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稳步推进创新转型,经济运行呈现稳中缓升、回暖趋好态势。上半年,大部分指标和重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5.1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服务业分别增长6.2%和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4.9亿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5元,分别增长9.9%和11.1%,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

  一、创新驱动成效明显,经济运行亮点凸现

  (一)创新转型进展良好

  一是工业转型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61.4亿元,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和7.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1%,南车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等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项目基本建成。二是创新驱动成效显现。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2%,新产品产值率23.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授权发明专利1211件,增长22.1%。新材料科技城和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加快。三是新兴服务业取得突破。推进电子商务“一城两区一中心”建设,京东、甲骨文等40多家企业进驻电商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甬易”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式上线。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发展良好。甬商所完成交易额2165.2亿元,增长212%;航交所、世贸通、船货网等一批智慧物流平台交易额快速增长;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增长9.5%和12.5%,其中海铁联运增长15.8%。

  (二)有效投资顺利推进

  深入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行政审批和资源要素配置制度改革,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分列全省第二、第五。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42.8亿元,增长17.1%,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24.1%、10.5%和23.8%,非国有投资占比62.9%。重点工程进度良好,三年行动计划157个市本级资金投入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69.2亿元和635.5亿元,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机场三期等60个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环城南路快速路和北环快速路进入主线施工扫尾阶段;城际铁路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三)开放合作不断拓展

  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和企业专项帮扶行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92.4亿美元,增长2.8%,出口332.8亿美元,增长7.5%,其中对欧盟、美国出口分别增长11.8%和9.4%,机电产品持续回升,增长4.9%。开放合作稳步推进,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2个,实际利用外资22.4亿美元,增长24.5%;累计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118家,核准中方投资额10.3亿美元,增长16.8 %。成功举办中东欧十六国促进经贸合作部长级会议和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吸引16个国家180家企业参展,意大利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并开始动建。宁波象保合作区启动建设。浙商回归引进项目303个,实际到位资金268.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1.3%。

  (四)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上半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9亿元,增长12%,其中生存类、发展类、时尚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9%、36.2%,10.1%。住宿、餐饮实现止跌回升,限上住宿业零售额、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3%和16.6%。乡村消费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增长43%。休闲旅游、农家乐等新消费热点涌现。

  (五)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城乡社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13%、15.8%、10%和12.5%,均超过预算支出平均水平。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中,市奥体中心、市图书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等基本完工。年初确定的十方面42项民生实事工程稳步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良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在甬高校毕业生初次签约率76.2%,城镇登记失业率1.95%,社保覆盖面继续扩大。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8357套,竣工13410套,分别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的143.1%和89.4%。新一轮医疗改革逐步深入,公立医院改革列入国家试点城市。

  二、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发展趋势总体向好

  下阶段,我市经济发展既面临较多的困难和压力,也存在不少新的机遇。从有利方面看,发展环境总体稳中向好,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不少支撑平稳缓升的条件,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55.4,创近年来新高;二是国内宏观经济平缓回升,定向宽松和区间管理政策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全国PMI指数创年内高点,下半年宏观政策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仍然很大;三是我市企业转型步伐加快,效益逐步走出低谷,下半年多个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产也将带来新的增量。从不利方面看,经济运行中一些结构性和趋势性问题短期难以根本扭转,一是制造业需求不足、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直接影响企业效益;二是对外贸易增长总体还比较乏力,进口下滑势头尚未遏制;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面临考验,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新开工项目增速持续放缓;四是金融、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定风险,不良率上升势头当前虽得到一定遏制,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防控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压力依然较大,房地产短期内回升压力较大。总体预期,下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向好势头,但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三、突破关键瓶颈制约,强化重大转型举措

  下阶段,在深化落实年初各项工作部署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抓好关键瓶颈突破,强化重大转型举措,坚定不移扩总量、促增量、提质量,决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年红”,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围绕重大政策抓实效。开展专项督查,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进行整改和问责,重点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加大企业清费减负力度,制定出台普惠性的企业减负办法。抓好运行风险的防控处置,尽快摸清资金链、担保链风险涉险企业家底,落实风险化解政策举措;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旧城危房改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二是围绕有效投资抓服务。对照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时间表”,扩大“五水共治”、现代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方面的投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穿山港区支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地下空间开发,促进有效投资提速增量。

  三是围绕内外市场抓拓展。继续办好宁波购物节、美食节等大型商贸会展活动;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信用消费和夜市经济;继续加快“一城两区一中心”建设,推进电子商务示范集聚工程;培育休闲、养老、民生商贸等新消费热点。完善外贸企业扶持政策,培育服务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深化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加快创新示范区建设。

  四是围绕战略机遇抓谋划。结合“十三五”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谋划,打造电子商务、海铁联运、城市物流、城市产业功能区等产业集聚新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出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增强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做好规划编制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申报工作。按照市委重点改革任务分工和2014年工作要点,分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意见,落实配套保障,强化督查考评,统筹推进简政放权、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民间资本准入、政府购买服务等一批重大改革。

  五是围绕社会民生抓改善。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基层人力社保服务平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促进人力资源培训产业化;深入推进养老保障扩面、提标和转移接续工作,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强化医疗、教育等改革创新,推进十大医疗设施建设,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启动校企合作、职普融通等示范项目建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大气污染防治、“五水共治”等工作要求,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