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宁波   图片   对话   体育   时尚   女性   娱乐   汽车   股市   旅游   健康   教育   军事   论坛   宁波帮
  影院   广播   电视   亲子   时评   游戏   房产   人才   民营   美食   理财   科技   生活   党教   社区   博客   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视频直播
 
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8年11月01日

  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海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谭国洪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沧桑巨变,40年辉煌成就。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分三个部分:一是历史性成就,二是基本经验,三是未来发展展望。

  一、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海曙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失时机抓住发展机遇,用足用好中心城区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以融合推动发展、以发展促进融合,成功走出了一条海曙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90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50.1亿元,是1990年的229.2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1%;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GDP达到1164.5亿元,居全省第八位。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从1990年的520元增加到2015年的184599元,是1990年的355.0倍;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186197元,是全市平均的1.1倍。财政总收入从1985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0.2亿元,是1985年的401.0倍;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3.8亿元。海曙以占全市6.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1.8%的GDP。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从1990年的4.2:36.3:59.5演变为2015年的0:19.9:80.1。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39.3:59.3,初步形成以智能经济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临空经济和体验经济为特色的现代都市经济发展体系。201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5.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1%,培育了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5.1亿元和108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5%和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9亿元,居全省第四位。

  3.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94492家,其中民营企业40752家,注册资本1826.9亿元,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0.2%;个体工商户49288户,资金数额25.2亿元。全区有“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家,数量居各县市区第一位。近年来,相继设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重大开放平台,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653亿元,入选全省十大外贸强区。截至目前,共有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1500家,1995年以来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合计分别达到16亿美元、11.6亿美元。

  4.创新驱动成果突出

  创新创业生态全面优化,R&D支出从2010年的5.0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2.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0年的61件提高到2017年的469件,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创新主体梯队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末,全区共有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841家、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研究机构体系逐步优化,拥有基础性研究机构12家、应用型研究机构18家、产业化研究机构(市级以上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18家、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4家。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超过6万人、高技能人才1.7万人、市级3315计划以上人才32名。

  (二)城乡建设的主要成就

  1.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海曙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区域面积扩大到595.5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2.6万,城市能级、城市品质大幅提升。鄞奉片区、月湖西区等重点区块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全面提质,集士港卫星城快速发展、初成规模,其他镇(乡)街道联动发展,形成“一心两带三圈”的区域空间结构和“东商西绿中高新”的产业发展布局。

  2.城乡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83.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2:1,低于全省平均的2.05∶1。狠抓城乡精细管理,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创成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区”,章水镇、龙观乡分别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市级样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拆除旧房411万平方米、新房主体结顶795万平方米,建成省级及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风景线(精品线)4条、A级景区村庄29个,涌现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李家坑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村。

  3.城乡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现有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铁路宁波站等一批重大交通枢纽,全部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975公里,公路网密度164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全市平均,初步构筑起“十一横十一纵三联络”的综合交通网。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车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了1小时交通圈。智慧城区建设领跑全市,网络设施布局持续优化,建成全国首个区级政务数据整合应用平台,荣获“十二五”中国智慧政务领军城区。积极融入全市“三江六岸”建设,城市主轴——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姚江、奉化江等堤防水利工程完成建设,段塘碶闸站、剡江堤防维修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沿江生态景观明显改善。

  (三)社会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1.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482元,为全国的1.63倍,是1990年的30.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为全国的2.44倍,是1990年的26.1倍。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45.3平方米。稳妥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精准实施社保参保扩面,截至2017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4万人、45.7万人、32.3万人、34.4万人和30.4万人,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4%、99.4%,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持续改善住房保障,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66万平方米。实施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扶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新型社会救助项目,设立全市首个综合性公益聚集地,试行和推广政府购买巨灾保险制度。

  2.公共服务实现快速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行“集团化办学”等办学机制,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特殊教育的社区融合教学模式被誉为“中国样本”,相继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等荣誉称号。加强健康海曙建设,深化“六医”统筹,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全市推广,基层医疗机构签约预约门诊实现全覆盖,相继荣获全国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城乡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实现城市10分钟健身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宁波国际攀岩大师赛等高规格赛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40%以上,成为“全国健身球操之乡”。

  3.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在国内率先推进居委会直选,创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两大机制,成立全省首家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相继获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社会工作创新示范区,81890求助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被列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全国示范点。持续推进“平安海曙”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刑事发案、信访总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连续17年下降,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区)”称号,荣获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平安金鼎”。

