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目标 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稿源:   2011-12-13 12:42:17报料热线:81850000

  (2011年12月13日)

  市住建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方锡彪

  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是今年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加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着眼于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空间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正确应对浙江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宁波都市经济圈作为浙江省重大城市发展战略机遇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逐步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加快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推动城市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全面实施以来,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一是中心城区发展提速。中心城区33个重点区块,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6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4.6%。南塘河历史街区、月湖西区历史街区、老外滩延伸区块等一批重点功能区块相继开工;江北中央商务区块、北仑西部城区、甬江南岸区块、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长丰滨江休闲区、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等区块完成部分重点工程、整体区块稳步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部新城、南部新城、北仑滨海新城(春晓、梅山)、镇海新城以高起点、高品质引领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新高度;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孝文街区整体改造、江南都市商务区、江东核心滨水区、姚江北岸、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及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等区块着力理顺开发机制、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中心城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与内涵得到进一步彰显,现代化大都市框架格局初步形成。到2011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底的215平方公里预计扩大至281平方公里左右,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4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稳步提升一个百分点。

  二是南北两翼发展加速。以《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为基础的规划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以《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为核心的区域规划体系编制完成。杭州湾新区、慈溪文化商务区、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奉化滨海新城、三门湾区域、象山大目湾区域等南北两翼十大重点区块加速推进。十大区块累计完成投资1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一批重要跨区域民生工程相继建成,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环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资源互相协作,社会事业加快融合,同城效应逐步显现。

  三是100个重大基础设施快速推进。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速,城区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以明州大桥5月5日竣工通车,标志着“五路四桥”全面建成,11条绕城高速连接线大部分建成投用,机场快速干道已于10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南北环快速路全面建设,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已交付13条断头路。轨道交通一号线和二号线正在一期工程主体施工,一批公交专用道和场站设施得到改造投用,公交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其中,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工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杭甬客运专线宁波段、宁波枢纽北环线、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铁路项目按计划推进;姚江干流堤防加固工程、奉化县江下游段防洪工程、镇海东排南线工程、慈溪郑徐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滨江绿带、院士桥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到2011年末中心城区道路总里程预计达145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4.52平方米,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7.6%和10.1%。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卫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首批7个卫星城“扩权强镇”各项改革陆续到位,“人、财、力”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卫星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日益增强。以“百千工程”为龙头,实施“千村绿化”、“千里清水河道”、“万村千乡市场”、“农村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建设。2011年新创建全面小康村45个,农房“两改”工作完成拆迁2.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住房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4万户。

  五是人居环境日趋优美。环保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三级污水处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日污水处理能力由2006年的37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144万吨。宁波南区污水处理厂等5个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先后建成,5个县(市)实现集中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7.%,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6%。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内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整治126条,“两横两纵”街景整治圆满完成,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优化升级,具有宁波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99%,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34.6%,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88平方米。

  六是城建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总规实施评估,启动宁波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着力破解城市发展空间制约难题,开展宁波中心城外围组团空间发展研究;以宁波全域都市化规划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区域统筹规划;深化完善杭州湾新区、象山港、三门湾规划,加强对卫星城规划工作指导,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编制;深化近期建设规划,推进“三江六岸”三大系统改造提升规划,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引领与指导作用。

  七是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城管”建设深入实施,市、区两级系统平台建成投用,覆盖面积137.6平方公里。“智慧城管”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建立了空间地理信息、统一视频监控、统一定位管理、统一呼叫、基础数据服务等五大支撑体系,开发建设了智慧城管核心业务、队伍管理、智能管控和公共服务等四大应用系统,基本形成一市六区智慧城管平台框架。执法工作属地化建设深入推进,以“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为特色的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基层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社会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宁波城市管理义工协会成效明显。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庄伊岚纠错:171964650@qq.com

围绕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目标 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稿源: 2011-12-13 12:42:17

  (2011年12月13日)

  市住建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方锡彪

  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是今年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加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着眼于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空间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正确应对浙江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宁波都市经济圈作为浙江省重大城市发展战略机遇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逐步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加快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推动城市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全面实施以来,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一是中心城区发展提速。中心城区33个重点区块,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6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4.6%。南塘河历史街区、月湖西区历史街区、老外滩延伸区块等一批重点功能区块相继开工;江北中央商务区块、北仑西部城区、甬江南岸区块、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长丰滨江休闲区、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等区块完成部分重点工程、整体区块稳步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部新城、南部新城、北仑滨海新城(春晓、梅山)、镇海新城以高起点、高品质引领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新高度;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孝文街区整体改造、江南都市商务区、江东核心滨水区、姚江北岸、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及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等区块着力理顺开发机制、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中心城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与内涵得到进一步彰显,现代化大都市框架格局初步形成。到2011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底的215平方公里预计扩大至281平方公里左右,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4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稳步提升一个百分点。

  二是南北两翼发展加速。以《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为基础的规划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以《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为核心的区域规划体系编制完成。杭州湾新区、慈溪文化商务区、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奉化滨海新城、三门湾区域、象山大目湾区域等南北两翼十大重点区块加速推进。十大区块累计完成投资1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一批重要跨区域民生工程相继建成,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环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资源互相协作,社会事业加快融合,同城效应逐步显现。

  三是100个重大基础设施快速推进。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速,城区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以明州大桥5月5日竣工通车,标志着“五路四桥”全面建成,11条绕城高速连接线大部分建成投用,机场快速干道已于10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南北环快速路全面建设,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已交付13条断头路。轨道交通一号线和二号线正在一期工程主体施工,一批公交专用道和场站设施得到改造投用,公交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其中,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工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杭甬客运专线宁波段、宁波枢纽北环线、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铁路项目按计划推进;姚江干流堤防加固工程、奉化县江下游段防洪工程、镇海东排南线工程、慈溪郑徐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滨江绿带、院士桥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到2011年末中心城区道路总里程预计达145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4.52平方米,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7.6%和10.1%。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卫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首批7个卫星城“扩权强镇”各项改革陆续到位,“人、财、力”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卫星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日益增强。以“百千工程”为龙头,实施“千村绿化”、“千里清水河道”、“万村千乡市场”、“农村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建设。2011年新创建全面小康村45个,农房“两改”工作完成拆迁2.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住房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4万户。

  五是人居环境日趋优美。环保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三级污水处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日污水处理能力由2006年的37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144万吨。宁波南区污水处理厂等5个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收集系统先后建成,5个县(市)实现集中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7.%,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6%。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内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整治126条,“两横两纵”街景整治圆满完成,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优化升级,具有宁波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99%,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34.6%,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88平方米。

  六是城建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总规实施评估,启动宁波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着力破解城市发展空间制约难题,开展宁波中心城外围组团空间发展研究;以宁波全域都市化规划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区域统筹规划;深化完善杭州湾新区、象山港、三门湾规划,加强对卫星城规划工作指导,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编制;深化近期建设规划,推进“三江六岸”三大系统改造提升规划,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引领与指导作用。

  七是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城管”建设深入实施,市、区两级系统平台建成投用,覆盖面积137.6平方公里。“智慧城管”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建立了空间地理信息、统一视频监控、统一定位管理、统一呼叫、基础数据服务等五大支撑体系,开发建设了智慧城管核心业务、队伍管理、智能管控和公共服务等四大应用系统,基本形成一市六区智慧城管平台框架。执法工作属地化建设深入推进,以“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为特色的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基层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社会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宁波城市管理义工协会成效明显。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