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视频直播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新闻发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4-05-20 15:59:19报料热线:81850000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0日10:00

  发布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发布 人:朱 达 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5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正式开通试运营。1号线一期工程的开通,将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筑公共交通大动脉,提高市民出行质量、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具体发布三方面内容:

  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概况

  宁波轨道交通线网以三江片为核心,以跨三江、连三片、沿三轴为指导思想,规划三主三辅六条线、形成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网,线网全长247.5公里。2008年8月,宁波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

  第一轮建设规划(2008—2015年)包括1号线一期、二期、2号线一期,建成后形成轨道交通“十”字骨架,线路总长72.1公里。2008年12月,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2009年6月26日,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1号线一期工程是东西走向的重要骨干线,西起鄞州区高桥镇,沿中山路敷设,东至东环南路止,自西向东依次贯穿鄞州、海曙、江东及东部新城等,工程线路全长20.878公里,共设车站20座,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5座,平均站间距1.08公里。全线设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一座,江南停车场一座,指挥控制中心一处,樱花公园、望春主变二座。

  全线共设5个换乘车站:

  望春桥站与6号线换乘,

  大卿桥站与4号线换乘,

  鼓楼站与2号线换乘,

  樱花公园站与3号线换乘,

  海晏北路站与5号线换乘。

  轨道交通是我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城市基础性设施工程,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高难度、高关注度的系统工程。1号线一期工程自2009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参建单位和建设者合力克服了施工组织、安全保障、房屋拆迁、管线迁移、交通疏解等诸多难题,总体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第一,贯穿了以人为本、人文地铁的建设理念。大量采用方便舒适的双向扶梯、残疾人电梯、盲道等人性化设施;在各车站周边设置公交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站和自行车停车位,力求“零换乘”。引入商用运营商4G通信服务,自动售检票系统兼容宁波甬城通IC卡,方便市民乘车。全线设全封闭声屏障1.9公里,在居民和商业等敏感地段设置减震降噪措施。车站装修结合地域特点以抽象艺术化的水流为文化载体贯穿全线,高架车站采用“扬帆起航”的造型,部分车站里设置了能映射宁波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墙。

  第二、实现了软土地质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控。宁波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都是在高压缩性和易流变软土中开挖。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宁波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基坑开挖,第一道支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严格控制结构变形;盾构采用精细化施工、通用环管片排版、同步注浆,隧道成功穿越天宁寺塔、鼓楼等文物区和奉化江。五年来,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出土350万方, 15个地下车站均无重大安全质量问题。

  第三、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了“工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混凝土集料整形、密实性结构等设计,制造出抗渗、抗裂、体积稳定性优良的高耐久性混凝土,在工程实施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正线铺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在高铁领域应用的CPⅢ控制网,轨道仪配套全站仪测量技术,实现轨道三维坐标的精确定位,达到精调轨道的几何状态。在1号线一期全线首次在国内实现三维管线综合设计,建立了完备的三维数字化信息档案,为打造数字化轨道交通奠定基础。

  第四、“共建文明和谐工程”成效明显。1号线一期各标段施工单位及驻地项目部与17个街道、39个社区签订了共建责任书,与周边学校、银行、医院等24家单位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共建的范围、规模和成效在轨道交通行业居于前列。共建各方以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和谐共建为主要内容,携手结对,结为“亲家”,共同形成了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动。

  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筹备情况及开通试运营的时间与范围

  按照“建设为运营”的理念,我市轨道交通早在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初期,就启动了运营筹备工作。

  目前,工程已完成各项综合及专项验收工作,基本完成了系统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经过3个月空载试运行,线路、供电、机电、车辆、信号、通信等设备设施运行平稳、良好,达到国标要求。4月26-29日,经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评审,1号线一期工程具备试运营基本条件。

  根据五年工程筹划和目前工程运营筹备情况,开通试运营范围为1号线一期全线20个车站、控制中心以及天童庄车辆基地。按照1号线一期运营安排,2014年开通初期全天运营15个小时,首班车为6:30,末班车为21:30。高峰时段工作日为上午7:00~9:00、下午17:00~19:00,节假日10:00~19:00,行车间隔高峰期7分15秒,平峰期8分40秒。工作日、节假日采用不同的运行图。平均旅行速度32.6公里∕小时,全线正常运行时间约38分钟(含中间站停站时间)。

  关于轨道交通的票价政策,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已经予以发布,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于票卡,在运营初期,乘客可使用在车站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的单程票,也可直接使用甬城通IC卡。市民卡因为正在技术升级,直接使用仍需一段时间。

  为了保障开通后的运营安全,目前,我市已经制定了轨道交通运营各级应急预案,组织了多场次的应急演练,成立了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立了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综合管理体系,努力为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 李霞君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新闻发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4-05-20 15:59:19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0日10:00

