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稿源:   2010-07-12 17:50:27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松才

  2009年8月,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决定》,提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创建目标,着力推进我市“六大文明”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争创“三连冠”的目标,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抓手,全面加大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力度,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突出运用“三大载体”、实现“三个提升”。

  1、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举办迎接世博会和召开世博宁波论坛为契机,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等四个主要方面,广泛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系列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一是全面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施工”两项主题活动。全面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和市级机关干部自备车等“3+1”车辆率先倡导和实践“礼让斑马线”活动,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识明显提高。据市公安交警部门的信息,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对全国394个城市的“畅通工程”考核中,我市继续保持一等管理水平城市,并且名列第一。同时,在全市1500多个在建工程的施工工地广泛开展“文明施工”主题活动,召开了活动现场推进会,出台了文明施工的相关标准,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行动、施工工地环境整治行动、平安优质工地创建行动、文明和谐关系创建行动、文明施工“优胜杯”争创行动等五大行动,全市建立民工总校328家,民工学校432家,上半年已培训建筑员工近9000名,施工工地及周边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居民对重大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确保了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建由130名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讲师团,开展千场文明礼仪巡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五进”活动,截止6月下旬,共举办各类讲座近400场。组织开展职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知识大赛,共收到答卷十万余份,全市建立1000个市民素质工程点和公民道德实践点,已经列入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作为普及和实践文明礼仪的基层阵地。

  三是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5月份举办了以“读书·明智·发展”为主题的“宁波市第二届全民读书月”活动,邀请著名专家举办读书讲座,开设“名家讲坛”、“天一讲堂”、“作家进校院”等免费讲座;开展“读书与人生”征文比赛活动,组织流动图书车下基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建“爱心书屋”、“职工书屋”和“农家书屋”,积极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读书月期间,全市共组织220多项读书活动,直接参加人员近30万人。

  四是积极开展窗口行业服务竞赛活动。在宾馆、商场、银行、景区、车站、机场、出租车、公交车等窗口行业服务行业开展了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群众满意为内容的“三优一满意”服务竞赛活动;开展评选“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活动,树立了81890服务热线、3561服务班、“夏彗星”出租车队、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文明服务品牌。在党政机关开展了“创先争优”、“创建文明机关”、“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今年开展了市级机关干部“入户访民情”活动,市级机关干部分三次深入到近8000户居民家庭,向广大市民群众征集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五是全面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百万小时大接力活动,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接力、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接力、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接力、行业窗口志愿服务接力、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接力等五大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每位志愿者每周从事两个小时志愿服务,实现年度志愿服务时数超过百万小时的目标。组建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总队和“生态之友”志愿服务总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总队、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等专业化队伍。截止6月,全市共有志愿服务队伍2200余支,志愿服务基地500多个,上半年全市志愿服务总时数近40万小时。组织开展“爱心宁波”系列活动,全市上下积极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000余万元;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已向慈善总会捐款400余万元;广泛开展义务献血和骨髓捐献活动,建立全市第一个红十字献血屋,3072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全市社区积极推广义工俱乐部、老年互访团、义工银行等社区志愿服务载体,因地制宜开展邻里互助、爱心门铃、爱心服务卡、敬老包月卡等“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六是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八件实事。组织开展“多彩少年”评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在全市652个村大力实施“春泥计划“,推进城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文明上网、文明短信传递等活动。积极实施净化未成年人社会文化环境的专项行动,强化对全市800多家网吧的管理,开展了互联网低俗之风和网吧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取缔“黑网吧”和变相经营网吧,严厉整治违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去年我市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2、以“城乡结对”活动为载体,城乡文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组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4月14日在鄞州区召开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一是广泛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全市各级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模式,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举办了全国首个农民电影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召开了全市农村“种文化”工作现场推进会,连续两届举办宁波市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承办了第二届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农民诗社、农民读书会和“耕人书会”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市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生力量。二是积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通过开展“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消灭露天粪缸大会战”、“墓葬秩序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整治活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大变样。2009年全市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14.09亿元,全市累计建成全面小康村326个,环境整治村2142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84%以上。广大农村呈现出道路硬化、河道净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村庄美化的喜人局面。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市已在26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实施城乡结对共建计划。144个市直机关(单位)与144个村“一对一”结对共建,做到“部门帮村、党员干部联户”,共抓组织建设、共育党员人才、共谋科学发展、共帮困难群众、共享党建资源。

  3、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载体,创建工作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精神,今年起,我市依据《宁波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全面启动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动态测评机制,积极推动文明创建的常态化和标准化。从17个市级部门抽调23名干部,代表市文明委成员单位联合对县(市)区开展测评考核,通过日常巡查、社会调查机构测评、集中测评和入户调查等不同层面的检查和测评,截止六月底开展了9次重点项目的日常巡查、2次社会机构调查和1次集中测评。5月12日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了第一次集中测评成绩,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我市的文明创建形成了上下联动、争先创优、良性竞争的工作局面,并推动了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了文明创建的常态化水平。

  一是建立了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根据全市测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城市环境面貌和社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针对文明创建中的重点问题,开展联合办公和联合执法,形成了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查机制。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市健全了工作督查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创建一线,开展工作督查和调研指导。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关注文明创建工作,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进行实地暗访,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情况反馈会,现场反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市文明办组建了由198名不同层面的市民代表组成的文明城市义务督查员队伍,对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文明服务中的细节问题开展巡访活动。四是完善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典型宣传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大对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动态、相关知识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机制。各类报纸和电台、电视台、网站开辟文明城市创建专版专栏,切实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下步,我市即将迎来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测评,今年的测评将占明年全国文明城市考评的一定比例,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广大新老宁波人的广泛参与,扎实推进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努力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积极的贡献。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市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稿源: 2010-07-12 17:50:27

