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

  70年甬医蝶变  70年初心不忘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卫生健康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0年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一路砥砺奋进,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包括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在内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从疫病频发到控制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从看病难到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到拥有品牌学科,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一项项令人瞩目的进步汇聚成卫生健康事业整体的蝶变,书写着党和政府本着为民初心,率领全市人民为实现健康梦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让群众加强预防少生病

  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疫病频发。俗语称:“一到农历七月半,疟疾痢疾又霍乱”。当时我市主要的烈急性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流行的地方病有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新中国成立后,市县两级先后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全面加强隔离治疗、病媒消杀、饮食饮水卫生、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几十年防疫人的努力,解放前长期流行的古典型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早已消灭,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丝虫病、消除碘缺乏病、疟疾等也已消除。同时,我市还建立完善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服务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的监督监测体系,不断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院前急救和献血用血体系,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新世纪后,我市吸取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建成启用现代化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抗击了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疫情。2018年,我市以提升健康素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打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重点,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健康宁波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2018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2810.62/10万降至205.95/10万,报告死亡率则从27.50/10万降至0.63/10万;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1955年的12/10万降至2.39/10万,婴儿死亡率则由1955年的的6.1‰降至1.98‰,均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61岁,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7岁高出4.6岁,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浙江省测算数38岁)的两倍多。

  二、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让群众有地方看病

  解放后,市政府接管了公立医院、民办医院和美资津贴医院,进行初步整顿和扩建,到60年代初,基本形成一个分级分工、防治结合的医疗保健网。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各级政府总投入633.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9.56%,在城乡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药品检验等专业机构,医疗资源快速增长。2005年—2015年,我市建设完成了两个“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包括明州医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市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等20个项目,实现了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升级换代。2014年,我市加大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力度,在市场准入、人才支持、监管体系等方面大力推进民间资本办医,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

  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医疗机构总数4252个。全市拥有三甲医院8家,三乙医院12家,等级医院数量及三甲医院数量均高居浙江省各地市之首(省级医院除外)。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50家。每个街道或每3-10万人口都拥有一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拥有一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537家、村卫生室1870家。基本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2018年,我市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3871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6292人,其中基层共注册全科医生3939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8名。2010年,宁波市本级被省政府授予首批“卫生强市”称号,2013年,我市所辖区县市实现“卫生强县(市)区”满堂红。

  三、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让群众看得好病

  解放初,一般医院只设内、外、妇产科,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主要收治内科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只能做阑尾、疝等手术。改革开放后,我市大力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出现多个“首例”高难度手术,各科诊疗水平由诊疗常见病逐步向高、难、深方向发展。1982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泌尿科顾明祥医护团队成功完成宁波地区首例同种异体肾移植。1998年,市妇女儿童医院周黎明医护团队实施的全市第一例(IVF-ET)试管婴儿临床妊娠成功,并于次年6月25日诞生。1999年,李惠利医院张志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浙江省第二例、宁波市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李惠利医院陆才德团队独立实施宁波市首例肝移植手术。2005年,李惠利医院邵国丰团队开展省内第一例单肺移植。

  2018年,我市启动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共建学科10个、市级医疗卫生品牌学科10个、市级重点(扶植)学科4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区域专病中心16个。仅2018年,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登记101项,科技获奖36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1篇。从反映学科综合实力的病例组合指数来看,2019年一季度市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分别居全省28家三甲综合医院第3、5位,市妇儿医院、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和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位居全省15家妇幼保健院第2、3、6位。全省68个重点病种里,市第一医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科大华美医院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5个病种位居全省第一位,另有5个病种位居第二位、12个病种位居第三位。

  四、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创新,让群众看病更放心便捷

  进入新世纪,随着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加快了医药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4年,我市被国务院医改办等五部委确定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6年,又先后被列为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城市及浙江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地区,以及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17年,我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4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县、市之一和全国首批15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之一。

  近年来,我市按照“控总量、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多措并举科学控费“控总量”。开展公立医院重点指标监控,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近三年我市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均控制在省考核目标内(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医院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幅度均控制在5%以下)。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2017年我市率先选择采购量较大的40种药品进行临床应用监控,同时在三级医院中开展18 种高值耗材使用监控。二是创新实施药品耗材采购宁波规则“挤水分”。共完成5批次1436个产品的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幅43.15%。完成3批次药品集中采购,平均降幅为15%左右。三是分类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结构”。2018年6月,宁波市全面启动市级及各区县(市)级公立医院首轮医疗服务改革调整。包括: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价格、降低中药饮片价格、降低检查检验类收费标准,调整诊查费、中医类、四级手术类、护理类、精神类和部分矛盾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重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共调整项目528项。四是医保联动“保衔接”。调整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确保了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同时,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在原普外科、妇科等40个住院手术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范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扩增至131个病种,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二级以上医院。

  2017年9月,我市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2018年余姚市成为省级试点县(市),通过改革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8年12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视频会议,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我市医共体建设。目前,全市共组建了25个医共体。建立县域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43个。市县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10家市级医院共全面托管16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专科托管17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明确2019年市级医院长期派驻下沉专家200人,县域医共体下沉专家300人。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源,全面小康之基。人人健康,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群众的期盼。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牢记“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持续推进“5+1”重大攻坚战提档升级,全面深化健康宁波建设,为人人享有与我市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而不懈努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波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稿源: 2019-09-17 16:03:46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

