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聚焦

张桂芳:时代考卷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9/02/13 08:50稿源:解放日报

  张桂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之一。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蕴含着强大的思想伟力。

  “人民”是一条主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原则和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奇迹。

  一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实践取向印证改革开放实践原则的正确性。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生动实践。依靠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中国在认识和实践上取得了突破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从物质短缺走向物质充裕、从贫困生活走向富裕小康,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创新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无不体现对人民群众意愿的尊重,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开拓创新和创造精神,从而回答了改革开放“依靠谁”的问题。

  二是满足“人民需要”的价值取向印证改革开放价值追求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始终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展开。人民需要由低层次的物质和文化饥渴得到满足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断跃升,即从侧重现实的满足到突出未来期待的转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人民期待,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广泛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从而回答了改革开放“为了谁”的问题。

  三是“人民是阅卷人”的评价取向检验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建设和改革的主体,也是发展成效的最终评判者。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用“以人民为中心”确立阅卷人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阅卷的根本尺度,把“人民要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阅卷的标准答案,实现了“人民是阅卷人”的评价取向与人民主体的实践原则、人民需要的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将这一“标准答案”作为政绩遵循,从而得以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进中,保证了改革开放正确的价值导向,回答了改革开放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

  形成强劲动力与合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用着眼于社会存在领域改革的现实手段为人民争取现实的幸福。这既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当前,改革开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推进改革开放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为此,我们尤为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面对“三期叠加”的压力,既要鼓励人们创新,增强改革的活力,又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实践纳入法治德治的框架和轨道内,不断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夯实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用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来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需要看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某些方面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瓶颈依然存在。为此,需要着力解决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实践具有更强劲的动力与合力。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人民在民生、民权和民主方面更具获得感,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上下大功夫,进而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世界。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面对世界经济复杂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增多、经济全球化逆流,有必要顺应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的时代潮流,进一步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试金石,也是拆穿各种歪曲、抹黑改革开放成就的照妖镜。改革开放的成功,就在于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需要。只有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够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有初心不移、方向不改,才能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