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新闻发布  >  发布会实录
宁波:从“海防前哨”到开放大市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10-10 10:29:55报料热线:81850000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宁波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但在20世纪40年代,宁波的对外经贸每况愈下,至1949年几近衰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因开放而重新崛起,从曾经的“海防前哨”发展成为开放大市,并正在加速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转变。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宁波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宁波,已经从一个江南小城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从一个古老商埠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从一个资源小市发展成为我国最为开放的城市之一。

  历 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作为战略上的海防城市,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都受到严重制约。对外经贸起步艰难,对整个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有限。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宁波的出口商品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由上海口岸公司出口。1973年,宁波建立了对外贸易机构,全市出口商品统一由市、县外贸公司收购后,向上海、广州、天津等口岸公司调拨供货。在浙江省级外贸公司全面自营出口后,宁波的货源以供本省出口为主,兼供上海和其他口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波的开放型经济翻开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航程。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启动成长期。1979年6月1日宁波港获准正式对外开放,拉开了新时期宁波对外开放的序幕。我市陆续争取到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优惠政策;制定了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并成立了宁波口岸领导小组、宁波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等管理机构。这一时期,宁波对外经贸留下了诸多“第一”的足迹,如签订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第一家工贸结合享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等,为对外经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快速发展期。1988年宁波正式实施计划单列,获得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对外贸易由单纯货源收购转向以自营进出口为主体的综合经营。这使宁波的开放热情进一步迸发,当年自营出口额达1.53亿美元。这一时期,宁波的外贸、外资、外经“三外”格局基本形成并迅速发展,给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三是拓展提升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宁波对外经贸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继续拓展传统“三外”领域的同时,宁波的国际会展、涉外机构总部、服务外包等业务开始探索起步,基本形成领域宽广、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机制完善、成效显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面前,宁波开放型经济积极应对,力克众难,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成 就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宁波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其主要表现为:外贸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外资领域大大拓宽,引资质量快速提升,开发区域转型升级;外经规模在省内保持“半壁江山”的领先地位,“走出去”效应日益显现。

  尤其是外贸方面,宁波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利用优越的港口优势和深厚的商贸传统,基本确立了外贸大市地位,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外贸竞争力前五位。

  进出口额快速增长。1950年,我市出口商品供货值仅361万元,1978年达1.37亿元;至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78.4亿美元,其中出口463.26亿美元,进口215.14亿美元,分别是1988年开始自营进出口时的443倍、433倍和466倍。我市人均外贸额已超过1万美元,比全国人均外贸额(约1700美元)高出约5倍,已达到或接近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在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中,我市的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居第11位、第9位和第11位。(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我市的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居第2位,进出口、出口增幅居第1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位居第3位、第2位和第3位。)其中,较能体现外贸竞争力的一般贸易出口占到我市出口总额的73.5%。2009年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5%,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每做100美元的外贸出口生意,其中有5.5美元是由宁波人完成的。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畜产品,1958年轻纺产品有所发展,1973年五金工具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1978年后,机械设备、电子仪表、化工产品发展较快;如今宁波出口商品已转变为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其他附加值较高的商品为主的格局。出口商品品种也从1949年的14种,至1990年增至839种,如今涵盖了全部22大类的上万种。2008年,我市机电产品出口270.1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3%,占比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液晶显示板、船舶是拉动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点。宁波进口货物以资源型产品和原辅材料为主,进口1亿美元以上商品达31个,包括初级形状的塑料、废金属、铁矿砂、化工原料等。

  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成效。自1980年至1990年,全市共有245种出口商品被评为国际、国家、部和省的优质产品奖,获奖总数532项。目前,宁波已形成部、省、市级出口名牌三级体系,其中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中国出口名牌”20个,约占全国总数一成,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浙江出口名牌”70个,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宁波出口名牌”90个,涉及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工艺、建材冶金等多个特色产业。至2008年底,自主品牌出口比重约占全市外贸比重的16%,机械、文具等产品领域的自主品牌率达45%以上,还涌现出双鹿电池、贝发笔、海天注塑机、永发保险箱等130多项全国“单打冠军”。

