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统一战线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彰显成效
稿源:   2011-01-18 09:11:00报料热线:8185000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去年以来,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把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作为服务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为促进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取得显著成效。

  一、围绕中心,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统战部门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和支持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献计出力。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23个重点课题,深入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调研成果。如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民建市委会提交了《关于打造宁波物联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就我市如何结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好物联网产业的谋篇布局提出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领导要求有关部门将此建议吸纳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通盘考虑。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市委统战部发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谋良策,《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建议》、《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等一批建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还积极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据统计,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2010年撰写专题调研报告56篇,提交人大议案、政协提案416件,其中集体提案56件,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二、教育引导,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提振信心

  非公有制经济是宁波的优势所在、活力所在,同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十分重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引导,使他们能够不断提振信心,积极主动地开展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形势教育与学习释惑相衔接,提振发展信心。在统一战线成员中广泛开展“树信心、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的形势教育活动,又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动员开展创先争优专题活动,定期出简报,并在市委统战部网站上开辟专栏,不断推动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市台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于2010年3月16至18日,邀请21家境内外媒体,开展“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宁波行”专题采访活动,深入报道在甬台资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行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转型的方法经验,采访报道政府部门在加强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亮点举措,刊发各类稿件50多篇,并将所刊发的稿件送到台商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起到了示范效应,进一步坚定台资企业的发展信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相关媒体的集中报道,宁波许多台资企业从中找到了与宁波民营企业优势互补的结合点,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服务业居多,据了解,仅北仑区域内就有20余家台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开展了技术产业合作。宁波市工商联与《宁波经济》杂志、宁波日报等联手,开展寻找“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宁波样本”活动,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借鉴。此外,我们还组织50名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优秀建设者”到北京大学培训,先后组织企业界105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较好地提升了企业的科学发展能力。

  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阔发展视野。我们树立“宁波以外就是外”的思想,组织非公企业参与“重庆•宁波周”、“海外宁波周”等重要经贸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利用浙洽会、服装节、宁波帮博物馆馆庆等重大节庆契机,邀请海外客商来甬参观考察企业并开展双向合作交流。去年市工商联先后组织11批350余家(次)企业参加外地来甬举办的各类招商推介活动;组织10批企业赴海南、成都等地考察投资环境,牵线达成投资金额2.3亿元。同时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赴欧洲、北美、中美洲地区实地考察,寻找合作商机,引进技术,开拓市场。

  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非公企业良好形象。紧密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8月我们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义行天下—甬商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内容包括组织全市10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结对1000户困难群众(即千商联千户)、深化村企结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和谐企业创建等。整个活动将持续到2012年10月结束。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全市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响应。通过资金帮扶、安排就业、技能培训和项目资助等形式,踊跃参与感恩行动。截止2010年底,我市已结对帮扶1576人,投入帮扶资金约1200万元(含实物),建立了180多个惠民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约8500万元。2010年,我部会同市工商联,组织全市非公经济人士继续深入开展以“弘扬光彩精神、促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光彩爱心月”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统战部、光彩事业促进会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访慰问弱势群众近万人次,捐助人民币3000多万元(含实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积极回报社会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自身的更好发展赢得了机遇,拓展了空间。

  四是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引导民营企业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家族企业自改革开放后已经成为我国民营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是历史的必然,不仅是企业内部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当前,很多宁波民营企业面临“二代”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成为一个影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对此我市统一战线在组织开展有关课题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导民营企业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如镇海区工商联组织率先举办了民营企业传承人培训班;慈溪市工商联通过发出倡议、举办培训、专题调研等形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由“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变。

