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法院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新闻发布稿

  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这类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不但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影响司法权威,而且冲击社会诚信底线,败坏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司法毒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惩治虚假诉讼的部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司法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惩防意见,尤其是去年连续出台三个文件,包括两高两部出台了惩治虚假诉讼犯罪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深入开展整治虚假诉讼的意见和防范惩治的工作指引,重视程度和整治力度前所未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也于2019年部署开展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宁波两级法院坚决贯彻上级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专班运作,全力持续推进这项工作,积极构建“不敢假、不能假、有假必惩”的长效闭环治理机制,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查处虚假诉讼案件1902件(存在一人涉多起案件情形),涉案金额8.99亿元,因涉虚假诉讼判刑102人(含法人)、司法拘留61人、罚款189人。2021年,查处虚假诉讼案件487件。经过整治,虚假诉讼行为明显得到遏制,虚假诉讼高发领域的民间借贷案件收案明显下降,2018年该类案件收案2.95万件,至2021年下降至1.68万件,降幅达43%。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全市法院的主要做法:

  一是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建立立案风险预警机制,对涉众案件、关联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发现疑似虚假诉讼的,随案推送至办案法官,进行重点跟踪和审查。在立案和庭前要求当事人签订诚信诉讼承诺书,强化当事人诚信诉讼意识。全面总结甄别查处经验,实施高发案由和高发领域疑似情形提示、关联案件强制检索、设置必查要素等办法,对虚假诉讼的甄别能力明显增强。去年,两级法院在一审和二审环节发现55件虚假诉讼案件,包括多起大要案和新类型案件,如市中院查处的涉案金额1.48亿元的虚假债权转让线索已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的融资租赁手机“套路贷”线索已提起再审,鄞州法院在审理环节查处了全市首例伪造电子邮件虚假诉讼案件,等等。

  二是数字赋能,探索数智防控。认真落实省高院指定试点任务,针对虚假诉讼案件,探索运用智能排查手段,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查实的虚假诉讼案件中,50%以上系智能排查发现,如鄞州法院审理的周某虚假诉讼系列案62件、颜某虚假诉讼系列案21件,宁海法院审理的陈某虚假诉讼系列案23件。整合全市法院不诚信诉讼大数据,市中院研发的诚信诉讼系统2.0版于去年12月7日上线,以红、黄、绿、蓝、金五色码形式在移动微法院、办案系统、多元解纷平台显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诚信信息,其中,录入红码信息即虚假诉讼黑名单252人、13家企业,录入黄码信息即不诚信诉讼高风险人员名单4012人,平台目前访问量超过45万次。同时我们将黑、黄名单推送至信用建设部门,给予3-5年信用惩戒期。该项制度系宁波法院在全国首创,既起到警示惩戒作用,也提示法官重视相关案件核查,这一做法先后被浙江高院、最高法院推广。余姚法院研发的“诉查查”,为群众提供不诚信诉讼记录查询,并与当地道德银行共享不诚信诉讼信息。

  三是凝聚合力,协同共防共治。在市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公、检、法、司共建防范打击机制。去年,市中院会同市司法局、市律协推广鄞州区“五个一”工作机制,即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办理代理手续时,需发一份虚假诉讼风险告知书、做一份案件事实谈话笔录、核一次关键证据材料、签一份诚信诉讼守约,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在开具公函时出一份防范虚假诉讼初审函告,在委托代理环节构筑第一道防线,增强了律师、法律工作者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2020年,市中院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加强打击虚假诉讼犯罪的若干意见》,就刑事立案标准、案件移送程序等问题形成共识。去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两高两部意见,市中院又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共同防范打击虚假诉讼的实施细则》,明确可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的六种情形、检察院提前介入调查以及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等问题。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了虚假诉讼线索移送会商机制,进一步加大协查和侦查力度,努力解决虚假诉讼查证难的问题,据统计,三年来,宁波公安机关侦查法院移送的涉嫌虚假诉讼民事案件共计858件。

  四是多维惩治,形成打击闭环。市中院出台防范虚假诉讼、虚假租赁和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等5份实施意见或工作指引,建立从立案到执行、从甄别到惩处全流程的防范措施、审查标准、操作细则和惩处标准,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规范体系。在诉讼服务场所设置警示宣传标语,以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宣传,以严厉的制裁和警示有效震慑虚假诉讼行为。认真开展打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评选,这次我们又将公布2020-2021年十个典型案例,以进一步推进教育警示。落实损害赔偿惩戒机制,如鄞州法院在一件再审案件中判处虚假诉讼一方赔偿对方律师费5000元,加大不诚信诉讼行为人的违法成本,系全国首个对不诚信诉讼行为人判处赔偿律师费的案例。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坚守司法为民初心,坚守公平正义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法院防范打击虚假诉讼的各项部署要求,敢于担当,久久为功,在凝聚防范打击合力、打击虚假陈述、探索有效甄别方法等方面重点发力,进一步提高整治实效,深入推进司法诚信体系建设。