  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松才

  2009年8月,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决定》,提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创建目标,着力推进我市“六大文明”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争创“三连冠”的目标,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抓手,全面加大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力度,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突出运用“三大载体”、实现“三个提升”。

  1、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举办迎接世博会和召开世博宁波论坛为契机,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等四个主要方面,广泛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系列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一是全面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施工”两项主题活动。全面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和市级机关干部自备车等“3+1”车辆率先倡导和实践“礼让斑马线”活动,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识明显提高。据市公安交警部门的信息,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对全国394个城市的“畅通工程”考核中,我市继续保持一等管理水平城市,并且名列第一。同时,在全市1500多个在建工程的施工工地广泛开展“文明施工”主题活动,召开了活动现场推进会,出台了文明施工的相关标准,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行动、施工工地环境整治行动、平安优质工地创建行动、文明和谐关系创建行动、文明施工“优胜杯”争创行动等五大行动,全市建立民工总校328家,民工学校432家,上半年已培训建筑员工近9000名,施工工地及周边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居民对重大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确保了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建由130名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讲师团,开展千场文明礼仪巡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五进”活动,截止6月下旬,共举办各类讲座近400场。组织开展职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知识大赛,共收到答卷十万余份,全市建立1000个市民素质工程点和公民道德实践点,已经列入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作为普及和实践文明礼仪的基层阵地。

  三是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5月份举办了以“读书·明智·发展”为主题的“宁波市第二届全民读书月”活动,邀请著名专家举办读书讲座,开设“名家讲坛”、“天一讲堂”、“作家进校院”等免费讲座;开展“读书与人生”征文比赛活动,组织流动图书车下基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建“爱心书屋”、“职工书屋”和“农家书屋”,积极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读书月期间,全市共组织220多项读书活动,直接参加人员近30万人。

  四是积极开展窗口行业服务竞赛活动。在宾馆、商场、银行、景区、车站、机场、出租车、公交车等窗口行业服务行业开展了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群众满意为内容的“三优一满意”服务竞赛活动;开展评选“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活动,树立了81890服务热线、3561服务班、“夏彗星”出租车队、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文明服务品牌。在党政机关开展了“创先争优”、“创建文明机关”、“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今年开展了市级机关干部“入户访民情”活动,市级机关干部分三次深入到近8000户居民家庭,向广大市民群众征集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五是全面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百万小时大接力活动,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接力、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接力、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接力、行业窗口志愿服务接力、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接力等五大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每位志愿者每周从事两个小时志愿服务,实现年度志愿服务时数超过百万小时的目标。组建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总队和“生态之友”志愿服务总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总队、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等专业化队伍。截止6月,全市共有志愿服务队伍2200余支,志愿服务基地500多个,上半年全市志愿服务总时数近40万小时。组织开展“爱心宁波”系列活动,全市上下积极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000余万元;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已向慈善总会捐款400余万元;广泛开展义务献血和骨髓捐献活动,建立全市第一个红十字献血屋,3072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全市社区积极推广义工俱乐部、老年互访团、义工银行等社区志愿服务载体,因地制宜开展邻里互助、爱心门铃、爱心服务卡、敬老包月卡等“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六是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八件实事。组织开展“多彩少年”评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在全市652个村大力实施“春泥计划“,推进城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文明上网、文明短信传递等活动。积极实施净化未成年人社会文化环境的专项行动,强化对全市800多家网吧的管理,开展了互联网低俗之风和网吧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取缔“黑网吧”和变相经营网吧,严厉整治违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去年我市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2、以“城乡结对”活动为载体,城乡文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组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4月14日在鄞州区召开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一是广泛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全市各级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模式,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举办了全国首个农民电影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召开了全市农村“种文化”工作现场推进会,连续两届举办宁波市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承办了第二届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农民诗社、农民读书会和“耕人书会”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市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生力量。二是积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通过开展“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消灭露天粪缸大会战”、“墓葬秩序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整治活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大变样。2009年全市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14.09亿元,全市累计建成全面小康村326个,环境整治村2142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84%以上。广大农村呈现出道路硬化、河道净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村庄美化的喜人局面。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市已在26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实施城乡结对共建计划。144个市直机关(单位)与144个村“一对一”结对共建,做到“部门帮村、党员干部联户”,共抓组织建设、共育党员人才、共谋科学发展、共帮困难群众、共享党建资源。

  3、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载体,创建工作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精神,今年起,我市依据《宁波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全面启动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动态测评机制,积极推动文明创建的常态化和标准化。从17个市级部门抽调23名干部,代表市文明委成员单位联合对县(市)区开展测评考核,通过日常巡查、社会调查机构测评、集中测评和入户调查等不同层面的检查和测评,截止六月底开展了9次重点项目的日常巡查、2次社会机构调查和1次集中测评。5月12日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了第一次集中测评成绩,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我市的文明创建形成了上下联动、争先创优、良性竞争的工作局面,并推动了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了文明创建的常态化水平。

  一是建立了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根据全市测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城市环境面貌和社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针对文明创建中的重点问题,开展联合办公和联合执法,形成了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查机制。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市健全了工作督查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创建一线,开展工作督查和调研指导。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关注文明创建工作,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进行实地暗访,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情况反馈会,现场反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市文明办组建了由198名不同层面的市民代表组成的文明城市义务督查员队伍,对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文明服务中的细节问题开展巡访活动。四是完善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典型宣传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大对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动态、相关知识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机制。各类报纸和电台、电视台、网站开辟文明城市创建专版专栏,切实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下步,我市即将迎来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测评,今年的测评将占明年全国文明城市考评的一定比例,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广大新老宁波人的广泛参与,扎实推进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努力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积极的贡献。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