  三、发挥优势,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引资引智

  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我市统战部门充分发挥好这一独特优势,通过设计各类活动载体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如市侨联深入实施“引智助业”计划,先后举办6届留学人员科技项目与民营企业对接会,累计有300余位留学人员携带400多个项目,与500多名民营企业家对接洽谈,10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为民营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鄞州区制订出台“海外人才为鄞服务计划”,成立“鄞州区海归之家”,达到“招来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效果,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全区已有40多家海外人才创业企业,成为推动该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借助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浙洽会、服装节等平台,积极开展引资引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牵线引荐项目37个,合同利用外资3.05亿美元,实到外资近1.2亿美元。慈溪市委统战部通过“走出去—联得起—打得响—引回来”的模式,加强异地商会建设,凝聚在外慈商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投资、共创品牌、共谋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象山县委统战部组织实施以“凝心聚力促发展,和衷共济谋跨越”为主题的“象山人与象山经济”系列活动,吸引不少在外象山人回乡投资创业。

  四、创新载体,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搭建平台

  我市各级统战部门通过创新各种载体,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遇到的具体困难。

  一是搭建融资平台。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我市统战部门在象山、宁海等地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通过指导基层商会建立各种形式的“互助资金会”,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宁海跃龙街道商会的“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成立以来,运作资金1690笔共计8亿多元,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有效帮助;鄞州姜山镇商会牵头筹资5000万元成立姜企担保公司,2010年上半年就为会员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服务50余次,累计金额1.7亿元;宁波市装饰材料商会获得了民生银行宁波市分行1亿元的授信,为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基层商会各类融资平台全年为中小企业转贷资金36亿元。

  二是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如市工商联会同有关单位开展“缓解企业用工难共同行动”,组织93家企业推出就业岗位2700个,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牵头成立了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搭建服务平台。余姚市工商联成立了商会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30多期,培训人数达3610人次。为会员企业开展专利事务咨询、专利申报服务,已帮助企业办理专利申请83件。海曙区工商联利用民生热线电话“81890”的现有资源,拓展功能,把为企业服务的各种咨询纳入其中,为辖区企业提供迅捷的服务。

  三是大力推进村企结对活动。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村企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帮扶农村发展,同时,农村也为企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形成了村企双赢,共建和谐新农村的良好局面。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在余姚举办了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在总结推广各地开展村企结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基础上,2010年底编印出版《村企结对百例》,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村企结对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效。据统计,全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对企业累计达5862家,落实共建项目4804个,协议或承诺出资累计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亿元,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统一战线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彰显成效

稿源: 2011-01-18 09:11:0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去年以来,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把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作为服务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为促进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取得显著成效。

  一、围绕中心,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统战部门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和支持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献计出力。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23个重点课题,深入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调研成果。如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民建市委会提交了《关于打造宁波物联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就我市如何结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好物联网产业的谋篇布局提出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领导要求有关部门将此建议吸纳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通盘考虑。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市委统战部发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谋良策,《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建议》、《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等一批建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还积极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据统计,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2010年撰写专题调研报告56篇,提交人大议案、政协提案416件,其中集体提案56件,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二、教育引导,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提振信心

  非公有制经济是宁波的优势所在、活力所在,同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十分重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引导,使他们能够不断提振信心,积极主动地开展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形势教育与学习释惑相衔接,提振发展信心。在统一战线成员中广泛开展“树信心、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的形势教育活动,又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动员开展创先争优专题活动,定期出简报,并在市委统战部网站上开辟专栏,不断推动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市台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于2010年3月16至18日,邀请21家境内外媒体,开展“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宁波行”专题采访活动,深入报道在甬台资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行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转型的方法经验,采访报道政府部门在加强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亮点举措,刊发各类稿件50多篇,并将所刊发的稿件送到台商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起到了示范效应,进一步坚定台资企业的发展信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相关媒体的集中报道,宁波许多台资企业从中找到了与宁波民营企业优势互补的结合点,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服务业居多,据了解,仅北仑区域内就有20余家台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开展了技术产业合作。宁波市工商联与《宁波经济》杂志、宁波日报等联手,开展寻找“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宁波样本”活动,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借鉴。此外,我们还组织50名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优秀建设者”到北京大学培训,先后组织企业界105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较好地提升了企业的科学发展能力。

