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新闻发布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视频直播
宁波市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新闻发布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3年07月04日

宁波市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即建设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带动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宁波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曾先后走访调研了6个村,两次给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年来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有关工作情况。

  一、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主要成果

  截止2022年底,我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7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美丽庭院31.2万户,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173.6亿元增长至590.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年均名义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221元增长至2022年的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年均名义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29缩小至2022年的1.69。

  二、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一体优化空间,着力塑造乡村之型。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优化,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大花园。累计建成56条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共同富裕示范带,联动创建未来乡村38个、A级景区村1308个。

  二是强化双增齐头并进,着力夯实乡村之基。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强化村庄整治与村庄经营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相结合,以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为依托,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访古研学、沉浸式康养等融合产业,培育绿色经济、直播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打造乡村产业集群,拓宽农村农民增收渠道。2022年,全市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和总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双清零”,村集体经济分红达38亿元,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三是强化三美示范创建,着力抒写乡村之韵。找准农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融合需要的切入点,以艺术设计为突破口,实施“艺术家驻村”行动,引进一批艺术院校人才,吸引一批文化艺术大咖,选育一批本土优秀文艺人才,立足村庄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乡土风情,引导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差异化打造主题依托、产业导入、技艺传承、资源挖掘、文化深耕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赋能村。目前全市已开展艺术赋能村建设100个。

  四是强化四治融合引领,着力提升乡村之治。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夯实乡村发展稳定基石。充分发扬村民的自治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和模式,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推动乡村治理从线下向线上升级、从人治向智治迭代、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打造实体化运行的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平台,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我市已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217个、清廉村居1154个。

  五是强化五化联动升维,着力拓宽乡村之路。以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形态格局特质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五化联动”为导向,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交换,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标准化学校达标率、物流点覆盖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均达到96%以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3.7%。

  三、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夯实基层基础是乡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建强则农村兴。我们坚持高位推动,切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村班子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我们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始,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基层首创是乡村建设的根本方法。乡村建设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尊重基层首创,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村民说事”“道德银行”“片区组团”“智管家”“艺术赋能乡村”等一批创新性做法,不断挖掘总结提炼推广。

  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发动各方参与是乡村建设的根本力量。乡村建设量大面广,需要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我们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共建模式,设计共建载体,完善共建机制,使农民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培育农创客,回归新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宁穿路2001号   邮编:315010         电话:0574-89183514
传真:0574-89183514        邮箱:nbxwfb@163.com

宁波市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新闻发布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7-04 14:57:26

宁波市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即建设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带动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宁波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曾先后走访调研了6个村,两次给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年来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有关工作情况。

  一、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主要成果

  截止2022年底,我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7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美丽庭院31.2万户,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173.6亿元增长至590.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年均名义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221元增长至2022年的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年均名义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29缩小至2022年的1.69。

  二、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一体优化空间,着力塑造乡村之型。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优化,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大花园。累计建成56条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共同富裕示范带,联动创建未来乡村38个、A级景区村1308个。

  二是强化双增齐头并进,着力夯实乡村之基。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强化村庄整治与村庄经营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相结合,以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为依托,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访古研学、沉浸式康养等融合产业,培育绿色经济、直播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打造乡村产业集群,拓宽农村农民增收渠道。2022年,全市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和总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双清零”,村集体经济分红达38亿元,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三是强化三美示范创建,着力抒写乡村之韵。找准农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融合需要的切入点,以艺术设计为突破口,实施“艺术家驻村”行动,引进一批艺术院校人才,吸引一批文化艺术大咖,选育一批本土优秀文艺人才,立足村庄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乡土风情,引导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差异化打造主题依托、产业导入、技艺传承、资源挖掘、文化深耕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赋能村。目前全市已开展艺术赋能村建设100个。

  四是强化四治融合引领,着力提升乡村之治。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夯实乡村发展稳定基石。充分发扬村民的自治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和模式,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推动乡村治理从线下向线上升级、从人治向智治迭代、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打造实体化运行的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平台,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我市已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217个、清廉村居1154个。

  五是强化五化联动升维,着力拓宽乡村之路。以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形态格局特质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五化联动”为导向,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交换,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标准化学校达标率、物流点覆盖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均达到96%以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3.7%。

  三、宁波实施“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夯实基层基础是乡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建强则农村兴。我们坚持高位推动,切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村班子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我们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始,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基层首创是乡村建设的根本方法。乡村建设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尊重基层首创,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村民说事”“道德银行”“片区组团”“智管家”“艺术赋能乡村”等一批创新性做法,不断挖掘总结提炼推广。

  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发动各方参与是乡村建设的根本力量。乡村建设量大面广,需要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我们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共建模式,设计共建载体,完善共建机制,使农民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培育农创客,回归新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