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宁波   图片   对话   体育   时尚   女性   娱乐   汽车   股市   旅游   健康   教育   军事   论坛   宁波帮
  影院   广播   电视   亲子   时评   游戏   房产   人才   民营   美食   理财   科技   生活   党教   社区   博客   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视频直播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新闻发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9年09月16日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新闻发布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十年来,宁波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诚教育使命,肩负社会期盼,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与港城宁波真情守望,各级教育纵向衔接,各类教育协同发展,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教育保障更加坚实,教育贡献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高速路,闯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创业路,铺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惠民路!

  七十年来,宁波的基础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满堂红”,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以一市之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方阵,被誉为技能大赛的“宁波现象”;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七十年来,宁波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组团式”“全链式”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模式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帮困助学温暖甬城,智慧教育享誉全国,交流合作牵手世界,创新开展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信用等级评估,在全省、全国唱响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宁波模式、宁波速度、宁波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育发展更趋优质均衡。全市共有中小学校737所、在校生78.6万人,特教学校10所、在校生1070人,幼儿园1220所、在园儿童28.97万人。(一)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全市形成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种类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市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96.5%,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88.4%,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专任教师持证率达98.1%。(二)义务教育均衡公平。科学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深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建设,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逐步缩小。各区县(市)全部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满堂红”。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三)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全市共有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55所,其中省一级示范普通高中16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建设,累计建成市级精品选修课程283门,省级精品课程181门。近年来,宁波高考升学率、一段率稳居全省前列。

  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我市共有高校16所(不含武警海警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5.6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4万人,培养层次涵盖了从专科到博士多层次学历教育。(一)优化顶层设计,建设高水平大学。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出台《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宁波工程学院跻身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试点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等4所学校入选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入选省重点(优质)建设高职院校,宁波教育学院转型为“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细化聚智引才,加速推进弯道超车。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开建。合作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研究生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中国行动中心等高端机构。广纳高端人才,近两年高校先后引进5名全职院士。在甬高校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到43.3%。(三)深化同频共振,服务区域发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海洋学院和食品与药学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医药高专、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别落户北仑、慈溪、奉化、象山、杭州湾新区。对接我市“246”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投入1.87亿元建设57个市级重点学科、86个重点专业。全市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

  三、职业教育协同卓越长期保持国内领先。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国家级、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8所,在校生6.6万人。(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全市有48个省级示范专业、31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教育部首个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改革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二)产教协同校企合作成效明显。在全国率先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实施办法,率先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全市有省市示范(骨干、重点)专业68个,宁波牵头成立国内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和首批服务宁波“中国制造2025”校企联盟。(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累累。“十二五”至今,累计输送毕业生20万左右,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双证书获取率90%以上,自主创业学生比例达10%,本地就业率达90%以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先后落户古林职高和宁波技师学院,北仑职高等学校获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古林职高一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终身教育更加开放便捷。全市拥有社区大学、市级成人学校各1所,县级社区学院10所,独立建制的乡镇(街道)成人学校114所,村(社区)级成人学校教学点数2570个,构建起市、县、镇、村四个层级和学校、行业、社区、网络四大系统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一)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2015年,《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宁波依法开展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单位。全市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实验区2个,省级学习型区县(市)8个、现代化成校27所、成人教育品牌27个。连续14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并成功承办了“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二)推动市民素质提升。在国内率先开展选送优秀农民进高校进修培训工作,累计培养优秀农民917名。成立“农村社区(CLC)终身学习研究所”,启动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推出“文化百科大讲堂”“新市民之家”等培训项目。老年教育实体班级数达2233班,注册老年学员71244人。(三)服务企业人才培养。先后建成宁波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实施企业职工培训补助政策。全市各类成人院校年均完成各级各类培训350余万人次。建成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宁波)培训孵化中心,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

  五、民办教育发展有序健康规范。全市共有民办学校1016所,在校生35万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245所,民办教育实现非学历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全覆盖。在国内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实施意见》,激发了教育活力。《意见》实施四年来,我市民间资本累计投入教育14.54亿元,其中民办中小学校18所,民办幼儿园157所,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420所。通过建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制度、开展诚信办学星级评估、建立“白名单”“黑名单”制度、风险防控综合保险等全国创先的做法,逐步将培训机构管理疏导归流。