  新兴市场不断开拓。1988年开始自营进出口时,我市商品销往70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宁波已经与世界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使用着“宁波制造”,其中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是宁波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年出口额都在20亿美元以上;对拉美、东盟、非洲三大新兴市场的出口占比达17.2%。

  外贸队伍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宁波国有外贸企业率先通过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逐渐成为外贸主力。1991年,宁波有1476人获得外销员、单证员等岗位证书;如今,每4个宁波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与外贸相关的行业,形成了千军万马做外贸的格局。1978年,我市向外贸部门直接挂钩供货的生产单位仅169家,至1991年,出口商品生产厂家发展到1098家。2008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9085家,其中有出口实绩企业8321家,有进口实绩企业3920家,当年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1867家。1988年,全市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仅4家;2008年,全市进出口超10亿美元企业有2家,超5亿美元企业10家,超亿美元企业98家,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波的贸易方式从原先单一的货物出口为主逐步向进口和出口并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举的格局转变。2008年,我市国际服务贸易(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收支总量达52.32亿美元,同比增长47.4%。服务外包产业迅速起步,整体发展较快。2008年,全市共有服务外包企业314家,其中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企业80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服务外包业务类型初显多元化,物流外包、动漫外包等新兴外包业务相对集中,2008年全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额31.19亿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总额1.02亿美元,占全市外包业务总额的24.8%。

  外资方面,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宁波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东方眼镜有限公司成立,标志宁波利用外资开始起步。1984年以后,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等为重点,门类齐全、功能互补的开发开放区域格局。至2008年底,全市有15个国家级、省市级开发区,共有企业17393个,其中工业企业6713家、外资企业3086家,就业人数71.48万人。

  1980年,全市批准外资项目数1个,投资总额11万美元;合同外资5万美元,实际外资5万美元;至2008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数12442个,投资总额704.02亿美元;合同外资384.51亿美元,实际外资突破200亿美元。这些外资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台湾省、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为主要来源地。外商投资领域遍布宁波的各个行业,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化工、机械、纺织、物流、钢铁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外资大项目在宁波落户,如台塑、中华纸业、LG化学、三菱化学、奇美电子等,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快速集聚和升级发展。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31家在甬投资,共开设了6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亿美元。

  近年来,外商在甬投资领域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并举发展,服务领域也从贸易、物流和房地产向研发、保险和担保等金融领域拓展。尤其是引进和培育涉外服务机构正成为我市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要途径,2008年新增各类涉外服务机构1238家。

  外经方面,我市外经合作从无到有,成为宁波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1959年,我市首次参加由国家组织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派遣人员到非洲进行医疗技术服务、修路筑桥。此后,国际承包工程、境外资源开发、兴办境外企业、远洋捕捞等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我市蓬勃发展。

  至1991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兴办境外企业12家,签订各类对外合作合同87项,合同总金额50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000多万美元,对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850人次,对外承包工程项目4项。2008年,全市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5.72亿美元,外派劳务1146人,期末在外劳务3537人,主要业务涉及建筑工程、矿产开发等。宁波的外经合作营业额占据浙江一半,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宁波企业对外拓展不断加快,一批本土跨国企业正在酝酿成形。其中,雅戈尔集团斥资1.21亿美元成功并购美国新马服饰,成为中国服装业规模最大的对外投资个案。截止2008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892家,项目总投资7.1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6.49亿美元,遍布世界81个国家和地区。宁波人正在紧随全球化的步伐昂首走向世界。

  作 用

  开放型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主力引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后,外贸和外资的增长与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保持了非常强的相关性,据测算,开放型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2008年全市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达118.9%和81.2%。

  近10年来,宁波外贸以年均30%以上的高速递增推动全市GDP实现了年均13%左右的快速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理论税收模型测算,2007年我市出口带动全市GDP增长近5个百分点,带动税收增长约30个百分点,当年全市实际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2%。2008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纳税总额超过100亿元,安排就业80多万人,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市外贸总额的40%以上。

