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铸辉煌  逐梦前行谱新篇

  ——镇海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镇海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  林伟明

  改革开放40年来,镇海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锁定目标、担当实干,持之以恒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全区经济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趋靓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大幅提升,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宏的奋进之歌。

  一、40年奋斗创造了跨越发展的镇海成绩

  (一)经济规模快速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来,镇海区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产业等优势,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经济发展水平迈向中高端。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34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924.87亿元,增长近690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85元增长到2017年的40.03万元,增长近510倍,是市均水平的3倍,位列全市首位。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0.3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4.4亿元,增长近336倍。镇海以全市2.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9%的地区生产总值和5%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1.8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90.78亿元,增长15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3.9:64.9:11.2调整为2017年的0.7:74.8:24.5。工业经济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40年来,镇海工业从量变到质变,走过了“镇海加工”到“镇海制造”再到“镇海创造”的发展历程。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8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49.58亿元,增长800多倍,进入全省工业强县综合评价前15名。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35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82家;累计培育中国驰名商标8个、省著名商标40个、浙江名牌27个。形成了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1”产业格局。石化区加快绿色循环发展,2017年实现产值1700亿元、利税461亿元,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绿色园区”。紧固件、轴承和液压马达等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紧固件产量约占全国的1/16。“两化融合”指数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试点区。服务业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大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创意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城市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0.4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73.2亿元,增长400多倍。“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基本建成,物流枢纽港获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称号,成功创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建成投用,2017年完成交易额865亿元。航运业迅速发展,总运力达225.5万吨,跃居全市第一。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招宝山景区、九龙湖景区、郑氏十七房、宁波帮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农业实现由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3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5亿元,增长19倍。加快“一带三区五基地”建设,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6个。打造“镇蜜”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保持在70%以上。推进“机器换人”、“设施换地”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3.5%,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发展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向开放融合的转变。大胆引进来、走出去,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市率先成立走出去企业联合会和走出去企业服务中心,与全球197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超过1000家企业从事对外贸易相关业务,全区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2.67亿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69.8亿美元。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备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51家,投资总额93.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97亿美元,LG、阿克苏诺贝尔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镇海。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五。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区属GDP的比重达3.4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34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企业研发中心222家。人才总量达14.7万人,累计引培市级以上“千人”、“万人”计划人才36名。建成博士后工作站9家、院士工作站7家,每万名人才拥有量居全市前列。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列入全国文化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名单,获评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产业园获评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镇海i设计小镇入选省级创建名单,石墨烯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中科院大学材料研究生院等平台落户。成功举办全球创新设计大会、“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等科创赛事。

  (二)生态建设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始终把生态环境整治作为第一战略,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交出了“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的优异答卷。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80年代初就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环境保护监测站。2003年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在2007年、2014年和2018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区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区内5个镇(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整治修复力度大。十八大以来,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清洁空气、节能减排等专项行动。狠抓煤尘、有机废气整治,在全省首推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完成镇海电厂等企业烟气排放脱硫脱硝改造,困扰群众多年的煤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降尘量基本达到较整治前下降90%的目标。2017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1.6%。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全区地表水中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以每年20%、10%的幅度下降,通过“清三河”、剿灭劣V类水达标验收,全区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接近100%。在全市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1100余家企业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工业园区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达98%。生态环境提升效果好。注重从生态防御到生态提升的转换,1990年启动花园型城区创建,进入新世纪以后,加快推进“森林镇海”建设,2017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9%,人均绿地面积16.5平方米,为全市最高。宁波植物园成为休闲新热点,结束了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没有植物园的历史。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严。建立全市首家环境监控中心,构建区域环境高科技自动化监控体系,目前监控联网企业达172家,污染源数据监控点位463个、视频监控点位211个,大气、地表水自动监测布点密度全省最高。健全了实时查处、环保公众参与等机制,推行第三方环境监理服务。

