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问:推进试点示范是推进碳达峰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目前国内各主要城市都在加快谋划推进开展低(零)碳试点工作,请问宁波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水旭东答:我们正在编制《宁波市开展低(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近期将印发。我市低(零)碳试点建设主要围绕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低(零)碳试点和“6+1”重点领域,按照“条块结合、双管齐下”的原则,构建“县镇村”低(零)碳和重点领域低(零)碳两大试点体系,推进全区域、全领域低(零)碳试点建设。
一是打造多层级低(零)碳试点示范体系。以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体,积极探索差异化低(零)碳建设路径。到2025年,建设一批低碳试点县、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其中低碳试点县分为产业低碳转型、低碳能源发展、碳汇能力提升和综合四大类。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分为低碳发展和零碳先行两大类。目前,余姚市已成功申报浙江省首批综合类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3个乡镇(街道)和20个村(社区)拟申报首批省级低(零)碳试点镇和村。下步将加快开展试点项目遴选和申报,按期完成相关建设与改造工程,确保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达效。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我市正积极谋划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控碳等6大重点领域和固碳增汇方面的低(零)碳试点建设。到2025年,能源领域建成若干个省级整区县(市)分布式光伏试点区县(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工业领域建成一批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工厂;建筑领域建成一批近零能耗建筑、省级“零碳”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和省级绿色数据中心等试点项目;交通领域推进主城区公共交通运输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提高低碳公路服务区覆盖率;农业领域建成一批省级低碳农场;居民生活领域建成一批省级绿色家庭、省级低碳医院和省级低碳学校;碳汇领域建成若干个林业增汇试点县,扩大省级林业碳汇示范基地面积。
宁波在加快谋划推进开展低(零)碳试点工作方面有什么打算?
稿源: 2021-09-23 17:50:29
记者提问:推进试点示范是推进碳达峰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目前国内各主要城市都在加快谋划推进开展低(零)碳试点工作,请问宁波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水旭东答:我们正在编制《宁波市开展低(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近期将印发。我市低(零)碳试点建设主要围绕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低(零)碳试点和“6+1”重点领域,按照“条块结合、双管齐下”的原则,构建“县镇村”低(零)碳和重点领域低(零)碳两大试点体系,推进全区域、全领域低(零)碳试点建设。
一是打造多层级低(零)碳试点示范体系。以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体,积极探索差异化低(零)碳建设路径。到2025年,建设一批低碳试点县、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其中低碳试点县分为产业低碳转型、低碳能源发展、碳汇能力提升和综合四大类。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分为低碳发展和零碳先行两大类。目前,余姚市已成功申报浙江省首批综合类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3个乡镇(街道)和20个村(社区)拟申报首批省级低(零)碳试点镇和村。下步将加快开展试点项目遴选和申报,按期完成相关建设与改造工程,确保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达效。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我市正积极谋划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控碳等6大重点领域和固碳增汇方面的低(零)碳试点建设。到2025年,能源领域建成若干个省级整区县(市)分布式光伏试点区县(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工业领域建成一批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工厂;建筑领域建成一批近零能耗建筑、省级“零碳”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和省级绿色数据中心等试点项目;交通领域推进主城区公共交通运输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提高低碳公路服务区覆盖率;农业领域建成一批省级低碳农场;居民生活领域建成一批省级绿色家庭、省级低碳医院和省级低碳学校;碳汇领域建成若干个林业增汇试点县,扩大省级林业碳汇示范基地面积。
编辑: 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