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李泽泉: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与浙江精神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3/21 09:04稿源:宁波日报

  李泽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精辟论断,在文化内核层面上对40年改革开放作了集中概括,也是对全国各地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涌现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凝练。浙江的改革开放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浙江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有力促进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发和铸就,同时,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有力地引导着浙江人民丰富和弘扬浙江精神。从内涵上看,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与浙江精神的关联,集中表现为奋斗、创新和奉献等。

  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在富有省域特色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先后形成了“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浙江精神。

  一、奋斗是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浙江精神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总书记的这些论断启示我们,奋斗精神是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要求,只有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全国是这样,浙江更是这样。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把强烈的脱贫致富梦转变为高涨的奋斗创业热情,无论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奋斗精神始终不动摇,创业豪情始终不衰退,追求卓越的信念始终不滑坡。“四千”精神就是浙江人民奋斗精神的生动概括。正是在奋斗精神激励下,浙江人民不奢望天上掉馅饼,敢于摸爬滚打,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创业,一点一点地积累,一批又一批默默无闻的修鞋匠、泥瓦匠、理发匠、供销员、农机员、采购员、建筑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第一代开路先锋。奋斗精神激励着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征程中跋山涉水、创业致富,铸就了浙江精神的基本内涵,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千精神”,还是后来的浙江精神;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所概括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还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都包含着奋斗的基本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要求,将浙江人民的奋斗表现为“干”“走”“立”等姿态,表现为“实处”“前列”“潮头”等目标,表现为“永无止境”“要谋新篇”“方显担当”等境界,赋予浙江人民奋斗的新内涵。

  综合浙江人民改革开放中的奋斗实践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奋斗的论述,作为浙江精神基本内涵的奋斗要求,在新时代必须突出以下几层意蕴:一是要敢于奋斗。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干字当头,敢字当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雨无阻,一往无前。二是要务实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而不实,等于白抓。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喊口号、装样子,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拼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是要艰苦奋斗。“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进行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奋斗。四是要接续奋斗。改革开放没有何止符,只有进行时。要自强不息,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一代接着一代干,永不懈怠。当前,改革开放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到了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时候,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奋勇搏击,奋斗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成果来。

  二、创新是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浙江精神的关键内核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道出了创新在改革开放中的关键作用,启示我们,要理解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丰富内涵,就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一核心要义。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建党是如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如此,改革开放更是如此。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近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进行改革开放,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别国模式可以效仿,只有靠我们自己披荆斩棘,开辟新路。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就立下了“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誓言,发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豪迈宣言。正是本着伟大创新精神,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使创新成为改革开放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浙江作为改革的先行地,在浙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鲜明的创新特色。如果说“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其内涵更多的是奋斗的体现,那么,2008年以来浙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产生和发扬的“新四千精神”(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其内涵则更多的是创新的体现。实际上,纵观浙江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创新始终是主旋律。无论是从“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来看,还是从“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浙江精神来看,创新始终是主要内涵。正是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浙江人民40多年来在推进各方面创新实践中,特别是在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实践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构筑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率先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率先改革创新,使浙江领全国风气之先,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第一个在海外开发商品市场、第一家网上采购批发平台,等等。浙江人民的创新观念还体现在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在推进乡镇企业转制、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制定城市化发展纲要、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段教育、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浙江人民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创新观念,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始终走在全前列。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胜期,浙江也踏上了“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创新作为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和浙江精神的核心要义,正在激励浙江人民提升浙江制造品质,全面实施科技新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市场主体升级,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三、奉献是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根本立场,也是浙江精神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这告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其根本立场是奉献国家和人民。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超过90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近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5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可以自豪地说,40年改革开放给国家、给人民、给世界带来的发展和实惠,作出的奉献,是空前的,是举世瞩目的。

  全国改革开放所作的奉献是如此巨大,浙江的改革开放所作的奉献更是巨大。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工业基础薄弱,土地、矿产等资源要素禀赋不足,加上地处台海前线,国家投资和特殊优惠政策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在全国中等位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人民立足自身力量,不等不靠不要,艰苦创业,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并向高水平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巨变,不仅实现了民富省强,还为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1978年到2018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由123亿元增加到56197亿元,由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4位,年均增长16.5%,远高于全国年均9.5%增速。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3.7%,由332元增加到55574元,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省区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3.6%,由 165元增加到27302元,由全国第8位上升到第2位、省区第1位。2018年,浙江人均生产总值达98643元(合14907美元),远高于全国人均6452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保持全国领先,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骄人成绩,不仅是对本省的贡献,也是对全国的贡献。有了奉献的崇高境界,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不小富即安,而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不满足于自己富裕,而是想着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始终不满足物质富裕,而是在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追求精神富有。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人民通过不断增加上交国家财税,支援全国欠发达地区和受灾地方建设,承办G20、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为全国作贡献。40年来,党和国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又提倡和引导先富帮后富,共同致富,浙江一大批先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投入帮富活动,投资全国各地办企业、办市场,带动他人、带动区域共同致富、整体致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大会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是弘扬奉献精神的典型代表。统计表现,在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16名,这个占比,从一个角度印证了浙江人民奉献精神的典型意义。当然,弘扬这种伟大奉献精神的还有千百万默默无闻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他们或爱岗敬业,或见义勇为,或孝老爱幼,或乐于助人,都在不同岗位上以不同方式为党、为人民、为国家作奉献。

  浙江人民正是本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本着对党、对民族、对人民、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以及二者之间的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和浙江精神不可或缺的奉献内涵。这种奉献精神,是浙江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现,也是浙江人民不懈奋斗和永恒创新的动力源泉。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纪委书记、研究员,省社科院高端智库特聘专家)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