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陈志强 方东华:王阳明的礼学思想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8/12 12:05稿源:宁波日报

  陈志强 方东华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代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作为一种古代社会的信仰活动,祭祀时需要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历经发展,对神佛或祖先所行之“礼”,成为古代社会行为规则、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的总称,并在政治、文化层面和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中提到的孝、悌、让、恭、靖、宽、恕、忠等,其实均属于礼的范畴。后来的儒家思想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礼学思想;国家层面极为重视礼制的确定,隋唐以下历代均设礼部并将其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

  一、“礼根于心”

  大儒普遍认为,“礼即理”。《礼记》中就有“礼也者,理也。”宋儒张载(“盖礼者,理也”)、程颐(“视听言动,非礼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朱熹等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理”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人性。

  王阳明对弟子徐爱说:“礼字即是理字。”从表面上看,王阳明与前代大儒相似,实则不然。王阳明说:“礼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礼”的外在表现,不外乎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以及百种品行,但是他所谓的“理”,主要指的是人之性、命,最终归结为心。换而言之,阳明之理最终指向人心,心即礼,“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因此,阳明之“理”实际上是过渡到本体层面“心”的一个中间环节,并非是本体层面的理。在吸收了前贤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王阳明融通了理、性、天理、心等关键概念,明确提出“礼根于心而一本者也”的命题。

  王阳明的礼学思想,在“大礼议”事件中有充分的体现。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后,围绕着明世宗能否改换其父母的问题,君臣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史称“大礼仪”事件。争论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一直延续到嘉靖三年(1524年),多数朝臣卷入其中,使之成为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王阳明的弟子中,有人参加了“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的维礼派,也有人参加了反对这一主张的议礼派。两派的阳明弟子均写信向先生求教。在与弟子邹守益的通信中,王阳明说:“盖天下古今之人,其情一而已矣。先王制礼,皆因人情而为之节文,是以行之万世而皆准”,明确表达了“礼本人情”。与此同时,他还明确指出:“若徒拘泥于古,不得于心,而冥行焉,是乃非礼之礼,行不住而习不察者矣。”认为除依人情外,王阳明认为制定礼仪不能拘泥于古代制度和古人。时势和环境变化,礼制也要随之改变,改变的方向是“得人情之心”。得不到“人情之心”的“礼”,本质上是“非礼”。

  二、“治政”和“正身”的社会功能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王阳明赋予礼更多的社会功能。一方面,他把礼视为治政的工具,并将礼提升到与法并举之地位。他不仅把“礼”视为治政最重要的工具——“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而且强调说“礼”是最好的治政工具——“照得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另一方面,他还认为“礼”对人的道德修养极具价值。懂礼之人可以通过礼以正身。王阳明打了个比方:“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六经》以为户牖,《四子》以为阶梯。”他将“礼”视为人类行为的指南,是人们行动标准与规范的蓝本,具体体现为人生哲学价值。

  社会精英人士知礼懂礼,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王阳明特别强调,为官者必须习礼,认为只要他们在知礼懂礼方面做出了表率,他们再教育黎民百姓,礼才能畅行天下并化民成俗,“父老教训子弟,头目人等抚缉下人,俱要勤尔农业,守尔门户,爱尔身命,保尔室家,孝顺尔父母,抚养尔子孙,无有为善而不蒙福,无有为恶而不受殃,毋以众暴寡,毋以强凌弱”,整个社会就能达到不治而治的无为政治之目标。为政者习礼将大有裨益于政治,因此要把官员知礼懂礼作为治国平天下之要务来对待。

  不懂礼的幼儿则可通过礼之教化达到懂礼,所以习礼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至关重要。王阳明认为,如果幼儿缺乏习礼教育,他们势必会成为狂狷之人,所以他特别重视幼儿习礼。王阳明说:“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通过礼仪教化,一方面培养幼儿对于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活动他们的筋骨、调养他们的性情,此皆“立教必不可少之事”,从而帮助幼儿“肃其威仪”,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和身体素质。

  三、习礼的态度和方法

  在习礼的态度上,王阳明首先强调要有“澄心肃虑”之心,“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也就是说,习礼之时需要心态平和、思虑专一,才能达成习礼之初心。其次,需要秉持谦恭的态度。“学谦恭,循礼义”,习礼必须谦虚谨慎,因为礼本质上就涵盖了谦恭之精神,只有以谦恭之心去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体悟到习礼、懂礼、践礼之精髓。

  在习礼的方法上,王阳明突出以“德”促学。“导以德而训以学,则礼乐可兴”,王阳明认为“德”是习礼的关键性因素,对习礼之人进行教育,须以道德品质的教育为先。“学者须先后礼乐本原上用功”,切实提升习礼者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达成习礼的最终目标也即“尽吾心之道德良知”。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唤醒习礼者内心深处的道德良知,让他们知晓并发自内心的认同、遵循天理和良知。当习礼者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习礼者此后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就不会迷失方向,对他们进行的习礼教育的积极、正面意义自然显现。

  (作者分别为浙江万里学院教授、市王阳明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