  发布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发布 人:朱 达 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5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正式开通试运营。1号线一期工程的开通,将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筑公共交通大动脉,提高市民出行质量、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具体发布三方面内容:

  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概况

  宁波轨道交通线网以三江片为核心,以跨三江、连三片、沿三轴为指导思想,规划三主三辅六条线、形成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网,线网全长247.5公里。2008年8月,宁波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

  第一轮建设规划(2008—2015年)包括1号线一期、二期、2号线一期,建成后形成轨道交通“十”字骨架,线路总长72.1公里。2008年12月,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2009年6月26日,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1号线一期工程是东西走向的重要骨干线,西起鄞州区高桥镇,沿中山路敷设,东至东环南路止,自西向东依次贯穿鄞州、海曙、江东及东部新城等,工程线路全长20.878公里,共设车站20座,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5座,平均站间距1.08公里。全线设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一座,江南停车场一座,指挥控制中心一处,樱花公园、望春主变二座。

  全线共设5个换乘车站:

  望春桥站与6号线换乘,

  大卿桥站与4号线换乘,

  鼓楼站与2号线换乘,

  樱花公园站与3号线换乘,

  海晏北路站与5号线换乘。

  轨道交通是我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城市基础性设施工程,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高难度、高关注度的系统工程。1号线一期工程自2009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参建单位和建设者合力克服了施工组织、安全保障、房屋拆迁、管线迁移、交通疏解等诸多难题,总体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第一,贯穿了以人为本、人文地铁的建设理念。大量采用方便舒适的双向扶梯、残疾人电梯、盲道等人性化设施;在各车站周边设置公交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站和自行车停车位,力求“零换乘”。引入商用运营商4G通信服务,自动售检票系统兼容宁波甬城通IC卡,方便市民乘车。全线设全封闭声屏障1.9公里,在居民和商业等敏感地段设置减震降噪措施。车站装修结合地域特点以抽象艺术化的水流为文化载体贯穿全线,高架车站采用“扬帆起航”的造型,部分车站里设置了能映射宁波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墙。

  第二、实现了软土地质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控。宁波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都是在高压缩性和易流变软土中开挖。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宁波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基坑开挖,第一道支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严格控制结构变形;盾构采用精细化施工、通用环管片排版、同步注浆,隧道成功穿越天宁寺塔、鼓楼等文物区和奉化江。五年来,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出土350万方, 15个地下车站均无重大安全质量问题。

  第三、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了“工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混凝土集料整形、密实性结构等设计,制造出抗渗、抗裂、体积稳定性优良的高耐久性混凝土,在工程实施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正线铺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在高铁领域应用的CPⅢ控制网,轨道仪配套全站仪测量技术,实现轨道三维坐标的精确定位,达到精调轨道的几何状态。在1号线一期全线首次在国内实现三维管线综合设计,建立了完备的三维数字化信息档案,为打造数字化轨道交通奠定基础。

  第四、“共建文明和谐工程”成效明显。1号线一期各标段施工单位及驻地项目部与17个街道、39个社区签订了共建责任书,与周边学校、银行、医院等24家单位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共建的范围、规模和成效在轨道交通行业居于前列。共建各方以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和谐共建为主要内容,携手结对,结为“亲家”,共同形成了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动。

  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筹备情况及开通试运营的时间与范围

  按照“建设为运营”的理念,我市轨道交通早在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初期,就启动了运营筹备工作。

  目前,工程已完成各项综合及专项验收工作,基本完成了系统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经过3个月空载试运行,线路、供电、机电、车辆、信号、通信等设备设施运行平稳、良好,达到国标要求。4月26-29日,经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评审,1号线一期工程具备试运营基本条件。

  根据五年工程筹划和目前工程运营筹备情况,开通试运营范围为1号线一期全线20个车站、控制中心以及天童庄车辆基地。按照1号线一期运营安排,2014年开通初期全天运营15个小时,首班车为6:30,末班车为21:30。高峰时段工作日为上午7:00~9:00、下午17:00~19:00,节假日10:00~19:00,行车间隔高峰期7分15秒,平峰期8分40秒。工作日、节假日采用不同的运行图。平均旅行速度32.6公里∕小时,全线正常运行时间约38分钟(含中间站停站时间)。

  关于轨道交通的票价政策,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已经予以发布,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于票卡,在运营初期,乘客可使用在车站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的单程票,也可直接使用甬城通IC卡。市民卡因为正在技术升级,直接使用仍需一段时间。

  为了保障开通后的运营安全,目前,我市已经制定了轨道交通运营各级应急预案,组织了多场次的应急演练,成立了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立了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综合管理体系,努力为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李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