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何国强:在实干苦干中进一步展现新作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3/01/06 07:59稿源:宁波日报

  何国强            

    

  12月20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市2022年经济发展情况,全面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为做好2023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过去一年,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克难奋进、比学赶超,夯实了“稳”的基础、保持了“进”的势头,成绩实属不易。新的一年,全市发改系统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在推动经济稳进提质上展现担当。

  ■牢牢领会和把握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抓经济工作的理念方法精髓

  2022年,面对各类超预期因素,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决扛起经济大市发展责任,驾驭全局、统筹指挥、科学调动、精准施策,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是展现了科学指挥的大局掌控力

  始终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突出问题导向、善抓主要矛盾,统筹打好了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的“组合拳”,突出抓好了扩投资、强制造、畅循环、促消费等十件大事,有效应对了各类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体现了经济大市的担当作为。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3.5%,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实现增量875亿元,与同类城市的追赶差距进一步缩小、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继续为全国全省做贡献。

  二是显示了疫情防控的科学决断力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部署,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落细落实“七大机制”和“五快循环”,高效精准处置奉化8·14、海曙9·28、北仑10·13等多起输入性本土疫情,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为经济稳进提质创造了根本条件。

  三是体现了破竹成势的战略执行力

  牢牢牵住战略落地的“牛鼻子”,全面推进全国唯一的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统筹实施“千万工程”“精特亮”工程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精心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大格局、高标准谋划建设甬江科创区、宁波西枢纽、翠屏山中央公园等重大战略区块,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平台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宁波段、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牵引带动各领域工作协同共进。

  四是彰显了精准施策的统筹调度力

  精准研判经济形势,第一时间全面顶格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实施稳链纾困助企“47条”、稳经济“16条”和接续配套细则,实现政策应兑尽兑、资金直达快享。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机遇,实施扩投资优结构攻坚行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债额度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以商务包机方式组织外贸企业出境抢订单,外贸进出口额全国占比保持稳定。

  ■切实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发展改革工作各方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宁波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的起步之年。市发改委将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六个突出”目标要求、“九个着力”任务部署,铆足干劲、抢先快干,突出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是更加精准强调度、稳增长

  紧盯经济运行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迭代完善“日监测、周汇总、月分析”机制,加密监测频度,更加强化前端监测和预期研判,迭代升级政策工具箱。牵头做好“周、月、季、年”调度,优化经济报表考评机制,更好激发各方工作积极性。持续打好稳经济政策组合拳,顶格承接和贯彻落实各项稳经济政策,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二是更快节奏抓项目、扩投资

  紧盯年度投资目标任务,升级完善“1244”统筹推进机制,聚焦战略使命、共富先行、基础设施、品质提升等重点领域,谋划形成总数超800个的重大项目总盘。加快推进西枢纽、轨道交通三轮等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高端合成新材料、吉利总部基地等牵引性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壳牌中国新能源项目等落户,争取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00个。突出投融资改革牵引,抓好专项债项目接续储备和2023年专项债申报,全面推进存量资产盘活。

  三是更高站位促战略、强协同

  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沪甬专项合作协议,扎实实施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建设方案和宁波都市圈发展规划,全速推进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六横公路大桥等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更高水平唱好杭甬“双城记”,办好首届“双城记”发展论坛,在试点平台共创、产业链共建、市场互通、科创协同、会展文旅、惠民服务等6大领域形成一批新的突破性成果。制订出台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总体方案,深入实施生态海岸带建设工程。

  四是更大力度育产业、增动能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高水平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布局发展氢能、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未来产业,力争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扎实推进涉海极端环境使役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打造先进制造领域浙江省实验室,做实做深上市公司、大院大所对接服务。统筹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港航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三大攻坚行动,力争新增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2家,不断提升服务业集聚效应。

  五是更强担当建强港、畅循环

  全力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港区建设,协调推进象山湾疏港一期、十一塘高速一期、铁路北仑支线复线和梅山支线项目建设,深化推进“两场一仓”优化布局。加快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谋划建设重要初级产品配置中心,进一步提升宁波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物资供应安全能力。深化宁波—舟山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吸引头部航运企业和优质项目落户,打造一流航运服务总部基地。

  六是更新思维优环境、惠主体

  坚持市场主体需求导向,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确保在新一轮国家评价中争先进位。推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动出台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等领域专项实施方案,全力争取省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宁波标识的要素市场规则。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深入实施《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打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七是更实举措促共富、利民生

  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大力实施“扩中”“提低”行动,迭代一批具有宁波特色试点示范和实践,升级完善“精准画像”数据库,加快推动四明山区域和南翼地区发展,城乡收入倍差缩小到1.71:1。加快“一老一小”、共富型大社保、新市民融入等群众关心的领域得到机制性突破。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二期、宁波大学医学部、宁波博物院新馆等社会领域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宁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鄞州职高迁建等项目建设,用心用情、高质高效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八是更稳步伐抓双碳、促转型

  全面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实施“1+X+N”碳达峰方案,扎实推进十大标志性工程,牵引经济社会全方位绿色转型。高效统筹建设新型能源供给体系,协调推进海上风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谋划“虚拟电厂”及多跨场景应用,强化能耗双控管理,全面推进节能增效。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制造,积极创建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建设试点城市,打造绿色转型发展样板。

  (作者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 郑晓华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