  (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北部中心形象显现

  以高起点规划为引导,主动接轨宁波市区域战略发展,全面拉开城区框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区面积持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率达到81%,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形象初显。镇海新城快速崛起。目前已与东部新城、南部新城等一起,被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六大都市中心之一。累计完成百余个建设项目,各类投资超700亿元,建成或在建市政道路60余公里,医疗、教育、公园等配套项目30余个,商务楼宇面积约80万平方米,高品质住宅小区40余个。骆驼老街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市单体量最大,将打造集“文、商、旅、居”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滨海古城呈现新貌。加快招宝山老城品质提升,过去五年实施背街小巷、老小区改造等各类项目近40个,总投资超100亿元。2017年,在保存老城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又投资138亿元启动招宝山老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乡村振兴打造样板。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九龙湖镇、澥浦镇双双入选国家级重点镇。全力创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编制区域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累计投入资金118亿元,实施农房改造项目40个。全面开展高标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清洁美化家园”行动,建立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四季果蔬采摘游精品线路10余条,建成各类农业休闲点36个。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至2017年末,我区已建成“一环一射”(宁波绕城高速、甬舟高速)、“六横六纵”道路网络,推进铁路货运北环线及轨道交通2号线、5号线建设,公路网总里程达到664公里,道路密度达27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六个镇(街道)均可在10分钟内上高速,村村通公交,打造了轻轨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位一体”交通出行模式。

  (四)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民生保障切实加强

  始终把发展重心聚集在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人民生活极大改善。4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比1978年的196元增长了16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82元,比1978年的295元增长了200倍。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39.4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45.26平方米。社会保障日臻完善。推进全民参保,实现养老、医疗保障城乡并轨,2017年末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57%、98.97%和90%,居全市前列。引进保险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全省首创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全国首创独生子女父母照护保险。高龄老人生活津贴标准为全省最高。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成医养一体老年康复中心、“新三宝”服务社。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三年行动,成为全国首个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区。教育事业做强品牌。教育投入占比全市最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等优质蓬勃发展。率先在全省通过“两基”、“两高”评估,首批通过省教育强区评估,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区认定,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6个镇(街道)全部通过“省教育强镇(街道)”评估。全区高考一段上线率47.3%。医疗卫生全面提质。高质量推进健康镇海建设,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联体改革步伐,建立以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区级医院加强与沪杭甬三甲医院合作,持续提升医疗技术和质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各类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70个增加到2017年的239个,卫生机构床位从701张增加到241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从1101人增加到3508人。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深化“厚德镇海”建设,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深入推进“文化名区”建设,打造了“雄镇大舞台”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文化精品创作取得突破,多部作品获中宣部和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广场舞蹈《九龙柱》获全国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镇海龙鼓队、十里红妆等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建成区文化艺术中心、绿轴体育公园等重点文化设施,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首批“书香城区”和“浙江省文化先进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九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达到国内马拉松A类赛事标准,被评为省体育强区。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全省率先构建“一微带四微”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三治”融合的镇海样本。成功创建“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获得“促进中国社区建设事业重大贡献奖”、“全国区街镇社会治理自主创新成果百花奖”。深入推进“平安镇海”建设,夺取“平安银鼎”,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四平台一中心”,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管理,发布全国首款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APP平台“宁波·e乡”。行政服务更加便民。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布改革事项1209项,覆盖率达98.7%,发出全市首张全程“零跑动”电子营业执照。审批验收全环节提速达50%,不动产登记受理环节提速逾60%,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长不超过22个工作日。

  二、40年实践凝练的宝贵经验启示

  40年风雨历程,40年创新实践,为我们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实践启示我们,高举旗帜、找准路子,是推进发展的首要前提。40年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保持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确保了发展的正确方向。回顾我区发展历程,80年代提出建设成为宁波市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的发展目标;90年代提出建设城郊型农业、港口型工业、花园型城区和建设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沿海明星城区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先后提出推进“三带三区”建设、“五做一加强”发展要求,实施“五大工程”和打造“四大基地”发展任务,以及“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战略要求;进入新时代后,提出“港口强区、品质之城”的建设目标,作出了“四驱动四提升”战略安排。总体看,我区发展战略符合镇海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实际,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深化创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实践启示我们,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是推进发展的制胜法宝。总结40年来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最关键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解放思想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金钥匙”,以思想上的“破冰”引领行动上的“突围”。解放思想,让我们保持了敢闯敢试、创新开拓的勇气,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活力。多年来,我们始终在“闯”中开辟新路,在“试”中探索前进:实行农村多种经营,奠定了勤劳致富的基础;大办社队工业,点燃了经济发展的星星之火;乡镇企业改制,为港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施“以港兴区”战略,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通道;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加速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多元化建办社会事业,有效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解放思想,让我们保持了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锐气,塑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以及投融资、财政、资源要素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红利大大释放。尤其是近年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排头兵姿态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危化品道路运输监控平台、网格化管理、“亩均论英雄”等改革经验被国家及省市推广。解放思想,让我们保持了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激发了攀高比强的昂扬斗志。克服“小富即安、自我满足”的心态,在横向、纵向中找差距,在全市全省中找位置,敢拼敢争,上马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了多个实力强劲的工业园区,有力推动了镇海高质量发展。

