强建设,配足必要医疗力量,或轮派资深医师坐堂,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接诊能力,并争取提供上门出诊服务。
    江北贝家巷徐阿姨:现在就医不难,但是看名医难。医院的药价大大高于药店,要尽快解决。此外一些民营医院存在虚假宣传、高额收费等问题。
   

tc160302.jpg

    昨天下午,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把100份2005年度《宁波晚报》订报卡赠送给白云街道的100户贫困家庭。
    该公司是一家美资企业,国内总部设在上海。在昨天的捐赠仪式上,宁波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宁波晚报》是宁波的主流媒体,为贫困家庭订阅《宁波晚报》正是提供知识援助的最好方式。周立明/文

    就业保障:年纪一大难找工培训需找准点
    总体印象:各级政府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想了不少好办法,效果也很明显。但目前“两保”人员大多因自身年龄以及技能所限,再就业困难;真正适合40岁以上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多,有些针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缺乏针对性。
    双东路小区戴女士:“两保”人员大多因自身年龄以及技能所限,再就业困难。现在有的人索性利用现有政策,找个企业“靠”一下,从企业“享受”政府的用工补助。政府能否再开拓“两保”人员再就业渠道,同时改进对“两保”人员的补助政策。
    白沙街道干部小陈:今年街道共有10个公益性岗位名额,但报名者有200多人,建议增加公益性岗位名额。
    人民路张女士:曾参加过有关部门为下岗人员举办过的电脑培训,但前不久去一家商场应聘发现自己还是不懂如何操作。现在举办的电脑培训,培训内容是一些基础知识,建议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社区样本调查
    福明家园满意现状,期待更好
    福明家园的住户们对住房问题都很满意。他们多是撤村改社区后搬这里来的,住房条件都不错,有些住户甚至拥有两到三套房子。对本来长期住在村里的他们来说,目前小区的环境让他们非常满意。
    福明家园2700多户人家中,达到就业年龄的有1600多人,但记者从居委会了解到的一个概数是,该小区真正在业的人数只有600人左右,且从事的多为一些工资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今年26岁的小史姑娘说,为了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她特地参加了居委会的电脑培训班。之前,她找工作不知道碰了几次壁,小史说,今年居委会特地为他们这些年轻人设立了电脑培训班,她从中受益匪浅,希望政府能举办更多的就业培训班,让自己具备上岗的“资本”。
    就医难在该区也有显著的特点。社区居民反映最多的一个情况是,现在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使他们拿的医疗保险基本不够用。小区陈阿姨说,希望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医保优惠措施。
    今年7月份,家门口建成了公交车站,这让小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大大该善。不过,现在居民们的出行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是郊区,公交线路少不说,乘坐出租车也极其不便。但居民们对此都很乐观———因为正在规划中的东部新城势将改变该小区交通末梢的局面。
    周宿渡社区渴望城市化早日来临
    周宿渡是个老社区,大部分居民住房都还没有得到改造。据社区里的老住户陈师傅透露,他与四个兄弟姐妹从丈母娘那里继承了一套解放以前的老房子,他与老伴住了其中一间30多平米的,但没有自来水等设施。政府对周边已作出了旧城改造的规划,如今就等着对老房进行拆迁了。他希望城市化的脚步能再快一些。此外,由于该社区内聚集了7个果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加上旧房较多,房屋出租价格便宜,因此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甚至一些房东把车棚都租了出去,给小区里的住户带来极大的安全和卫生隐患。
    几大市场一条铁路,把周宿渡社区切成了好几块。虽然桃源街和江东南路陆续建成,但该社区的出行问题依然严重。从宋家巷到兴宁路,必须走过车来车往的批发市场,给居民带来极大不便。不过,令陈师傅等一大批小区居民高兴的是,如今在建的启文桥正在打通宋家巷和镇安街的通道,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可以走上宽敞方便的大道进出社区了。
    在周宿渡社区内,居住着大批由农民转变过来的居民。由于掌握的工作技能少,就业难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社区里7大市场的优势,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批就业问题。但居民从事较高收入行业少的局面无法短期内得到改变。社区居民蒋师傅说,一靠自己努力学习技能,同时也希望用人单位撇开学历的偏见接纳他们。
    ■记者 戴伟龙 屠传宏 李锋 肖勇/文  张柯/摄

编辑: 王定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