  70年甬医蝶变  70年初心不忘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卫生健康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0年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一路砥砺奋进,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包括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在内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从疫病频发到控制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从看病难到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到拥有品牌学科,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一项项令人瞩目的进步汇聚成卫生健康事业整体的蝶变,书写着党和政府本着为民初心,率领全市人民为实现健康梦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让群众加强预防少生病

  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疫病频发。俗语称:“一到农历七月半,疟疾痢疾又霍乱”。当时我市主要的烈急性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流行的地方病有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新中国成立后,市县两级先后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全面加强隔离治疗、病媒消杀、饮食饮水卫生、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几十年防疫人的努力,解放前长期流行的古典型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早已消灭,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丝虫病、消除碘缺乏病、疟疾等也已消除。同时,我市还建立完善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服务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的监督监测体系,不断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院前急救和献血用血体系,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新世纪后,我市吸取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建成启用现代化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抗击了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疫情。2018年,我市以提升健康素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打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重点,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健康宁波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2018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2810.62/10万降至205.95/10万,报告死亡率则从27.50/10万降至0.63/10万;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1955年的12/10万降至2.39/10万,婴儿死亡率则由1955年的的6.1‰降至1.98‰,均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61岁,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7岁高出4.6岁,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浙江省测算数38岁)的两倍多。

  二、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让群众有地方看病

  解放后,市政府接管了公立医院、民办医院和美资津贴医院,进行初步整顿和扩建,到60年代初,基本形成一个分级分工、防治结合的医疗保健网。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各级政府总投入633.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9.56%,在城乡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药品检验等专业机构,医疗资源快速增长。2005年—2015年,我市建设完成了两个“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包括明州医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市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等20个项目,实现了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升级换代。2014年,我市加大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力度,在市场准入、人才支持、监管体系等方面大力推进民间资本办医,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

  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医疗机构总数4252个。全市拥有三甲医院8家,三乙医院12家,等级医院数量及三甲医院数量均高居浙江省各地市之首(省级医院除外)。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50家。每个街道或每3-10万人口都拥有一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拥有一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537家、村卫生室1870家。基本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2018年,我市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3871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6292人,其中基层共注册全科医生3939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8名。2010年,宁波市本级被省政府授予首批“卫生强市”称号,2013年,我市所辖区县市实现“卫生强县(市)区”满堂红。

  三、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让群众看得好病

  解放初,一般医院只设内、外、妇产科,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主要收治内科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只能做阑尾、疝等手术。改革开放后,我市大力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出现多个“首例”高难度手术,各科诊疗水平由诊疗常见病逐步向高、难、深方向发展。1982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泌尿科顾明祥医护团队成功完成宁波地区首例同种异体肾移植。1998年,市妇女儿童医院周黎明医护团队实施的全市第一例(IVF-ET)试管婴儿临床妊娠成功,并于次年6月25日诞生。1999年,李惠利医院张志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浙江省第二例、宁波市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李惠利医院陆才德团队独立实施宁波市首例肝移植手术。2005年,李惠利医院邵国丰团队开展省内第一例单肺移植。

  2018年,我市启动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共建学科10个、市级医疗卫生品牌学科10个、市级重点(扶植)学科4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区域专病中心16个。仅2018年,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登记101项,科技获奖36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1篇。从反映学科综合实力的病例组合指数来看,2019年一季度市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分别居全省28家三甲综合医院第3、5位,市妇儿医院、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和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位居全省15家妇幼保健院第2、3、6位。全省68个重点病种里,市第一医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科大华美医院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5个病种位居全省第一位,另有5个病种位居第二位、12个病种位居第三位。

  四、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创新,让群众看病更放心便捷

  进入新世纪,随着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加快了医药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4年,我市被国务院医改办等五部委确定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6年,又先后被列为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城市及浙江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地区,以及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17年,我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4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县、市之一和全国首批15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之一。

  近年来,我市按照“控总量、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多措并举科学控费“控总量”。开展公立医院重点指标监控,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近三年我市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均控制在省考核目标内(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医院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幅度均控制在5%以下)。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2017年我市率先选择采购量较大的40种药品进行临床应用监控,同时在三级医院中开展18 种高值耗材使用监控。二是创新实施药品耗材采购宁波规则“挤水分”。共完成5批次1436个产品的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幅43.15%。完成3批次药品集中采购,平均降幅为15%左右。三是分类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结构”。2018年6月,宁波市全面启动市级及各区县(市)级公立医院首轮医疗服务改革调整。包括: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价格、降低中药饮片价格、降低检查检验类收费标准,调整诊查费、中医类、四级手术类、护理类、精神类和部分矛盾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重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共调整项目528项。四是医保联动“保衔接”。调整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确保了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同时,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在原普外科、妇科等40个住院手术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范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病种扩增至131个病种,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二级以上医院。

  2017年9月,我市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2018年余姚市成为省级试点县(市),通过改革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8年12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视频会议,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我市医共体建设。目前,全市共组建了25个医共体。建立县域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43个。市县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10家市级医院共全面托管16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专科托管17家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明确2019年市级医院长期派驻下沉专家200人,县域医共体下沉专家300人。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源,全面小康之基。人人健康,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群众的期盼。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牢记“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持续推进“5+1”重大攻坚战提档升级,全面深化健康宁波建设,为人人享有与我市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而不懈努力。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