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宁波新论

常文豪:激活高校“双创”教育新动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1/09/17 09:31稿源:宁波日报

  常文豪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教育发展动能。高校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当前高校“双创”教育的评价几乎均为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会遮蔽教育发展过程,伤害教育公平,还导致高校评价“唯创业率”“唯获奖数”“唯商业”等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教育要“既评估最终结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要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增值评价”。为此,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长期的质量监测实践,实施深入的以评促教改革,以推进高校“双创”教育增值评价,激活发展新动能。

  A 当前高校“双创”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指标不科学

  一是指标“偏”。高校往往将“双创”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而当前对高校“双创”教育的评价指标选用的往往是“学生创业率”“注册公司数”“创业明星影响力”等商业指标,即评价指标与教育目标有偏离。二是指标“少”。对高校“双创”教育评价的指标较为匮乏,除了极少数商业指标外,其他指标被开发和使用的还不多。“双创”教育评价指标的“千校一面”,导致了结果趋同严重,几乎无法反映学校的“双创”教育绩效,更遑论教育特色。三是指标“散”。当前的评价指标之间缺乏必要的联动,指标与指标之间没有印证关系,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指标体系,更无法通过这些相对孤立的指标反映更多的评价信息。

  2、评价方法不严谨

  一是重结果,轻过程。在高校“双创”教育的评价中,“唯结果论英雄”“集中资源冲数据”的导向较为突出,造成过分关注大学生的“创业率”“竞赛获奖数”等终结性指标,而对于教育过程的发展性指标的关注较为缺失,对于“双创”教育的实效测评不足。二是重个别,轻整体。对极个别的“创业苗子”“创业新秀”“竞赛选手”过分关注和宣传,而对绝大多数普通大学生的“双创”教育研究不深、投入不足。三是重当下,轻长远。创业的自身规律决定了创业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长,过分关注大学生群体某一时间段内(往往是大学在读期间)的创业成就,使得高校热衷于“速成”“造星”“拼凑”创业成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创业“昙花一现”现象。

  3、评价成效不明显

  一是对教育成效的判断不明晰。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存在“不重视评价”“不会评价”的现象,依赖于科学性、体系化、大数据的教育实证测评较少,由于缺乏科学支撑,其评价结果的认可度较为受限,对高校“双创”教育是否有效、有多大效果、哪些成效更好等现实问题,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二是对学校教师贡献的大小不明确。教师是承担“双创”教学的关键核心要素,教师的教育效能很大程度决定了“双创”教育的成败,开展精准有效的教师评价是激发“双创”活力的突破点。三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不明显。较多地关注教育评价“得分项”,动辄提炼“成功模式”“样板经验”,而对于教育“失分项”的反思和改革较为缺乏。

  B 开展高校“双创”教育增值评价的策略要点

  1、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指标要“准”。要能够反映出教育效能和价值,通过现代的心理与教育评价手段,加强增值评价模型研究,科学选取观测对象,筛选精准、有效、稳定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点面结合,权重赋能,构建出与高校“双创”教育目标相契合的指标群。二是指标要“全”。要把教育效能特点完整地显现,选取丰富的测评指标,量化指标与质性资料相结合,全面反映测评指标的分布形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采集大样本、大数据,关注学生的意识、能力、韧性等。三是指标要“整”。要能够形成系统的评价问卷,形成适合不同被试的指标体系,形成规范严格的评价程序,测评的指标之间有内在联系,构成评价整体。

  2、开展长期的质量监测实践

  一是要结果与过程并重。增值评价既要看高校“双创”教育某一时间点的效能绝对值,也要看某一时间段内的教育效能“增加值”“变化值”,通过“增加值”“变化值”的质量监测,既评估最终结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二是要个体与整体并重。既要评价典型少数学生的成绩,也要评价普通多数学生的收获;既要展示获奖的头部高校之成就,也要评价受客观条件限制的普通高校之作为。要让全体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努力能够被“看到”、被评价,既可激活后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动能,还能进一步增强前端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危机意识和潜能。三是要当下与长远并重。增值评价既关注当下的教育效能,也关注未来的效能变化,要有组织地推动增值评价的实践,践行“不比基础比进步”和“不比背景比努力”的发展性理念。

  3、实施系统的以评促教改革

  一是改革政府对高校“双创”教育的评价。在政府现实需求与高校实际条件之间寻找明晰的目标共识,形成高校“双创”教育目标清单和指标体系,在开展增值评价中,要摒弃无视高校先天条件差异的评价取向,把对教育的关注点,从过分关注条件转向更关注培养,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更关注过程,从过分关注外部竞争转向更关注内部提升,将教育评价的激励与高校“双创”教育的增值相关联,持久地激活全体高校“双创”教育的动能。二是改革高校对教师“双创”教育的评价。要将教师的效能考核作为“双创”教育的关键,通过增值评价和质量追踪释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推行“双创”教育“责任田”,以增值结果推进“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产学融合、三区联动等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改革教师对学生“双创”教育的评价。要总结高效能学生的经验,发现低效能学生的特点,强化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回归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回应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