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汪广松:王阳明礼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8/16 12:34稿源:宁波日报

  汪广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当代礼仪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在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阳明礼学思想简捷、易懂、易学,对于当代礼仪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结合当代礼仪发展实践,可以有以下三点启示:

  一、良知以立礼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此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致良知”说也深入人心,但在当时就有人对学问如何落实提出了疑问。如果我们望文生义,很有可能支离破碎,枝蔓横生。为此,必须回到出发点,看看“龙场悟道”的情形。

  对于王阳明的“悟道”,很容易被其“悟后”的学说所吸引,却极容易忽略其“悟前”情况。据钱德洪《年谱》记载,王阳明中夜大悟之前,自制石棺材,准备等死。“日夜端坐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未曾放弃修身工夫。从者身心都有疾病,王阳明亲自伺候他们,还歌诗唱曲,杂以插科打诨,逗他们开心。“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考其全过程,“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是证,即用经典来自证所得,著《五经臆说》也是证,他真正的开悟就是:“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古代读书人追慕圣贤,生死以之,但又有几人可成?王阳明少时有志于学,这个学也是学圣人,直到龙场才明白不必向外学,自己就是。他放下了成圣成贤的幻想,就自成圣人。自成圣人后,知行就自然合一,而这个知就是知自己也是圣人,真知了就真行,如果以古圣人的是非为是非,那可以是“知”,懂各种学说,但极有可能不知道怎么“行”。那么,自成圣人以后,怎么知道对错?致良知!不要别人来告诉你,你自己就知道,因为良知人人本具。王阳明后来说:“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又说:“心之良知是谓圣。”

  礼也从良知出,从良知处立。王阳明有一个比喻,说道:“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依此而言,良知便是根,礼仪就是根上生长出来的枝叶。立礼要从己之良知出发,而不是以他人(圣人)为出发点。这有什么区别?如果从圣人出发,往往高推圣境,高不可攀,礼仪好是好,做不到,知行不能合一;从良知出发,就是从己身出发,切实可行,也允许出错,可以纠错。这是立礼的关键处。

  二、因俗以制礼

  社会实践千变万化,纷繁复杂,制礼岂可因循守旧?王阳明的弟子邹守益曾制订了一份《谕俗礼要》,王阳明认为“切近人情,甚善甚善”。他说,“今之为人上”者,如果要制礼引导百姓,不要详细完备,那样太难了,“惟简切明白而使人易行之为贵耳”,就是说,要简易可行。

  王阳明曾经改了一些古礼,“以从俗者”,自己觉得“于人情甚协”。而人情就是俗。“先王制礼,皆因人情而为之节文,是以行之万世而皆准。”但这不是泥古不化,因为古今风气习俗一直都在变,必须因俗以制礼。王阳明有诗云:“殿堂释菜礼从宜,下拜朱张息游地。”所谓“礼从宜”,就是要因时因地以制宜、制礼。礼要人人可以做,不是制定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绝大多数人学不了圣人,也完全没必要做圣人。这里有变有不变,标准就是良知,“然良知之在人心,则万古如一日。”

  古代礼俗,常见于冠、婚、丧、祭等,百年来,社会激烈变革,古礼几乎不存,现在也很难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倘要讲礼、制礼,当因俗以制礼,因时因地以制宜,决不能搞一刀切,要求百分百;要允许差异,甚至鼓励差异。实际上,世俗社会自有“制礼”的行为,比如网祭。古礼中的守墓、丁忧于今都不可行,甚至扫墓也时常难以实现,网祭就应运而生,因时因地而生,是一种自发的民俗礼仪。

  三、作乐以和礼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乐往往并举。礼在客观上具有约束人的作用,需要以乐和之。王阳明说:“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这里的“礼”就不是一套僵死的仪式,而是“动”了起来,有“动态”的,完全通于“乐”,既严肃又活泼。这样的礼有益于身心,能够让人们乐此不疲。礼乐本就通于身心。

  王阳明在《教约》里说:“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歌《诗》就是作乐,而礼也在其中,所谓“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至于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乐也在其中了,所谓仪节、容止等都是乐的境界。这不仅仅是寓礼于乐,而是说,礼就是乐,乐就是礼,只是各有侧重。

  《教约》总结道:“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这里的习礼歌《诗》就是礼乐并举,“童子之心”就是良知,礼乐之教的目的在于致良知,致良知才能“乐习不倦”。

  当下之“内卷”“躺平”多现,有各种原因,礼多乐少或者是其中一条。有协调一致固然重要,还要有个人心情舒畅。礼指向威严,乐指向活泼,两者本来可以统一,也需要并举。建设当代礼仪,不能仅仅“有礼”,而且还要“有乐”,有了“乐”的礼才是有活力的礼,有了“礼”的乐才是有品格的乐,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者为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