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高庆丰: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6/13 10:57稿源:宁波日报

  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对慈溪市小微企业园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一类市场主体,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庆丰          


  我省是民营经济大省,小微企业是我省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创业创新领域的活跃力量,在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两个高水平”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微企业园建设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的一大创新举措,是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前段时间,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要求,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小微企业园建设,到慈溪市观海卫、周巷、龙山、掌起等镇开展走访调研。其间,多次召开企业家、基层干部等参与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召开全市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暨“低散乱”整治推进现场会,与干部、企业、群众共谋符合慈溪市实际的小微企业园建设新路径,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集群发展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设小微企业园是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慈溪市是小微企业大市,全市有工业小微企业1.8万余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3.7%,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0%。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力源泉。改革开放后,慈溪小微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如横河的轴承产业、掌起的小五金产业、匡堰的童装产业等,在强化企业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但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要素保障,小微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逐渐显现,还有不少“四无”企业和家庭作坊,不但没有税收等经济贡献,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安全生产隐患和社会管理难点,已逐渐不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亟须探索一条集群发展新路。

  在实践和调研中发现,小微企业园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能够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瓶颈、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且在建设上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开发主体方面,政府、龙头企业、地产开发商、村集体等都有开发意愿,特别是工业地产开发主体参与积极性较高。建设用地方面,在满足安全、规划等前提下,以工业地产方式开发建设的小微企业园在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上可不设上限,绿地率可降至10%,用地机制能合理突破。审批服务方面,在当前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背景下,可对小微企业园建设项目最大限度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审批通道也足够畅通。厂房销售方面,可明确园区内生产性用房办理产权证,最小分割单元为一层,预售制度参照商品房开发模式,允许园区开发企业提前销售厂房,开发主体的资金压力也能够有效减少。入园需求方面,随着近年来“低散乱”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腾笼换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不断出击,不少原本散落在村庄、违规用地的小微企业对厂房需求旺盛,加之部分小微企业因转型升级对厂房要求也有所提高,有意愿入园的企业足够多。


  二、慈溪市小微企业园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慈溪市在小微企业园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曾在2000年就以政府为主导,推进标准厂房连片集中开发,吸引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建成首个小微企业园——慈溪华东轻纺针织城。近年来,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始推动“工业地产”等新型小微企业园建设模式。目前,已建成小微企业园10个,占地153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集聚小微企业近700家,华东轻纺针织城和横河镇上剑山工业园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宁波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在建4个,占地面积492亩,建筑面积66.7万平方米,拟入驻企业400余家;拟建18个,至2020年基本可形成“一镇一园”格局,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实现多方共赢、可复制推广的小微企业园建设新路,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一是企业集聚发展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启示。小微企业园内厂房密集度较高,如以万洋集团、国能置信置业等为代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建成的宁波首个万洋众创城一期,采用高层化“垂直工厂”设计,容积率高达3.2,比普通模式节约30%的土地,园区内企业亩均效益将显著提升。同时,入园企业在地理上集中生产、集聚发展,实行高度的分工合作和良性竞争,共享信息和资源,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从而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外部经济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如掌起镇18家耳机插件生产企业通过整合资源、统一生产管理,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的转变,企业利润提高约20%。

  二是要素集约利用对构建企业创新体系的启示。慈溪市建立入园企业负面清单,促使小微企业园具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入园企业由于产业关联度高,主导产业的小微企业需要的信息、原材料、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物流仓储等资源要素能在园区内集约利用,为了提升市场生存能力,企业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同时,由于园区内企业之间信息交流速度快、员工流动便捷,知识溢出效应明显,为入园企业持续创新提供动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如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创新服务中心通过集聚高端智能装备企业,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构建了区域企业创新体系,园区内企业申报慈溪市上林英才项目7个。

  三是服务集中提供对破解经济社会难题的启示。慈溪市对小微企业园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提出明确要求,并在园区内大力推进集研发服务、金融服务、智慧园区管理和生产生活配套为一体的制造业集聚平台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有效降低集聚企业的分摊成本,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破解诸多经济社会难题。如在园区管理服务方面,入园企业缴纳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物业保修金,物业公司将提供统一物业管理,解决企业后勤管理难问题;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万洋众创城以集团信用为园区小微企业提供过渡性担保,为银企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放贷成本高等难题;在环保排放服务方面,万洋集团与水艺集团合作成立环保共性处理厂,可普遍解决小微企业园排污问题;在生活性配套服务方面,置信智造谷以“服务、环保、安全、配套”为四轴,注重员工宿舍、中央餐厅、休闲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小微企业产城一体化新空间,有效治理以往务工人员散居村庄、引发系列社会治理难题的沉疴宿疾。


  三、把小微企业园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名片


  1、规划建设看远一些,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在规划建设上不能仅仅关注小微企业园的数量和建设进度,更应关注园区布局和特色,要结合区域主导产业优势打造“一园一特”,避免同质化、无序化发展,以园区特色促使产业发展裂变,几何级放大集群效应。同时,严格控制入园企业标准,并根据亩均效益、税收贡献、污染排放等指标制定符合产业实际的退出机制,促使企业不断自我改造提升,避免“新瓶装老酒”,成为“低散乱”企业的“避难所”。

  2、管理服务做优一点,大力激发园区驱动力。当前不少工业园区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管理方式粗放、配套服务缺失等问题,仍处于小微企业园1.0时代,要整治提升此类园区,在物业管理、环保排污、物流仓储、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优化完善,实现向小微企业园4.0转变,并在后续构建集研发、设计、金融、检测、培训等于一体的全要素服务体系,强化园区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以“软件”提升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可在园区内建立企业联合党组织,并设立“先锋驿站”等党员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发展把方向、解难题。

  3、升级提升更上一层,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小微企业园建设,不仅要通过园区配套服务、整治提升来推动小微企业的产业层次,还可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形成区域“明星产品”“拳头产品”,并通过核心企业带动、园内企业抱团发展的方式,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把小微企业园打造成为小微企业品牌孵化器。同时,可根据小微企业园特点进行园区形象设计,形成园区整体品牌效应,从而吸引外地相关产业企业入园发展,助力慈商回归、甬商回归等招商引资工作。


  (作者为慈溪市委书记)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