  4.政府自身建设有效推进

  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有效落实,连续3年获评“省级法治县(市、区)工作示范单位”。强化“美丽乡村,无法不美”品牌,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2个。加快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成效明显,政务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全省率先推出审批“考级制”,创新“无差别全科受理”、国地税联合办理、银行代办工商登记、网格员代跑等服务模式,全域实现“一窗受理”服务,迈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新阶段。

  (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1.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加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区话剧中心挂牌成立,区文化体育中心、区档案馆、集士港文体中心、鄞江文体中心、章水文体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建成文化礼堂78家。集士港镇被授予浙江省“文化强镇”,集士港镇、古林镇被授予浙江省“书香城镇”,高桥镇芦港村被授予全国“书香社区”称号。精心组织各类文艺精品节目,获得全国、省、市各级荣誉500余件,连续4届获得全国“群星奖”,形成“书香海曙”、文化惠民“百川工程”、《千年海曙》、宁波国际微电影节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2.历史文化保护取得成效

  深化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现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7条、博物馆纪念馆18家,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大西坝)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354个,数量居全市首位。文化旅游持续发展,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成功,五龙潭、梁祝、浙东大竹海等景区吸引力稳步提升。

  3.文创产业发展效益凸显

  文创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7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近3000家,规(限)上文创企业实现增加值43.6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3.7%。“创客157”文创园入围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鼓楼沿被评为省级文创街区,1844艺术生活中心被评为市级文创园,现有8家市级培育文创园区,数量居全市第一。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1.环境质量总体趋好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2017年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90%,环境空气质量按综合指数计算居全市第五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7.8%,同比上升47.8个百分点,全区9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和重酸雨区全面消除。截至2017年末,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21.4%和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

  2.环境治理有力推进

  围绕水、气、土壤等重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被评为美丽宁波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纵深推进“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河水体治理和涉水行业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应治理村基本实现全覆盖,月湖、江厦、鼓楼街道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始终保持100%达标,获评全市“五水共治”考核优秀单位。全面打响“生活垃圾分类提升、扫除”攻坚战,中心城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100%和55.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开展“厕所革命”,2017年完成103座公厕改造提升。

  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有效整治了一批僵尸企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培育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链,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上升5个百分点以上。2010-2017年,海曙区单位GDP能耗同比累计下降超32%,能源“双控”成效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二、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海曙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顺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紧密结合区域实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飞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形成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

  (一)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魄力。一直以来,海曙抢抓历史机遇、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发展步伐,进一步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实现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改革创新同行。上世纪80年代,海曙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机遇,全面推广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乡镇企业活力迸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后,海曙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得到跨越提升。进入新世纪后,海曙深入实施“两高两区”建设,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实施以来,海曙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争当“五个排头兵”的战略部署,以一流的状态、一流的劲头,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新征程。

  (二)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海曙大力弘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改革精神,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努力做到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持续激发区域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各领域全面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体制、城市管理、基层自治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均卓有成效,“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更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通关节。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设了一批创业创新产业园,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奠定扎实基础。

  (三)始终坚持融合提升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海曙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1984年第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坚持“城乡一体、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战略,推进城乡要素均衡流动、合理配置,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的目标。2016年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资源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为突破口,大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推动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四)始终坚持产业先行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作为城市客厅、交通门户的区位优势,以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天一广场、和义大道、东鼓道、奥特莱斯等商业载体不断提升发展,带动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有效辐射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坚持“强工活商重农”的发展理念,在保持传统商贸强区优势的基础上,抢抓“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建设等契机,依托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望春工业园区、月湖金汇小镇等平台,以智能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一产基质优异、二产基础雄厚、三产快速发展”的产业特征。

  (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结合起来,初步建立区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社会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医疗、教育等方面优质资源数量和质量领跑全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城市精细管理、“无欠薪海曙”等区域品牌巩固提升,81890、居家养老、社会组织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更是全国有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曙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和民生事业统筹发展,社会治理与生态治理协调并进,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赢”格局。

  三、海曙未来发展的展望

  从现在到2020年,是海曙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创新驱动、统筹融合、高端引领、生态优先、和谐共享,做强长板、补齐短板,大力发展高端化大产业,建设功能性大平台,推进支撑性大项目,构建品质化大城区,繁荣包容性大文化,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力打造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宁波“名城名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分两个阶段提升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能级,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强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争先进位、追求卓越。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全面建成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强区。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着力建设更加发达、更具知名度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成为更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强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走在前列。