  ——实践启示我们,抢抓机遇、合力破难,是推进发展的有效保障。始终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汇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加强与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联系,形成了镇海籍“宁波帮”和帮镇海人士参与支持镇海建设发展的生动局面。加强与驻镇部省属企业的对接,构建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临港物流和海洋工程建筑业为特色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大力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推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制约。在顺境中,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逆境中,我们创造条件,迎难而进。尤其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当成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期,一手抓实体经济发展,有效落实各项降本减负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发展压力;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以“马上办”和“钉钉子”的精神,狠抓“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特色小镇等重点工作落实,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聚力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建设,着力打造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取得了新的成效。

  ——实践启示我们,践行宗旨、造福群众,是推进发展的价值导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施“解难创优”工作。坚持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就业、社保、医疗、生态环境、住房、就学等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构筑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形成了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勇立时代潮头谱写发展新篇章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起点眺望未来,我们将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决胜期、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按照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镇海区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力推进港口强区品质之城建设新征程的决定》的部署安排,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再创辉煌。

  从现在到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始终锚定“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六个浙江”的具体部署以及“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四驱动、四提升”战略,加快推进“一区两带三园”建设,全面抓好改革开放、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维护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开创“港口强区、品质之城”建设新篇章。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分两个阶段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个阶段,在2020年到2035,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夯实生态环境基础,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率先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水平全国领先,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发展质效更高、城市品质更优、生态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强区。

镇海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稿源: 2018-11-08 15:19:42

  砥砺奋进铸辉煌  逐梦前行谱新篇

  ——镇海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镇海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  林伟明

  改革开放40年来,镇海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锁定目标、担当实干,持之以恒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全区经济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趋靓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大幅提升,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宏的奋进之歌。

  一、40年奋斗创造了跨越发展的镇海成绩

  (一)经济规模快速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来,镇海区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产业等优势,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经济发展水平迈向中高端。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34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924.87亿元,增长近690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85元增长到2017年的40.03万元,增长近510倍,是市均水平的3倍,位列全市首位。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0.3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4.4亿元,增长近336倍。镇海以全市2.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9%的地区生产总值和5%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1.8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90.78亿元,增长15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3.9:64.9:11.2调整为2017年的0.7:74.8:24.5。工业经济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40年来,镇海工业从量变到质变,走过了“镇海加工”到“镇海制造”再到“镇海创造”的发展历程。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8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49.58亿元,增长800多倍,进入全省工业强县综合评价前15名。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35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82家;累计培育中国驰名商标8个、省著名商标40个、浙江名牌27个。形成了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1”产业格局。石化区加快绿色循环发展,2017年实现产值1700亿元、利税461亿元,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绿色园区”。紧固件、轴承和液压马达等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紧固件产量约占全国的1/16。“两化融合”指数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试点区。服务业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大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创意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城市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0.4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73.2亿元,增长400多倍。“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基本建成,物流枢纽港获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称号,成功创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建成投用,2017年完成交易额865亿元。航运业迅速发展,总运力达225.5万吨,跃居全市第一。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招宝山景区、九龙湖景区、郑氏十七房、宁波帮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农业实现由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3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5亿元,增长19倍。加快“一带三区五基地”建设,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6个。打造“镇蜜”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保持在70%以上。推进“机器换人”、“设施换地”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3.5%,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发展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向开放融合的转变。大胆引进来、走出去,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市率先成立走出去企业联合会和走出去企业服务中心,与全球197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超过1000家企业从事对外贸易相关业务,全区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2.67亿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69.8亿美元。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备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51家,投资总额93.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97亿美元,LG、阿克苏诺贝尔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镇海。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五。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区属GDP的比重达3.4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34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企业研发中心222家。人才总量达14.7万人,累计引培市级以上“千人”、“万人”计划人才36名。建成博士后工作站9家、院士工作站7家,每万名人才拥有量居全市前列。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列入全国文化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名单,获评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产业园获评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镇海i设计小镇入选省级创建名单,石墨烯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中科院大学材料研究生院等平台落户。成功举办全球创新设计大会、“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等科创赛事。