宁波法院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新闻发布稿

稿源: 2022-03-18 14:25:19

  宁波法院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新闻发布稿

  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这类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不但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影响司法权威,而且冲击社会诚信底线,败坏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司法毒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惩治虚假诉讼的部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司法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惩防意见,尤其是去年连续出台三个文件,包括两高两部出台了惩治虚假诉讼犯罪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深入开展整治虚假诉讼的意见和防范惩治的工作指引,重视程度和整治力度前所未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也于2019年部署开展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宁波两级法院坚决贯彻上级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专班运作,全力持续推进这项工作,积极构建“不敢假、不能假、有假必惩”的长效闭环治理机制,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查处虚假诉讼案件1902件(存在一人涉多起案件情形),涉案金额8.99亿元,因涉虚假诉讼判刑102人(含法人)、司法拘留61人、罚款189人。2021年,查处虚假诉讼案件487件。经过整治,虚假诉讼行为明显得到遏制,虚假诉讼高发领域的民间借贷案件收案明显下降,2018年该类案件收案2.95万件,至2021年下降至1.68万件,降幅达43%。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全市法院的主要做法:

  一是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建立立案风险预警机制,对涉众案件、关联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发现疑似虚假诉讼的,随案推送至办案法官,进行重点跟踪和审查。在立案和庭前要求当事人签订诚信诉讼承诺书,强化当事人诚信诉讼意识。全面总结甄别查处经验,实施高发案由和高发领域疑似情形提示、关联案件强制检索、设置必查要素等办法,对虚假诉讼的甄别能力明显增强。去年,两级法院在一审和二审环节发现55件虚假诉讼案件,包括多起大要案和新类型案件,如市中院查处的涉案金额1.48亿元的虚假债权转让线索已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的融资租赁手机“套路贷”线索已提起再审,鄞州法院在审理环节查处了全市首例伪造电子邮件虚假诉讼案件,等等。

  二是数字赋能,探索数智防控。认真落实省高院指定试点任务,针对虚假诉讼案件,探索运用智能排查手段,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查实的虚假诉讼案件中,50%以上系智能排查发现,如鄞州法院审理的周某虚假诉讼系列案62件、颜某虚假诉讼系列案21件,宁海法院审理的陈某虚假诉讼系列案23件。整合全市法院不诚信诉讼大数据,市中院研发的诚信诉讼系统2.0版于去年12月7日上线,以红、黄、绿、蓝、金五色码形式在移动微法院、办案系统、多元解纷平台显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诚信信息,其中,录入红码信息即虚假诉讼黑名单252人、13家企业,录入黄码信息即不诚信诉讼高风险人员名单4012人,平台目前访问量超过45万次。同时我们将黑、黄名单推送至信用建设部门,给予3-5年信用惩戒期。该项制度系宁波法院在全国首创,既起到警示惩戒作用,也提示法官重视相关案件核查,这一做法先后被浙江高院、最高法院推广。余姚法院研发的“诉查查”,为群众提供不诚信诉讼记录查询,并与当地道德银行共享不诚信诉讼信息。

  三是凝聚合力,协同共防共治。在市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公、检、法、司共建防范打击机制。去年,市中院会同市司法局、市律协推广鄞州区“五个一”工作机制,即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办理代理手续时,需发一份虚假诉讼风险告知书、做一份案件事实谈话笔录、核一次关键证据材料、签一份诚信诉讼守约,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在开具公函时出一份防范虚假诉讼初审函告,在委托代理环节构筑第一道防线,增强了律师、法律工作者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2020年,市中院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加强打击虚假诉讼犯罪的若干意见》,就刑事立案标准、案件移送程序等问题形成共识。去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两高两部意见,市中院又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共同防范打击虚假诉讼的实施细则》,明确可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的六种情形、检察院提前介入调查以及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等问题。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了虚假诉讼线索移送会商机制,进一步加大协查和侦查力度,努力解决虚假诉讼查证难的问题,据统计,三年来,宁波公安机关侦查法院移送的涉嫌虚假诉讼民事案件共计858件。

  四是多维惩治,形成打击闭环。市中院出台防范虚假诉讼、虚假租赁和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等5份实施意见或工作指引,建立从立案到执行、从甄别到惩处全流程的防范措施、审查标准、操作细则和惩处标准,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规范体系。在诉讼服务场所设置警示宣传标语,以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宣传,以严厉的制裁和警示有效震慑虚假诉讼行为。认真开展打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评选,这次我们又将公布2020-2021年十个典型案例,以进一步推进教育警示。落实损害赔偿惩戒机制,如鄞州法院在一件再审案件中判处虚假诉讼一方赔偿对方律师费5000元,加大不诚信诉讼行为人的违法成本,系全国首个对不诚信诉讼行为人判处赔偿律师费的案例。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坚守司法为民初心,坚守公平正义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法院防范打击虚假诉讼的各项部署要求,敢于担当,久久为功,在凝聚防范打击合力、打击虚假陈述、探索有效甄别方法等方面重点发力,进一步提高整治实效,深入推进司法诚信体系建设。

编辑: 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