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首页

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市社科院:不断增强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党建引领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20/10/29 12:50稿源:宁波日报

  市社科院课题组

  宁波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肩负着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大使命,要带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党建工作引领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能力。

  一、突出政治领航,共绘融合发展同心圆

  党建引领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行动自觉,以坚强党性凝聚最强合力。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用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宁波两新红领学院等平合,开展多层次、立体化、长效性的政治教育,深刻理解推进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把握这一战略机遇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扛起政治担当。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进一步把政治考察融入任前考察、换届考察和平时考察,在推进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检验干部的政治底色和忠诚底色,把能不能落实新发展理念、能不能推动一体化发展,作为研判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准,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三是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党员干部把握机遇和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让更多干部到改革发展第一线、矛盾风险关键处、合力攻坚最前沿摔打磨砺,不断提高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趋势的敏锐度,切实增强把握方向、发现风险、化解隐患的判断力。

  二、突出担当导向,共育攻坚破难行动派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党建引领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努力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善于破难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是精准选用激发愿融入的担当干劲。坚持实干实绩标准,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完善“差异化”考核体系和“多考融合”考核方式,常态化开展“六争攻坚”干部表现一线调研,考准考实担当表现。探索面向长三角先进地区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加大选调生招录力度,以“鲶鱼效应”激发党员干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担当干劲。

  二是培训历练鼓足善融入的担当底气。探索形成跨地区联合办学机制,引入浦东干部学院、浙江红船学院等名校名师资源,对照一体化发展需要的专业能力,加大城建规划、生态文明、经济金融等专题培训力度,帮助干部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探索建立“三省一市”干部交流培养机制,定期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实践历练。

  三是关心关爱激发敢融入的担当热情。推动“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良性互动,鼓励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工作,把过硬担当展现在干事创业上。表彰表扬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并在评优评先、提拔晋级时给予倾斜,最大限度激发担当干事热情。

  三、突出毗邻党建,共下全面进步一盘棋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形势,需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推广毗邻党建、区域党建、两新党建等有效做法,聚力形成党群同心、全民同行的新气象。

  一是建立党建共抓机制。积极加入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串点成线整合长三角区域的红色阵地、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教育资源。建立区域一体化党建综合大数据平台,实现党员身份转接、组织生活等一键通办,党员日常言行、作用发挥一网可查,切实发挥党员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建立要事共商机制。推广慈溪市与上海市金山区合作经验,成立长三角毗邻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交流先进经验、谋划合作事项、集体作出决策。建立长三角党建智库联盟,推广宁波党建智库做法,整合地区党委部门、党校、高校党建研究力量,定期商议党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关事宜。

  三是建立治理共管机制。深化区域化党建机制,找准跨领域跨区域党建合作共同点,推动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等各领域党组织互动交流。坚持“党建+”理念,统筹制定民生服务清单,瞄准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交流,大力引进长三角优质资源。

  四、突出错位优势,共建人才发展首选地

  党建引领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持续打响“全球青年友好城”“与宁波·共成长”人才工作主品牌,全力建设服务浙江省、辐射长三角的人才高地。

  一是围绕集聚度出好政策实招。围绕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等重大产业工程,整合升级“3315”系列计划,聚焦转型升级,研究制定新材料、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一批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探索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甬舟、沪甬等区域人才合作机制,建立统一的人才一体化评价和互认体系,定期举办宁波人才日、人才科技周等大型活动,吸引更多英才集聚宁波、扎根宁波。

  二是围绕支撑度做强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高标准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甬江科创大走廊两大战略平台,深化推进沪甬、甬舟两大一体化平台,加快建设宁波大学、浙大宁波“五位一体”校区等高校院所平台,做强做大余姚和中官路省级人才创业园、浙江人才创新中心、钱湖“浙江院士之家”等特色性平台,以高能级、立体式的创智平台体系,延揽培育各行各业的高端英才。

  三是围绕满意度办实关键小事。持续构建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最优人才生态,聚焦人才驻留的难点痛点和关键小事,持续深化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用好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让广大人才在甬创业更有获得感。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