  六、教育改革接续发力。(一)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公办背景民办学校招生,实施以办学地审批和电脑派位为主要方式的招生政策,教育生态得到优化。(二)高等教育多元治理。建成国内第一个高教园区,创办新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率先探索“国有民办”体制,在甬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办学模式多样。(三)师德师风全面好转。健全师德养成体系,建成首批8个师德教育基地,涌现出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姚仁汉、“最美摆渡人”张翎飞、到大山深处支教的周秀芳等培师德典型。完善师德失范通报机制和曝光平台,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制度,对有偿补课等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教书育人风气更加清朗。(四)高校思政区域创新。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创新做法“米娜工作室”获孙春兰副总理肯定,“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活动构建了全社会协同,全方位育人的区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样本。(五)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系完备。构建了“新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担任班主任满30年的教师”等班主任专业成长和岗位荣誉体系。

  七、开放合作步伐不断加快。立足自身优势,开阔办学格局,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一)国际交流合作走在全省前列。宁波是中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与教育部签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创建中国第一所供应链创新学院;设立和举办4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成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国际科研合作基地,举办6个境外办学机构。全市各类学校与境外120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在甬高校国际学生达5369人,聘请近1300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二)智慧教育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市有国家、省级各类信息化、数字化示范校(基地)60所,宁波中小学“智慧校园”139所。建成智慧教育门户网站和云平台、学习平台、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三大平台,为广大师生和市民免费提供了110余万个教育教学资源、77万余个“网络学习空间”,最高日点击量突破12万人次。“甬上云淘”智慧教育品牌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优秀典型案例,宁波经验在全国推广。

稿源: 编辑: 李霞君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 关闭窗口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浪)
市政府
市纪委市监委
市人大常委会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委政研室
市委改革办
市委编办
市委军民融合办
市台办
市直机关工委
市信访局
市委老干部局
市委党校
市委党史研究室
市档案馆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
市民宗局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建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商务局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市卫生健康委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审计局
市外办
市国资委
市市场监管局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医疗保障局
市人防办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市大数据局
市口岸办
市支援合作局
市服务业发展局
市能源局
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保税区管委会
大榭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石化开发区管委会
市政务办
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
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
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市社科院(市社科联)
市机关事务局
市供销社
市农科院
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
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文联
市科协
市侨联
市残联
市贸促会
各县(市)区新闻发言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新闻发布

稿源: 2019-09-16 21:11:43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新闻发布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十年来,宁波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诚教育使命,肩负社会期盼,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与港城宁波真情守望,各级教育纵向衔接,各类教育协同发展,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教育保障更加坚实,教育贡献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高速路,闯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创业路,铺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惠民路!

  七十年来,宁波的基础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满堂红”,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以一市之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方阵,被誉为技能大赛的“宁波现象”;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七十年来,宁波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组团式”“全链式”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模式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帮困助学温暖甬城,智慧教育享誉全国,交流合作牵手世界,创新开展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信用等级评估,在全省、全国唱响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宁波模式、宁波速度、宁波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育发展更趋优质均衡。全市共有中小学校737所、在校生78.6万人,特教学校10所、在校生1070人,幼儿园1220所、在园儿童28.97万人。(一)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全市形成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种类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市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96.5%,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88.4%,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专任教师持证率达98.1%。(二)义务教育均衡公平。科学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深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建设,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逐步缩小。各区县(市)全部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满堂红”。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三)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全市共有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55所,其中省一级示范普通高中16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建设,累计建成市级精品选修课程283门,省级精品课程181门。近年来,宁波高考升学率、一段率稳居全省前列。