稿源: 编辑: 李霞君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 关闭窗口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浪)
官方微博
(腾讯)
市委
市人大常委会
市政府
市政协
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委政研室
市委农办
市委台办
市编委办
市直机关党工委
市信访局
市委老干部局
市委党史研究室
市委党校
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
市民族宗教局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环保局
市规划局
市住建委
市城管局
市交通委
市水利局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
市商务委
市文广新局
市卫计委
市审计局
市海洋渔业局
市粮食局
市旅游局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质监局
市安监局
市外办
市侨办
市法制办
市口岸打私办
市人防办
市经合局
市金融办
市国资委
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文联
市贸促会
市红十字会
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宁波保税区管委会
大榭开发区管委会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管委会
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
东部新城建设指挥部
机场迁建工程指挥部
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
市铁路建设指挥部
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
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
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
市社科院
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宁波海关
各县(市)区新闻发言人
 

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稿源: 2018-11-01 15:29:25

  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海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谭国洪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沧桑巨变,40年辉煌成就。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分三个部分:一是历史性成就,二是基本经验,三是未来发展展望。

  一、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海曙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失时机抓住发展机遇,用足用好中心城区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以融合推动发展、以发展促进融合,成功走出了一条海曙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90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50.1亿元,是1990年的229.2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1%;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GDP达到1164.5亿元,居全省第八位。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从1990年的520元增加到2015年的184599元,是1990年的355.0倍;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186197元,是全市平均的1.1倍。财政总收入从1985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0.2亿元,是1985年的401.0倍;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3.8亿元。海曙以占全市6.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1.8%的GDP。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从1990年的4.2:36.3:59.5演变为2015年的0:19.9:80.1。行政区划调整后,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39.3:59.3,初步形成以智能经济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临空经济和体验经济为特色的现代都市经济发展体系。201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5.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1%,培育了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5.1亿元和108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5%和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9亿元,居全省第四位。

  3.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94492家,其中民营企业40752家,注册资本1826.9亿元,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0.2%;个体工商户49288户,资金数额25.2亿元。全区有“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家,数量居各县市区第一位。近年来,相继设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重大开放平台,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653亿元,入选全省十大外贸强区。截至目前,共有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1500家,1995年以来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合计分别达到16亿美元、11.6亿美元。

  4.创新驱动成果突出

  创新创业生态全面优化,R&D支出从2010年的5.0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2.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0年的61件提高到2017年的469件,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创新主体梯队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末,全区共有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841家、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研究机构体系逐步优化,拥有基础性研究机构12家、应用型研究机构18家、产业化研究机构(市级以上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18家、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4家。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超过6万人、高技能人才1.7万人、市级3315计划以上人才32名。

  (二)城乡建设的主要成就

  1.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海曙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区域面积扩大到595.5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2.6万,城市能级、城市品质大幅提升。鄞奉片区、月湖西区等重点区块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全面提质,集士港卫星城快速发展、初成规模,其他镇(乡)街道联动发展,形成“一心两带三圈”的区域空间结构和“东商西绿中高新”的产业发展布局。

  2.城乡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83.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2:1,低于全省平均的2.05∶1。狠抓城乡精细管理,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创成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区”,章水镇、龙观乡分别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市级样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拆除旧房411万平方米、新房主体结顶795万平方米,建成省级及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风景线(精品线)4条、A级景区村庄29个,涌现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李家坑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村。

  3.城乡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现有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铁路宁波站等一批重大交通枢纽,全部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975公里,公路网密度164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全市平均,初步构筑起“十一横十一纵三联络”的综合交通网。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四车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了1小时交通圈。智慧城区建设领跑全市,网络设施布局持续优化,建成全国首个区级政务数据整合应用平台,荣获“十二五”中国智慧政务领军城区。积极融入全市“三江六岸”建设,城市主轴——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姚江、奉化江等堤防水利工程完成建设,段塘碶闸站、剡江堤防维修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沿江生态景观明显改善。

  (三)社会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1.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482元,为全国的1.63倍,是1990年的30.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为全国的2.44倍,是1990年的26.1倍。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45.3平方米。稳妥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精准实施社保参保扩面,截至2017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4万人、45.7万人、32.3万人、34.4万人和30.4万人,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4%、99.4%,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持续改善住房保障,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66万平方米。实施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扶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新型社会救助项目,设立全市首个综合性公益聚集地,试行和推广政府购买巨灾保险制度。

  2.公共服务实现快速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行“集团化办学”等办学机制,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特殊教育的社区融合教学模式被誉为“中国样本”,相继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等荣誉称号。加强健康海曙建设,深化“六医”统筹,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全市推广,基层医疗机构签约预约门诊实现全覆盖,相继荣获全国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城乡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实现城市10分钟健身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宁波国际攀岩大师赛等高规格赛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40%以上,成为“全国健身球操之乡”。

  3.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在国内率先推进居委会直选,创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两大机制,成立全省首家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相继获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社会工作创新示范区,81890求助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被列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全国示范点。持续推进“平安海曙”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刑事发案、信访总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连续17年下降,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区)”称号,荣获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平安金鼎”。