  同时,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高了宁波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外资的引进、外贸的倒逼,特别是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引进,提升了制造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促进宁波工业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还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高了宁波城市建设水平,加快了宁波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了宁波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事实雄辩地证明: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受惠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从一个“海防前哨”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开放大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强了宁波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了宁波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扩大了宁波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拓展了宁波的社会观念和发展理念,有力地推动着宁波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型和谐社会,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编辑: 陈佳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从“海防前哨”到开放大市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10-10 10:29:55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宁波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但在20世纪40年代,宁波的对外经贸每况愈下,至1949年几近衰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因开放而重新崛起,从曾经的“海防前哨”发展成为开放大市,并正在加速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转变。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宁波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宁波,已经从一个江南小城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从一个古老商埠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从一个资源小市发展成为我国最为开放的城市之一。

  历 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作为战略上的海防城市,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都受到严重制约。对外经贸起步艰难,对整个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有限。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宁波的出口商品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由上海口岸公司出口。1973年,宁波建立了对外贸易机构,全市出口商品统一由市、县外贸公司收购后,向上海、广州、天津等口岸公司调拨供货。在浙江省级外贸公司全面自营出口后,宁波的货源以供本省出口为主,兼供上海和其他口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波的开放型经济翻开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航程。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启动成长期。1979年6月1日宁波港获准正式对外开放,拉开了新时期宁波对外开放的序幕。我市陆续争取到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优惠政策;制定了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并成立了宁波口岸领导小组、宁波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等管理机构。这一时期,宁波对外经贸留下了诸多“第一”的足迹,如签订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第一家工贸结合享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等,为对外经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快速发展期。1988年宁波正式实施计划单列,获得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对外贸易由单纯货源收购转向以自营进出口为主体的综合经营。这使宁波的开放热情进一步迸发,当年自营出口额达1.53亿美元。这一时期,宁波的外贸、外资、外经“三外”格局基本形成并迅速发展,给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三是拓展提升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宁波对外经贸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继续拓展传统“三外”领域的同时,宁波的国际会展、涉外机构总部、服务外包等业务开始探索起步,基本形成领域宽广、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机制完善、成效显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面前,宁波开放型经济积极应对,力克众难,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成 就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宁波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其主要表现为:外贸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外资领域大大拓宽,引资质量快速提升,开发区域转型升级;外经规模在省内保持“半壁江山”的领先地位,“走出去”效应日益显现。

  尤其是外贸方面,宁波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利用优越的港口优势和深厚的商贸传统,基本确立了外贸大市地位,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外贸竞争力前五位。

  进出口额快速增长。1950年,我市出口商品供货值仅361万元,1978年达1.37亿元;至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78.4亿美元,其中出口463.26亿美元,进口215.14亿美元,分别是1988年开始自营进出口时的443倍、433倍和466倍。我市人均外贸额已超过1万美元,比全国人均外贸额(约1700美元)高出约5倍,已达到或接近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在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中,我市的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居第11位、第9位和第11位。(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我市的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居第2位,进出口、出口增幅居第1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位居第3位、第2位和第3位。)其中,较能体现外贸竞争力的一般贸易出口占到我市出口总额的73.5%。2009年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5%,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每做100美元的外贸出口生意,其中有5.5美元是由宁波人完成的。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畜产品,1958年轻纺产品有所发展,1973年五金工具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1978年后,机械设备、电子仪表、化工产品发展较快;如今宁波出口商品已转变为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其他附加值较高的商品为主的格局。出口商品品种也从1949年的14种,至1990年增至839种,如今涵盖了全部22大类的上万种。2008年,我市机电产品出口270.1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3%,占比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液晶显示板、船舶是拉动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点。宁波进口货物以资源型产品和原辅材料为主,进口1亿美元以上商品达31个,包括初级形状的塑料、废金属、铁矿砂、化工原料等。

  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成效。自1980年至1990年,全市共有245种出口商品被评为国际、国家、部和省的优质产品奖,获奖总数532项。目前,宁波已形成部、省、市级出口名牌三级体系,其中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中国出口名牌”20个,约占全国总数一成,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浙江出口名牌”70个,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宁波出口名牌”90个,涉及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工艺、建材冶金等多个特色产业。至2008年底,自主品牌出口比重约占全市外贸比重的16%,机械、文具等产品领域的自主品牌率达45%以上,还涌现出双鹿电池、贝发笔、海天注塑机、永发保险箱等130多项全国“单打冠军”。

  新兴市场不断开拓。1988年开始自营进出口时,我市商品销往70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宁波已经与世界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使用着“宁波制造”,其中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是宁波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年出口额都在20亿美元以上;对拉美、东盟、非洲三大新兴市场的出口占比达17.2%。