  (二)生态建设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始终把生态环境整治作为第一战略,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交出了“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的优异答卷。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80年代初就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环境保护监测站。2003年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在2007年、2014年和2018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区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区内5个镇(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整治修复力度大。十八大以来,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清洁空气、节能减排等专项行动。狠抓煤尘、有机废气整治,在全省首推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完成镇海电厂等企业烟气排放脱硫脱硝改造,困扰群众多年的煤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降尘量基本达到较整治前下降90%的目标。2017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1.6%。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全区地表水中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以每年20%、10%的幅度下降,通过“清三河”、剿灭劣V类水达标验收,全区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接近100%。在全市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1100余家企业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工业园区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达98%。生态环境提升效果好。注重从生态防御到生态提升的转换,1990年启动花园型城区创建,进入新世纪以后,加快推进“森林镇海”建设,2017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9%,人均绿地面积16.5平方米,为全市最高。宁波植物园成为休闲新热点,结束了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没有植物园的历史。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严。建立全市首家环境监控中心,构建区域环境高科技自动化监控体系,目前监控联网企业达172家,污染源数据监控点位463个、视频监控点位211个,大气、地表水自动监测布点密度全省最高。健全了实时查处、环保公众参与等机制,推行第三方环境监理服务。

  (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北部中心形象显现

  以高起点规划为引导,主动接轨宁波市区域战略发展,全面拉开城区框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区面积持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率达到81%,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形象初显。镇海新城快速崛起。目前已与东部新城、南部新城等一起,被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六大都市中心之一。累计完成百余个建设项目,各类投资超700亿元,建成或在建市政道路60余公里,医疗、教育、公园等配套项目30余个,商务楼宇面积约80万平方米,高品质住宅小区40余个。骆驼老街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市单体量最大,将打造集“文、商、旅、居”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滨海古城呈现新貌。加快招宝山老城品质提升,过去五年实施背街小巷、老小区改造等各类项目近40个,总投资超100亿元。2017年,在保存老城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又投资138亿元启动招宝山老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乡村振兴打造样板。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九龙湖镇、澥浦镇双双入选国家级重点镇。全力创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编制区域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累计投入资金118亿元,实施农房改造项目40个。全面开展高标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清洁美化家园”行动,建立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四季果蔬采摘游精品线路10余条,建成各类农业休闲点36个。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至2017年末,我区已建成“一环一射”(宁波绕城高速、甬舟高速)、“六横六纵”道路网络,推进铁路货运北环线及轨道交通2号线、5号线建设,公路网总里程达到664公里,道路密度达27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六个镇(街道)均可在10分钟内上高速,村村通公交,打造了轻轨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位一体”交通出行模式。