  4.政府自身建设有效推进

  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有效落实,连续3年获评“省级法治县(市、区)工作示范单位”。强化“美丽乡村,无法不美”品牌,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2个。加快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成效明显,政务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全省率先推出审批“考级制”,创新“无差别全科受理”、国地税联合办理、银行代办工商登记、网格员代跑等服务模式,全域实现“一窗受理”服务,迈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新阶段。

  (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1.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加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区话剧中心挂牌成立,区文化体育中心、区档案馆、集士港文体中心、鄞江文体中心、章水文体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建成文化礼堂78家。集士港镇被授予浙江省“文化强镇”,集士港镇、古林镇被授予浙江省“书香城镇”,高桥镇芦港村被授予全国“书香社区”称号。精心组织各类文艺精品节目,获得全国、省、市各级荣誉500余件,连续4届获得全国“群星奖”,形成“书香海曙”、文化惠民“百川工程”、《千年海曙》、宁波国际微电影节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2.历史文化保护取得成效

  深化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现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7条、博物馆纪念馆18家,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大西坝)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354个,数量居全市首位。文化旅游持续发展,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成功,五龙潭、梁祝、浙东大竹海等景区吸引力稳步提升。

  3.文创产业发展效益凸显

  文创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7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近3000家,规(限)上文创企业实现增加值43.6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3.7%。“创客157”文创园入围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鼓楼沿被评为省级文创街区,1844艺术生活中心被评为市级文创园,现有8家市级培育文创园区,数量居全市第一。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1.环境质量总体趋好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2017年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90%,环境空气质量按综合指数计算居全市第五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7.8%,同比上升47.8个百分点,全区9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和重酸雨区全面消除。截至2017年末,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21.4%和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

  2.环境治理有力推进

  围绕水、气、土壤等重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被评为美丽宁波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纵深推进“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河水体治理和涉水行业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应治理村基本实现全覆盖,月湖、江厦、鼓楼街道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始终保持100%达标,获评全市“五水共治”考核优秀单位。全面打响“生活垃圾分类提升、扫除”攻坚战,中心城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100%和55.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开展“厕所革命”,2017年完成103座公厕改造提升。

  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有效整治了一批僵尸企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培育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链,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上升5个百分点以上。2010-2017年,海曙区单位GDP能耗同比累计下降超32%,能源“双控”成效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二、海曙改革开放40周年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海曙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顺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紧密结合区域实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飞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形成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

  (一)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魄力。一直以来,海曙抢抓历史机遇、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发展步伐,进一步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实现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改革创新同行。上世纪80年代,海曙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机遇,全面推广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乡镇企业活力迸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后,海曙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得到跨越提升。进入新世纪后,海曙深入实施“两高两区”建设,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实施以来,海曙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争当“五个排头兵”的战略部署,以一流的状态、一流的劲头,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新征程。

  (二)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海曙大力弘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改革精神,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努力做到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持续激发区域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各领域全面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体制、城市管理、基层自治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均卓有成效,“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更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通关节。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设了一批创业创新产业园,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奠定扎实基础。

  (三)始终坚持融合提升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海曙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1984年第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坚持“城乡一体、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战略,推进城乡要素均衡流动、合理配置,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的目标。2016年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资源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为突破口,大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推动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四)始终坚持产业先行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作为城市客厅、交通门户的区位优势,以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天一广场、和义大道、东鼓道、奥特莱斯等商业载体不断提升发展,带动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有效辐射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坚持“强工活商重农”的发展理念,在保持传统商贸强区优势的基础上,抢抓“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建设等契机,依托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望春工业园区、月湖金汇小镇等平台,以智能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一产基质优异、二产基础雄厚、三产快速发展”的产业特征。

  (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结合起来,初步建立区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社会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医疗、教育等方面优质资源数量和质量领跑全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城市精细管理、“无欠薪海曙”等区域品牌巩固提升,81890、居家养老、社会组织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更是全国有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曙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和民生事业统筹发展,社会治理与生态治理协调并进,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赢”格局。

  三、海曙未来发展的展望

  从现在到2020年,是海曙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创新驱动、统筹融合、高端引领、生态优先、和谐共享,做强长板、补齐短板,大力发展高端化大产业,建设功能性大平台,推进支撑性大项目,构建品质化大城区,繁荣包容性大文化,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力打造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宁波“名城名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分两个阶段提升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能级,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强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争先进位、追求卓越。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全面建成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强区。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示范中心城区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着力建设更加发达、更具知名度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成为更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强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走在前列。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