  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我市共有高校16所(不含武警海警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5.6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4万人,培养层次涵盖了从专科到博士多层次学历教育。(一)优化顶层设计,建设高水平大学。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出台《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宁波工程学院跻身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试点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等4所学校入选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入选省重点(优质)建设高职院校,宁波教育学院转型为“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细化聚智引才,加速推进弯道超车。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开建。合作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研究生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中国行动中心等高端机构。广纳高端人才,近两年高校先后引进5名全职院士。在甬高校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到43.3%。(三)深化同频共振,服务区域发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海洋学院和食品与药学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医药高专、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别落户北仑、慈溪、奉化、象山、杭州湾新区。对接我市“246”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投入1.87亿元建设57个市级重点学科、86个重点专业。全市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

  三、职业教育协同卓越长期保持国内领先。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国家级、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8所,在校生6.6万人。(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全市有48个省级示范专业、31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教育部首个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改革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二)产教协同校企合作成效明显。在全国率先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实施办法,率先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全市有省市示范(骨干、重点)专业68个,宁波牵头成立国内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和首批服务宁波“中国制造2025”校企联盟。(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累累。“十二五”至今,累计输送毕业生20万左右,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双证书获取率90%以上,自主创业学生比例达10%,本地就业率达90%以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先后落户古林职高和宁波技师学院,北仑职高等学校获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古林职高一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终身教育更加开放便捷。全市拥有社区大学、市级成人学校各1所,县级社区学院10所,独立建制的乡镇(街道)成人学校114所,村(社区)级成人学校教学点数2570个,构建起市、县、镇、村四个层级和学校、行业、社区、网络四大系统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一)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2015年,《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宁波依法开展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单位。全市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实验区2个,省级学习型区县(市)8个、现代化成校27所、成人教育品牌27个。连续14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并成功承办了“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二)推动市民素质提升。在国内率先开展选送优秀农民进高校进修培训工作,累计培养优秀农民917名。成立“农村社区(CLC)终身学习研究所”,启动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推出“文化百科大讲堂”“新市民之家”等培训项目。老年教育实体班级数达2233班,注册老年学员71244人。(三)服务企业人才培养。先后建成宁波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实施企业职工培训补助政策。全市各类成人院校年均完成各级各类培训350余万人次。建成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宁波)培训孵化中心,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

  五、民办教育发展有序健康规范。全市共有民办学校1016所,在校生35万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245所,民办教育实现非学历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全覆盖。在国内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实施意见》,激发了教育活力。《意见》实施四年来,我市民间资本累计投入教育14.54亿元,其中民办中小学校18所,民办幼儿园157所,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420所。通过建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制度、开展诚信办学星级评估、建立“白名单”“黑名单”制度、风险防控综合保险等全国创先的做法,逐步将培训机构管理疏导归流。

  六、教育改革接续发力。(一)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公办背景民办学校招生,实施以办学地审批和电脑派位为主要方式的招生政策,教育生态得到优化。(二)高等教育多元治理。建成国内第一个高教园区,创办新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率先探索“国有民办”体制,在甬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办学模式多样。(三)师德师风全面好转。健全师德养成体系,建成首批8个师德教育基地,涌现出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姚仁汉、“最美摆渡人”张翎飞、到大山深处支教的周秀芳等培师德典型。完善师德失范通报机制和曝光平台,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制度,对有偿补课等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教书育人风气更加清朗。(四)高校思政区域创新。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创新做法“米娜工作室”获孙春兰副总理肯定,“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活动构建了全社会协同,全方位育人的区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样本。(五)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系完备。构建了“新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担任班主任满30年的教师”等班主任专业成长和岗位荣誉体系。

  七、开放合作步伐不断加快。立足自身优势,开阔办学格局,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一)国际交流合作走在全省前列。宁波是中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与教育部签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创建中国第一所供应链创新学院;设立和举办4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成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国际科研合作基地,举办6个境外办学机构。全市各类学校与境外120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在甬高校国际学生达5369人,聘请近1300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二)智慧教育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市有国家、省级各类信息化、数字化示范校(基地)60所,宁波中小学“智慧校园”139所。建成智慧教育门户网站和云平台、学习平台、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三大平台,为广大师生和市民免费提供了110余万个教育教学资源、77万余个“网络学习空间”,最高日点击量突破12万人次。“甬上云淘”智慧教育品牌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优秀典型案例,宁波经验在全国推广。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