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苑

史斌: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宁波探索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12/19 03:41稿源:宁波日报

  史 斌          

  宁波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突破难点、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具有宁波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道路,努力促进全体市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宁波”建设。

  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高层次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部署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全新的公共服务项目,专业性强,社会影响面广。近期由市卫生计生委为主,组织市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专家通过全面调研,梳理工作短板,制定出台了《宁波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实施方案》,作为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当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是实现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宁波、健康宁波、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工作,统筹协调、组织落实。

  健全组织,加强保障。从其他试点城市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政法牵头、卫计为主、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是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政法委、卫计委、宣传、教育、公安、民政、信访、残联等部门要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各行业各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开展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

  大力宣传,深化研究。大多数市民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疾病认识也不足,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热线、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渠道普及心理卫生常识,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村(企业)、进机关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提高社会心理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同时也要结合本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因素,深化对社会心理发展规律、民众心理变化走向以及各阶层民众心理需求等问题的调查研究。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网络

  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快构建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挥其在预防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培育三支服务团队。即组建社会心理服务专家团队、专兼职心理服务队伍和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依托精神心理治疗方面的专家资源和社会力量,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委员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和指导;鼓励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发挥社工扎根村(社区)的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广泛招募医务人员、高校心理教师、社工专业学生、社区“老娘舅”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队伍,开展心理支持、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

  搭建四级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站),确保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建成率达到100%,村(社区)建成率在80%以上;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名心理咨询辅导员,每个村(社区)至少配置1名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系统培训的社会工作者。

  健全五项工作机制。健全日常排查评估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网格工作范畴,发挥基层网格力量,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对辖区内居民尤其是特殊人群的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等情况进行排查分析和风险评估;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在全面收集和筛查信息的基础上,依托特殊人群心理问题红黄绿“三色等级预警”机制,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情况分级管理干预;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给予救助救治,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重点关注对象,因人施策、辨证施治,加强关怀疏导,及时消除负面心理问题;健全危机干预机制,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及时应对突发性、群体性重大事件,确保重点人员不失控、不漏管,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发生;健全“3+1”服务延伸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帮扶救助和心理疏导干预有机结合的“3+1”服务机制。

  三、整合资源,加强保障,高水平夯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根基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拓展工作范围,整合有效资源,推动宁波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工作。

  加强政策扶持。研究制定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岗位吸引力,调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心理服务等多种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一批以心理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通过心理自助平台、移动心理服务应用程序等,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

  加强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的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探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举措。

  加强培训督查。重点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提高临床医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同时要提升心理咨询机构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严格执证上岗。各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组织第三方评估团队,采用评估、考核、督导、激励和研讨等形式定期进行督查,开展日常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整改。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