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发展前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2/05/12 09:23稿源:宁波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前不久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判断了宁波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全面谋划了宁波未来奋斗的目标路径,确立了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的宏伟蓝图。新征程新蓝图,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在新的赶考路上,全市社科理论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严格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科工作的“真”“情”“实”“意”总要求和对浙江、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忠实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围绕“港产城文”融合发展,强化理论武装,提升资政和学术研究水平,推进文化研究工程落地、夯实基层基础、探索社科赋能,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宁波特点的社科强市,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宁波贡献,为培育新时代“宁波学派”、锻造新时代“社科甬军”彰显社科担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实施溯源领航工程

  深化实施溯源工程研究。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对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组织开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系列课题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宁波的探索与实践,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各领域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有效总结各地各部门落实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成效及经验。

  有效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开展百年理论创新工程,深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市委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阵地作用,积极争取1家以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省重点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支持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强化资政辅策,深入实施新型智库提升工程

  提升资政服务水平。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紧盯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大部署,坚决扛起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共同富裕先行的历史使命,紧扣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难点与痛点问题,充分发挥全市社科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有效组织开展“自贸区发展”“数字化改革”“国际强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创新功能培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治理变革”等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培育智库竞争优势。布局“大社科联”建设,加强与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等大院大所、高端智库的交流合作,构建包括在甬高校、研究基地、学会(研究会)在内的新型智库矩阵。积极参与市智库建设工作会议制度和智库联盟建设,建立完善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呈报成果制度,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推动应用对策类社科研究基地向新型智库方向提升,引导支持有实力、有特色的研究基地争创省新型智库,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资政研究平台。

  强化交流平台建设。围绕重大发展战略、聚焦重大决策部署、紧贴社科学术前沿,办好“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周”“宁波市社科界学术年会”“浙东学术论坛”“浙东文化论坛”等一批高端学术品牌,不定期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打造“一校一地一品”特色学术交流品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社科团体承办和参与大型、高端学术峰会,着力发布原创观点和重要成果,彰显宁波学人的学术影响力。

  三、强化培根铸魂,深入推进文化研究落地工程

  深入实施新时代宁波文化研究工程。贯彻落实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今”“古”“人”“文”总体布局,重点推进红色根脉文化、海丝文化、阳明文化、宋韵文化、浙东文化、商帮文化等特色文化研究,统筹开展当代文化、名人文化等相关研究,推进宁波文化基因解码,注重挖掘宁波地方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渊源和时代价值。

  谋划构建“甬学”谱系。进一步挖掘浙东学术的深厚资源,深入研究浙东学人、浙东学术及其现实价值,编撰《宁波文史读本》《浙东学术史》等文献丛书、研究典籍,构建浙东学术文化的“甬学”谱系,推进浙东学术当代化、国际化研究,形成浙东文化研究的“宁波高地”,形成系列化、有影响的宁波文化研究成果,凝聚和打造具有宁波特色、宁波风格、宁波气派的地方文化研究品牌。

  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启动实施海丝文化、阳明文化等宁波特色文化的研究、传播、展示、体验和转化中心建设,有序挖掘和打造具有中国气派、浙江标识和宁波特质的文化“金名片”。积极响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持续推进宁波方言保护工程,有序推进《宁波话有声词库》等有声读物出版工作,更好留存乡音、留住乡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数字文化系统建设研究,有序打造基地管理智能化、社科普及云端化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四、强化品牌打造,深入实施社科普及走心工程

  创新普及模式。巩固提升社科普及月、宁波社科讲坛等传统品牌,优化社科讲坛授课点、社科普及基地等社科普及阵地布局,深入总结提炼“百讲百展”“社科夜市”“社科赋能乡村振兴”等社科普及创新做法,实施品牌化运作,形成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科工作品牌。

  优化普及内容。紧扣党的二十大召开、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等关键节点,推出一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讲力作和科普佳作,不断提升宁波社科普及的影响力,让社科理论的种子根植于四明大地,让社科工作的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建强普及矩阵。加强社科普及队伍建设,鼓励专家学者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打造一支理论政策宣讲和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好融媒体平台的宣传普及功能,提高社科知识的传播度和覆盖面。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强化对论坛、讲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的管理。

  五、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院联建设强基工程

  加强社团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直属社团的党建工作指导,以党建带群建,提升社团管理规范化水平,维护社科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带领全市社科工作者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提高解决问题执行力,增强社科工作的基层影响力。

  加快社科数字转型。积极参与党政整体智治和数智社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宁波社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数字赋能社科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研项目管理数字化、智慧化,建立动态运作的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和科研统计数据库。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修订完善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管理办法,创新培育机制、加大政策力度、提升项目实效,一体推进学科带头人培育和社科青年人才专家库建设,着力打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坚决扛起新时代宁波新使命的社科铁军。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