  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阔发展视野。我们树立“宁波以外就是外”的思想,组织非公企业参与“重庆•宁波周”、“海外宁波周”等重要经贸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利用浙洽会、服装节、宁波帮博物馆馆庆等重大节庆契机,邀请海外客商来甬参观考察企业并开展双向合作交流。去年市工商联先后组织11批350余家(次)企业参加外地来甬举办的各类招商推介活动;组织10批企业赴海南、成都等地考察投资环境,牵线达成投资金额2.3亿元。同时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赴欧洲、北美、中美洲地区实地考察,寻找合作商机,引进技术,开拓市场。

  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非公企业良好形象。紧密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8月我们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义行天下—甬商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内容包括组织全市10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结对1000户困难群众(即千商联千户)、深化村企结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和谐企业创建等。整个活动将持续到2012年10月结束。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全市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响应。通过资金帮扶、安排就业、技能培训和项目资助等形式,踊跃参与感恩行动。截止2010年底,我市已结对帮扶1576人,投入帮扶资金约1200万元(含实物),建立了180多个惠民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约8500万元。2010年,我部会同市工商联,组织全市非公经济人士继续深入开展以“弘扬光彩精神、促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光彩爱心月”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统战部、光彩事业促进会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访慰问弱势群众近万人次,捐助人民币3000多万元(含实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积极回报社会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自身的更好发展赢得了机遇,拓展了空间。

  四是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引导民营企业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家族企业自改革开放后已经成为我国民营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是历史的必然,不仅是企业内部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当前,很多宁波民营企业面临“二代”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成为一个影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对此我市统一战线在组织开展有关课题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导民营企业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如镇海区工商联组织率先举办了民营企业传承人培训班;慈溪市工商联通过发出倡议、举办培训、专题调研等形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由“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变。

  三、发挥优势,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引资引智

  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我市统战部门充分发挥好这一独特优势,通过设计各类活动载体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如市侨联深入实施“引智助业”计划,先后举办6届留学人员科技项目与民营企业对接会,累计有300余位留学人员携带400多个项目,与500多名民营企业家对接洽谈,10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为民营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鄞州区制订出台“海外人才为鄞服务计划”,成立“鄞州区海归之家”,达到“招来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效果,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全区已有40多家海外人才创业企业,成为推动该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借助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浙洽会、服装节等平台,积极开展引资引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牵线引荐项目37个,合同利用外资3.05亿美元,实到外资近1.2亿美元。慈溪市委统战部通过“走出去—联得起—打得响—引回来”的模式,加强异地商会建设,凝聚在外慈商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投资、共创品牌、共谋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象山县委统战部组织实施以“凝心聚力促发展,和衷共济谋跨越”为主题的“象山人与象山经济”系列活动,吸引不少在外象山人回乡投资创业。

  四、创新载体,积极为实现转型升级搭建平台

  我市各级统战部门通过创新各种载体,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遇到的具体困难。

  一是搭建融资平台。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我市统战部门在象山、宁海等地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通过指导基层商会建立各种形式的“互助资金会”,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宁海跃龙街道商会的“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成立以来,运作资金1690笔共计8亿多元,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有效帮助;鄞州姜山镇商会牵头筹资5000万元成立姜企担保公司,2010年上半年就为会员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服务50余次,累计金额1.7亿元;宁波市装饰材料商会获得了民生银行宁波市分行1亿元的授信,为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基层商会各类融资平台全年为中小企业转贷资金36亿元。

  二是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如市工商联会同有关单位开展“缓解企业用工难共同行动”,组织93家企业推出就业岗位2700个,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牵头成立了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搭建服务平台。余姚市工商联成立了商会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30多期,培训人数达3610人次。为会员企业开展专利事务咨询、专利申报服务,已帮助企业办理专利申请83件。海曙区工商联利用民生热线电话“81890”的现有资源,拓展功能,把为企业服务的各种咨询纳入其中,为辖区企业提供迅捷的服务。

  三是大力推进村企结对活动。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村企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帮扶农村发展,同时,农村也为企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形成了村企双赢,共建和谐新农村的良好局面。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在余姚举办了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在总结推广各地开展村企结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基础上,2010年底编印出版《村企结对百例》,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村企结对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效。据统计,全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对企业累计达5862家,落实共建项目4804个,协议或承诺出资累计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亿元,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