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傅晓:全面贯彻讲话精神要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3/01/20 10:09稿源:宁波日报

  傅晓

  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宁波调研时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省委的殷切希望。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学习易炼红书记讲话精神,以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为浙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讲话全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发展的指示批示精神,体现了“八八战略”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的发展寄予厚望,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34次到宁波,对宁波的发展定位、港口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文化繁荣、干部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2020年3月,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处于恢复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提出宁波要锻造硬核力量,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的政治站位、发展定位、港产城文融合、开放的优势和特质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是宁波发展的根本遵循。

  第一,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第二,宁波要在全省发展中起好领跑和带动作用,港、产、城、文一体谋划,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繁荣大文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第三,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宁波要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结合起来,发挥开放引领作用;宁波要以开放促进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选择重大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聚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第四,宁波要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抓住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依托各类园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第五,宁波城市建设要突出港口城市特色,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谋定后动,干则干好,不留遗憾。第六,要重视不可再生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保护不好,宁可暂缓。

  “八八战略”为浙江长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八八战略”的指导。“八八战略”体现了战略性、系统性、长远性、协调性,与不同城市的实际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城市发展的战略。对宁波来说,落实“八八战略”,就在于发挥独特优势,为浙江和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港口是宁波最好的资源禀赋,也是浙江最大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围绕港口布局,城市发展需要和港口同频共振,创新驱动需要坚持不懈实施,长期积累的开放包容的文化需要进一步发扬,港产城文系统谋划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都是宁波发展的独特标识。

  全面领会讲话精神,凝聚全市发展共识

  讲话是一个政治占位高、逻辑严密的体系,要全面领会,凝聚共识。不输“一流城市”、尽显“逐浪立潮头”的宁波胆气,讲的是定位和气魄;紧抓“第一要务”、厚植“靠实力说话”的宁波底气,讲的是基础和动能,聚焦在产业和科技;发挥“最大优势”、彰显“向东是大海”的宁波豪气,讲的是资源禀赋和精神特质,聚焦在港口;塑造“最美形象”、打响“高端又大气”的宁波名气,讲的是宁波城市品质和气质,聚焦在城市和文化;回应“更高期待”、展现“民生和乐园”的宁波喜气,讲的是价值取向和社会效果,聚焦在百姓;对照“更严要求”、激扬“干净且干事”的宁波正气,讲的是党的领导和组织保证,聚焦在党的建设。

  一流城市的定位是统领,让我们在差距中看到方向,用超凡的气魄迎头赶上。第一要务、最大优势、最美形象、更高期待分别从产、港、城、文、人几个关键论述了宁波打造一流城市的独特内涵和形象展示,对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要求明确了打造一流城市的关键在党。

  全面领会讲话须打破碎片化、机械化的狭隘思维,树立全面提升的系统观念;需要打破急功近利的短期思维,树立久久为功的战略眼光;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本位思维,牢记两个先行的重要使命;需要打破四平八稳的惯性思维,谋划创新超凡的工作举措。

  全面落实讲话精神,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

  讲话对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挑大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面领会的基础上,关键是狠抓落实。

  第一,对标一流,学习一流,明确宁波城市发展定位。省内对标杭州、省外对标深圳,国际上对标鹿特丹、新加坡等一流港口城市,认真找差距、求突破。从思想观念、战略谋划、港口拓展、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城市功能、民生福祉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

  第二,转换动能,推动创新,形成一流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甬江科创区等重大载体,集聚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招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努力补上科技创新短板。打通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超前发展数字经济,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形成制胜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整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科研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把制造、科创和消费统一起来,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第三,开放引领,扩大优势,打造国际一流强港。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一体谋划新型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高端航运服务、高端金融服务,完善港口服务产业链,在要素配置上有话语权。集聚国际贸易主体,建设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围绕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促进临港产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数字化改革中先行先试,以法治保障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和权利平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第四,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培育一流城市形象。科学编制大都市发展规划,加强全域空间整治,克服交通瓶颈,把中心城区和区(县、市)、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形成30分钟交通圈。充分利用宁波枕山、面海、沿江、拥湖的优势,挖掘山、海、江、湖独特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设计,形成海洋气派、山水风貌、诗画江南的独特气质。坚持文化先行,促进文化建设落地,让宁波有文化品位,让市民有文化体验,让旅游有文化内涵。

  第五,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打造一流的共富样板。港产城文发展最终落实到人,要精心谋划实事工程,从吃穿住行到医教体娱,从儿童友好到青年发展和老年友好,让老百姓从每一件实事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福祉。要完善全域治理,建立城乡安全保障体系,增强老百姓安全感。

  第六,提高站位,提升能力,建设高素质一流干部队伍。引导全市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全局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锻造一流作风,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对标一流城市的定位,激发创新争先、团结奋斗的勇气,踔厉奋发、干净干事,投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热潮中,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样板,为浙江和全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主席】

编辑: 郑晓华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