  (四)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民生保障切实加强

  始终把发展重心聚集在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人民生活极大改善。4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比1978年的196元增长了16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82元,比1978年的295元增长了200倍。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39.4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45.26平方米。社会保障日臻完善。推进全民参保,实现养老、医疗保障城乡并轨,2017年末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57%、98.97%和90%,居全市前列。引进保险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全省首创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全国首创独生子女父母照护保险。高龄老人生活津贴标准为全省最高。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成医养一体老年康复中心、“新三宝”服务社。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三年行动,成为全国首个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区。教育事业做强品牌。教育投入占比全市最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等优质蓬勃发展。率先在全省通过“两基”、“两高”评估,首批通过省教育强区评估,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区认定,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6个镇(街道)全部通过“省教育强镇(街道)”评估。全区高考一段上线率47.3%。医疗卫生全面提质。高质量推进健康镇海建设,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联体改革步伐,建立以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区级医院加强与沪杭甬三甲医院合作,持续提升医疗技术和质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各类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70个增加到2017年的239个,卫生机构床位从701张增加到241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从1101人增加到3508人。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深化“厚德镇海”建设,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深入推进“文化名区”建设,打造了“雄镇大舞台”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文化精品创作取得突破,多部作品获中宣部和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广场舞蹈《九龙柱》获全国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镇海龙鼓队、十里红妆等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建成区文化艺术中心、绿轴体育公园等重点文化设施,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首批“书香城区”和“浙江省文化先进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九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达到国内马拉松A类赛事标准,被评为省体育强区。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全省率先构建“一微带四微”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三治”融合的镇海样本。成功创建“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获得“促进中国社区建设事业重大贡献奖”、“全国区街镇社会治理自主创新成果百花奖”。深入推进“平安镇海”建设,夺取“平安银鼎”,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四平台一中心”,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管理,发布全国首款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APP平台“宁波·e乡”。行政服务更加便民。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布改革事项1209项,覆盖率达98.7%,发出全市首张全程“零跑动”电子营业执照。审批验收全环节提速达50%,不动产登记受理环节提速逾60%,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长不超过22个工作日。

  二、40年实践凝练的宝贵经验启示

  40年风雨历程,40年创新实践,为我们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实践启示我们,高举旗帜、找准路子,是推进发展的首要前提。40年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保持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确保了发展的正确方向。回顾我区发展历程,80年代提出建设成为宁波市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的发展目标;90年代提出建设城郊型农业、港口型工业、花园型城区和建设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沿海明星城区发展目标;进入新世纪先后提出推进“三带三区”建设、“五做一加强”发展要求,实施“五大工程”和打造“四大基地”发展任务,以及“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战略要求;进入新时代后,提出“港口强区、品质之城”的建设目标,作出了“四驱动四提升”战略安排。总体看,我区发展战略符合镇海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实际,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深化创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实践启示我们,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是推进发展的制胜法宝。总结40年来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最关键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解放思想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金钥匙”,以思想上的“破冰”引领行动上的“突围”。解放思想,让我们保持了敢闯敢试、创新开拓的勇气,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活力。多年来,我们始终在“闯”中开辟新路,在“试”中探索前进:实行农村多种经营,奠定了勤劳致富的基础;大办社队工业,点燃了经济发展的星星之火;乡镇企业改制,为港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施“以港兴区”战略,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通道;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加速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多元化建办社会事业,有效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解放思想,让我们保持了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锐气,塑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以及投融资、财政、资源要素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红利大大释放。尤其是近年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排头兵姿态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危化品道路运输监控平台、网格化管理、“亩均论英雄”等改革经验被国家及省市推广。解放思想,让我们保持了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激发了攀高比强的昂扬斗志。克服“小富即安、自我满足”的心态,在横向、纵向中找差距,在全市全省中找位置,敢拼敢争,上马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了多个实力强劲的工业园区,有力推动了镇海高质量发展。

  ——实践启示我们,抢抓机遇、合力破难,是推进发展的有效保障。始终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汇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加强与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联系,形成了镇海籍“宁波帮”和帮镇海人士参与支持镇海建设发展的生动局面。加强与驻镇部省属企业的对接,构建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临港物流和海洋工程建筑业为特色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大力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推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制约。在顺境中,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逆境中,我们创造条件,迎难而进。尤其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当成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期,一手抓实体经济发展,有效落实各项降本减负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发展压力;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以“马上办”和“钉钉子”的精神,狠抓“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特色小镇等重点工作落实,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聚力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建设,着力打造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取得了新的成效。

  ——实践启示我们,践行宗旨、造福群众,是推进发展的价值导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施“解难创优”工作。坚持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就业、社保、医疗、生态环境、住房、就学等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构筑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形成了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勇立时代潮头谱写发展新篇章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起点眺望未来,我们将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决胜期、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按照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镇海区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力推进港口强区品质之城建设新征程的决定》的部署安排,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再创辉煌。

  从现在到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始终锚定“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六个浙江”的具体部署以及“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四驱动、四提升”战略,加快推进“一区两带三园”建设,全面抓好改革开放、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维护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开创“港口强区、品质之城”建设新篇章。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分两个阶段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个阶段,在2020年到2035,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夯实生态环境基础,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率先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水平全国领先,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发展质效更高、城市品质更优、生态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强区。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