  外贸队伍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宁波国有外贸企业率先通过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逐渐成为外贸主力。1991年,宁波有1476人获得外销员、单证员等岗位证书;如今,每4个宁波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与外贸相关的行业,形成了千军万马做外贸的格局。1978年,我市向外贸部门直接挂钩供货的生产单位仅169家,至1991年,出口商品生产厂家发展到1098家。2008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9085家,其中有出口实绩企业8321家,有进口实绩企业3920家,当年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1867家。1988年,全市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仅4家;2008年,全市进出口超10亿美元企业有2家,超5亿美元企业10家,超亿美元企业98家,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波的贸易方式从原先单一的货物出口为主逐步向进口和出口并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举的格局转变。2008年,我市国际服务贸易(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收支总量达52.32亿美元,同比增长47.4%。服务外包产业迅速起步,整体发展较快。2008年,全市共有服务外包企业314家,其中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企业80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服务外包业务类型初显多元化,物流外包、动漫外包等新兴外包业务相对集中,2008年全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额31.19亿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总额1.02亿美元,占全市外包业务总额的24.8%。

  外资方面,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宁波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东方眼镜有限公司成立,标志宁波利用外资开始起步。1984年以后,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等为重点,门类齐全、功能互补的开发开放区域格局。至2008年底,全市有15个国家级、省市级开发区,共有企业17393个,其中工业企业6713家、外资企业3086家,就业人数71.48万人。

  1980年,全市批准外资项目数1个,投资总额11万美元;合同外资5万美元,实际外资5万美元;至2008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数12442个,投资总额704.02亿美元;合同外资384.51亿美元,实际外资突破200亿美元。这些外资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台湾省、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为主要来源地。外商投资领域遍布宁波的各个行业,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化工、机械、纺织、物流、钢铁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外资大项目在宁波落户,如台塑、中华纸业、LG化学、三菱化学、奇美电子等,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快速集聚和升级发展。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31家在甬投资,共开设了6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亿美元。

  近年来,外商在甬投资领域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并举发展,服务领域也从贸易、物流和房地产向研发、保险和担保等金融领域拓展。尤其是引进和培育涉外服务机构正成为我市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要途径,2008年新增各类涉外服务机构1238家。

  外经方面,我市外经合作从无到有,成为宁波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1959年,我市首次参加由国家组织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派遣人员到非洲进行医疗技术服务、修路筑桥。此后,国际承包工程、境外资源开发、兴办境外企业、远洋捕捞等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我市蓬勃发展。

  至1991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兴办境外企业12家,签订各类对外合作合同87项,合同总金额50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000多万美元,对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850人次,对外承包工程项目4项。2008年,全市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5.72亿美元,外派劳务1146人,期末在外劳务3537人,主要业务涉及建筑工程、矿产开发等。宁波的外经合作营业额占据浙江一半,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宁波企业对外拓展不断加快,一批本土跨国企业正在酝酿成形。其中,雅戈尔集团斥资1.21亿美元成功并购美国新马服饰,成为中国服装业规模最大的对外投资个案。截止2008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892家,项目总投资7.1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6.49亿美元,遍布世界81个国家和地区。宁波人正在紧随全球化的步伐昂首走向世界。

  作 用

  开放型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主力引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后,外贸和外资的增长与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保持了非常强的相关性,据测算,开放型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2008年全市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达118.9%和81.2%。

  近10年来,宁波外贸以年均30%以上的高速递增推动全市GDP实现了年均13%左右的快速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理论税收模型测算,2007年我市出口带动全市GDP增长近5个百分点,带动税收增长约30个百分点,当年全市实际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2%。2008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纳税总额超过100亿元,安排就业80多万人,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市外贸总额的40%以上。

  同时,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高了宁波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外资的引进、外贸的倒逼,特别是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引进,提升了制造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促进宁波工业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还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高了宁波城市建设水平,加快了宁波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了宁波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事实雄辩地证明: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受惠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从一个“海防前哨”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开放大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强了宁波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了宁波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扩大了宁波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拓展了宁波的社会观念和发展理念,有力地推动着宁波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型和谐社会,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